首页> 年度报告>佳县> 佳县人事信息中心(佳县事业单位人员档案室)

佳县人事信息中心(佳县事业单位人员档案室)

发布时间: 2024-03-21 16:17
单位名称 佳县人事信息中心(佳县事业单位人员档案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建立全县人才资源信息库,提供人事代理服务;负责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就业见习工作;负责高校毕业生档案材料的接收、鉴别、整理、归档、转递、查(借)阅等工作;负责全县机关工勤人员、政府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档案管理工作。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人民北路34号
法定代表人 李卫兵
开办资金 6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38万元 16.22万元
网上名称 佳县人事信息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佳县人事信息中心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以就业创业为重点,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城镇新增就业完成情况2023年我中心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005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0.25%;失业人员再就业719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10.61%;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1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0.5%。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及就业帮扶情况全面落实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31”就创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就业微信群、短信推送、电话联系等方式,常态化收集发布岗位信息,提供有针对性就业岗位,积极向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相关服务。今年共登记2023届高校毕业生754人,离校时未就业高校毕业生573人。通过“1311”就业服务,目前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实现就业511人,升学入伍6人,未就业56人(含就业见习、自愿暂时不就业),联系率为100%,就业帮扶率为90.23%。(三)高校毕业生及失业青年就业见习完成情况2023年我中心共组织开展就业见习活动5次,参与见习单位49家,收集就业见习岗位156个,参加见习人员140人,其中失业青年5人,任务完成率为100%。(四)就业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发放情况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笔共408万元,直接扶持就业34人,间接带动就业85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6人,共计8万元,直接扶持创业16人,间接带动就业48人。(五)招聘会开展情况2023年,我中心已在安置点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招聘会”,“春暖农民工招聘会”“苏陕劳务协作专项招聘会”“佳县2023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暨苏陕劳务协作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会共10次,共参与企业46家,收集岗位信息1000余个,需求人数5000余人,其中苏陕劳务协作岗位161人,需求人数1000余人,通过活动目前提供就业创业服务人数5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52人,其中脱贫人员35人。满足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创业需求。(七)苏陕劳务协作开展情况2023年我中心积极与江苏对口帮扶地区密切联系,与来我县考察招聘的句容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开展座谈会1次,组织开展线上线下“苏陕劳务协助招聘会”3次,参与企业共46家,提供招聘岗位161个,需求人数1000余人。截止目前,实现苏陕协作转移就业18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18人,省内就近就业160人(其中脱贫人口94人);赴江苏就业人员18人,全部为脱贫劳动力;省外就业1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6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情况2023年度我中心共库存大中专毕业生档案18881份,新接收2023年度高校毕业生2003人。转出人事档案889份;规范整理档案155份;开具调档函116份;开具存档证明85份;人事代理政策和就业创业服务1248人次。工作措施和成效(一)做好人事档案公共服务,提供业务信息化水平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的实名登记制度,做好档案接转、档案管理、整理、档案(查)借阅、相关证明材料开具等工作,依托“陕西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秦云就业”小程序,积极推进落实线上办理服务,提高档案信息化服务水平。今年以来,我中心按规定接收档案2003份,转出889份,为符合相关规定的单位提供档案查(借)阅服务、入党、参军、录用、出国(境)等政审(考察)服务583人次,提供人事代理政策和就业创业服务1500余人次。(二)落实就业见习政策,发挥帮扶托底作用发挥就业见习岗位托底作用,尽量向就业困难重点群体倾斜,促其尽快实现就业;做好就业见习生的日常管理检查,按规定发放就业见习补贴等工作。截止目前,我中心组织就业见习活动4次,参与就业见习单位56家,征集就业见习岗位189个,安排见习毕业生140人。(三)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平台今年上半年,我中心根据《陕西人社厅关于开展2021年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通知》(陕人社函〔2021〕22号)文件要求,利用“秦云就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有序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活动”等线上线下招聘会共9场,参与企业共51家,提供招聘岗位2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78人。(四)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今年上半年,我中心全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8笔,共计576万元。直接扶持48人,带动就业120余人。(五)做好苏陕劳务协作,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2023年度我中心一是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精准对接行动,全面掌握本地区企业用工需求,多渠道收集就业岗位,形成常态化的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二是组织苏陕劳务协作线上线下招聘会4场,促进本地企业与对口帮扶地区贫困劳动力信息互联互通。(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夯实党建责任落实2023年我中心为了落实学习教育活动,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落实职责分工,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夯实党史教育主体责任。截止目前开展专题学习9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3次,党员干部讲党史4次,撰写心得体会1篇,观看党史纪录片3次,积极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党建活动。三、存在问题(一)苏陕协作方面:一是上半年由于疫情影响,劳务推送进程受阻,劳动者赴江苏就业意愿不强。二是协作不够深入,工作成效不明显,相关政策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三是劳动者因距离较远、饮食不习惯、水土不服、收入不高等原因对赴江苏就业积极性不高,任务压力较大。(二)就业见习方面:一是由于县域经济水平发展较差加之今年疫情影响,县内企业单位少且规模较小吸纳见习生有限;机关事业单位用人需求较大,但留用率低。二是见习补贴较低,时间较短,不能满足高校毕业生日常生活需求,高校毕业生参与热情较低。(三)招聘会举办方面:一是本地劳动力流失严重,现存人口老龄化严重,招聘对象缺失,举办效果不佳;二是本地企业多为小微企业,规模小,发展动力不足,职业前景不佳,劳动者入职动力不足,招聘会参与热情较低。(四)创业担保贷方面:受榆林近年来经济低迷,盲目融资的影响,创业人员在申请创业贷款时反担保人员很难提供,再加上本级财政困难没有多余资金注入担保基金,导致创业贷款发放量较难提高。四、整改措施(一)进一步做好苏陕劳务协作工作。加强苏陕帮扶机制运作,积极联系对口帮扶单位,开发优质就业岗位。加大宣传力度,政策利好,多渠道掌握劳动者就业意愿,企业用工需求,主动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搭建劳动力供需平台,就业确保苏陕协作机制运行畅通,满足劳动者求职需求,缓解本地区就业压力。(二)进一步开发就业见习岗位。多渠道搭建见习供需对接平台,加大开发就业见习岗位,联系县内优质企事业单位,重点发掘本地特色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领域见习岗位,吸引更多符合条件人员参加见习,鼓励见习单位额外增发补贴,提高就业见习吸引力,合理规划见习生职业方向,提高见习留用率。(三)多渠道组织招聘。充分联系县内用工需求大的企业及社区工厂,推出岗位吸纳就业,推动发展家政、月嫂保洁、养老护理家政等行业提质扩容,进一步增加灵活就业机会。推动建立政企常态化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作用,共享人力资源、岗位用工等信息,按需组织开展招聘,组织劳务对接洽谈,帮助企业调剂余缺共享用工。(四)加强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扩大政策知晓率,严把流程关,规范贷款办理流程,同时对创业担保贷款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办法进行广泛宣传,降低门槛,让更多的贫困户创业人员得以帮助。五、下步工作计划一是继续做好2024年实名登记及就业帮扶工作。重点做好2024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就业跟踪、档案接转、档案管理、整理及人事代理工作。按要求落实“131”就业服务政策,重点帮扶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确保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二是进一步做好城镇新增就失业数据统计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就失业登记,多渠道掌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与意愿,主动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三是加强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日常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台账,做好出勤登记,加强日常工作考核,督促公益性岗位人员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四是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扶贫工作,做好就业帮扶,政府搭台,村企对接,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技能,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一户一业”,增加其工资性收入。另外依托信用乡村建设,对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就业创业,为就业创业扶贫工作稳步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