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救助管理站(汉中市南郑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汉中市南郑区救助管理站(汉中市南郑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1 16:04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救助管理站(汉中市南郑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民政执法,社会综合管理,对生活无着人员及非本地户籍临时遇困人员进行救助管理等相关业务,负责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及反家庭暴力庇护救助工作。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杨家坝村七组
法定代表人 李宝泉
开办资金 55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0.67万元 494.36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救助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积极做好救助管理工作1.适时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在夏季高温及冬季寒冬季节,启动专项救助行动,组成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街面巡查,确保生活无着流浪人员能够被“及时发现、及时救助”。2.开展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于6月19日,开展了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主题活动,积极向市民宣传救助政策法规,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救助管理服务工作。3.加强救助机构安全及规范化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接待服务,开通救助热线电话,严格执行安检登记制度,确立专人专岗负责,严格规范救助管理程序,及时高效办理户口安置手续及寻亲护送工作。强化机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了《内部管理》《卫生防疫》等多项制度,明确规范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流程。(二)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1.开展春节期间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牵头开展了“情暖新春·共护未来”困境儿童关爱走访活动,活动期间,各区级领导、区直部门负责人,各镇(办)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累计对全区1814名困境儿童开展走访慰问关爱服务活动。2.开展未保队伍业务技能培训。按照年度工作安排,在22个镇(街道)巡回组织开展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及儿童信息员业务技能培训,参训人数3150人次,全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专业精湛的未保工作队伍。3.实施“情暖六一·与爱童行”主题系列活动。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积极动员各成员部门、镇(街道)开展了“情暖六一·与爱童行”主题系列活动。4.启动孤困儿童“添翼计划”(试点)工作。为解决特殊儿童监护问题,为孤困儿童匹配了“爸爸”和“妈妈”,目前全区已成功匹配了20对。5.完善“护蕾行动”计划。针对家庭住址偏远、居住环境风险点高的“孤困女童”群体,精准分析风险隐患点,实施“人防+技防”行动。6.开展女童保护工作。创新成立南郑区女童保护专项工作组并实行轮值会议制度,每月定期开展“轮值会议制度”,增强部门交流频次,形成工作合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在救助管理方面。建立临时联络点43个,全年共救助各类生活无着人员198人次,门诊医疗救助3人次,住院医疗救助17人次,护送返乡42人次,提供寻亲服务40人次,落户安置1人。(二)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创新未保工作方式,建立了区级联席会议制度,增强了部门工作合力,对基层儿童保护工作队伍开展了业务培训,将全区31名孤儿、10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对全区留守及困境儿童开展关爱服务,组织专业服务团队,集中开展陪伴活动27场,参与儿童770余人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救助管理工作宣传力度不够,仍需进一步加强。2.专业化未成年人保护社会组织工作力量不足。(二)改进措施:1.加大对救助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倡议书,公布救助管理求助服务热线,及时发现、上报、转介处置流浪人员,注重挖掘救助过程中的宣传素材,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讲好救助管理工作中的生动故事,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加强专业培训与服务工作。继续深入挖掘并联动各方面资源,积极整合成员部门、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等力量,持续打造更加专业化的未保工作队伍,积极推动社区更广泛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群体,持续创新高质量发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模式,合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救助机构规范化管理。开展专项业务提升行动,持续加强救助管理业务技能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开展“临时救助点扩面行动”,新增区域性临时救助点。开展健全街面巡查机制增效行动,灵活采取分类救助、延伸救助、联合救助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并救助街面流浪乞讨人员。探索开展“老年人电子围墙”计划,计划为南郑区范围内的易走失人员配备智能手环,建立信息保护屏障,推动我站救助管理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二)筑牢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加大对全区各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和“儿童之家”的建设力度。从严、从快打击涉及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加强民政局、教体局与司法部门的协作与互动,进一步织密筑牢南郑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三)巩固“保护示范区”成果。持续完善“法治保障体系、社会预防体系和人文关爱体系”,打造具有南郑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名片。建立更加科学精准的未成年人保护“大数据”。加强对各成员单位和镇办未成年保护工作的考评与指导,全面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成效。(四)开展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全力实施“三年未成年人保护助攻计划”,在全区75个移民安置区、106所中小学和22个镇(街道)所在地的困境儿童,留守儿童中的重点儿童,常态化巡回开展“守护明天,相伴成长”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