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秦巴生态保护中心(汉中市南郑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汉中市南郑区林草技术推广中心,汉中市南郑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汉中市南郑区秦巴生态保护中心(汉中市南郑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汉中市南郑区林草技术推广中心,汉中市南郑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4-03-21 15:44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秦巴生态保护中心(汉中市南郑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汉中市南郑区林草技术推广中心,汉中市南郑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全区秦巴生态保护、天然林保护与修复、林草技术推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植物检疫等工作。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南一环路2号
法定代表人 李义明
开办资金 221.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8.19万元 95.9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秦巴生态保护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以“百万亩绿色碳库”建设项目为重点,积极推进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一是完成“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建设项目退化林修复任务2190亩、森林抚育任务7871亩,以及智能化监测样地安装工作,截止12月底已完成县级自查;二是组织对全区亟待抚育的22.9万亩飞播造林进行了摸底调查,并编制了为期15年的飞播造林抚育规划;三是积极编报《2024年南郑区青藤造林项目》《2024年南郑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检疫防控网络升级项目》《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监测项目》等中省林业建设项目16个,项目总投资1394.2万元。(二)全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是协助各镇(街道办)加强全区709名生态护林员的管理,逐级同各镇天保管护站、管护人员签订2023年度森林管护责任书291份,落实了全区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到人头、山头;二是扎实开展封山禁牧工作。发放《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宣传册2000余份,配合区封山禁牧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镇(办)及有林单位进行了督查考核;三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管理。全年累计出动车辆20余台(次),执法(巡护)人员1000余人(次),定期开展野生动植物巡护与监测;累计救护国家一级、二级野生动物32只(头),抢救性保护古树3株,日常养护古树名木20余株;认真开展森林资源管理督查工作,对61个疑似违法图斑进行了调查处理;四是抽调区秦巴生态保护中心一名副主任及两名工作人员参与区秦巴办日常工作,并协助完成了秦巴区域突出问题排查和秦巴生态保护突出问题整治“回头望”整改工作;五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对两个国有林场、两个森林公园、辖区木材加工厂及21个集体林天保管护站办公场所进行了安全排查及隐患整改工作,筹资8万余元对黎坪镇天保管护站房屋、围墙及排水沟进行维修,消除了安全隐患。(三)以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科技惠农力度。依托各镇(街道办)天保管护站举办生态护林员林业技术培训班53场次,受训护林员1129人次;新建设科技示范点2个;组织对2022年5000亩油茶经济林种植项目进行了春秋两季抚育施工。(四)强化措施,扎实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全年监测林业有害生物1327.81亩,发布虫情动态20篇;协调各方力量,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了除治;设置春秋季松材线虫病调查线路122条,完成普查面积164万亩;春季清除枯死松树22779株。现场检疫、查验车辆147车,查处违规调运案件3起。(五)积极推进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资金兑付工作。督促指导19个镇(街道办)完成2022年补助资金兑付资料审核上报,兑付全区34.5349万亩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资金345.349万元。(六)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一年来,认真对帮扶村开展每月不少于两次的乡村振兴入户帮扶,并制定落实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户收入不减;落实“五个一批”项目开放,督促两个国有林场和两个森林公园吸纳脱贫户60户,带动脱贫人口180人参与就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一年来,汉中市南郑区秦巴生态保护中心以实施“百万亩碳库”试点示范项目为重点,持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力度,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区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控制,森林在调节气候、构筑生态屏障、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涵养水源等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一幅幅美丽的山水自然画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成为南郑对外宣传的名片。(二)经济效益:汉中市南郑区秦巴生态保护中心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方面通过林业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为当地脱贫户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经济收入;另一方面通过持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修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林业技术培训推广等工作,使全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依托森林资源积极发展林下种植业、特色养殖业、森林旅游及乡村旅游业等林业产业,林业经济已成为我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层执法力量薄弱,致使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打击;二是群众发展林业产业意识不强,导致核桃、油茶产业发展重栽轻管现象突出,影响基地建设成效。(二)改进措施:一是对部分集体林天保管护站进行整合,以实现人员资源合理调配,增强基层执法力量,更好地落实管护责任;二是加大林业产业宣传力度,抓好“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创新和推广林业适用新技术,努力促进林农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森林管护方面:一是巩固“三个年”活动成效,加强天保管护队伍组织纪律和作风能力建设,抓好管护人员“三项制度”的落实,加强检查督查、量化考核;二是稳步推进集体林天保管护站合并工作,实现人员资源合理调配,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三是协助做好辖区年度林木采伐的跟踪和监管工作;四是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五是配合镇(街道办)做好辖区生态护林员工作指导;六是抓好封山禁牧措施落实及有林单位的督查考核工作;七是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方面:一是继续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着力提升全区群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二是坚持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全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三是协助保险公司做好陆生野生动物致害理赔工作;四是继续抓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疫情监测和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巡护。(三)生态修复方面:一是继续抓好“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建设项目结尾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竣工验收;二是抓好飞播造林抚育项目争跑工作;三是全面完成2024年度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资金兑付工作;四是督促指导各项目实施单位做好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项目施工,力争当年任务当年完成。(四)林草技术推广方面:认真抓好“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抓好重点工程技术配套服务工作,努力完成市上下达的目标任务。(五)森林病虫害防控方面:一是广泛宣传、积极争取区政府及各镇(办)对林业有害防治工作的重视支持,设立防虫救灾专项资金;二是在春季适时开展牟家坝、胡家营、湘水镇油松毛虫飞防作业,把三个镇的油松毛虫危害控制在不成灾的程度;三是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推广引进先进防治实用技术;四是加大力度宣传森林病虫灾害在内的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提高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