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阴市> 华阴市职业教育中心

华阴市职业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1 15:25
单位名称 华阴市职业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初、高中学历技术应用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计算机、汽修、酒店管理、幼师等职业培训。
住所 华阴市太华北路004号
法定代表人 穆小玲
开办资金 1122.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华阴市教育科技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10.5万元 1119.3万元
网上名称 华阴市职业教育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华阴市教育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和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校认真落实从严治校,从严管理,严格执行每天上下班四次签到制度,不定时查岗。2.教育教学过程规范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齐全,有计划、有总结,课程安排合理,教学日常工作规范有序,考试管理严格,制定作业管理制度,教师上课、备课制度,大力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教研活动。 3.素质教育扎实有效开展(1)我校德育工作围绕“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2)家校共建工作落实到位。(3)体育美育并举,学生素质教育精彩纷。(4)社会实践扎实开展。4.听、评课及教研活动。5.教学计划科学合理,目标明确,实施规范。6.安全工作警钟常鸣。7.传染病防控工作常态化开展。8.校企、校校合作注入活力。二、社会效益情况:一年来,我校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教科局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质增效”为重点,以“创建秦东名职校”为目标,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成效显著:1.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共投资6660万元,翻新改造了新、老校区三栋学生公寓楼和两栋综合楼、一栋教学楼,新建了十冶校区学生公寓楼、实训楼、餐厅和报告厅,改造了水路、电路,改善了办公条件,添置了实习实训设备、电教设备,绿化、亮化、美化了校园,校园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2.专业逐步优化。学校先后多次深入高职院校、企业进行考察,依据市域经济发展实情探讨筛选,去掉了不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落后专业,新增了新能源汽车和工业机器人专业,并计划今年后半年申请机电一体化专业,打造出适合我校实际,真正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优秀专业群。3.学校管理日趋规范。认真落实以教学为中心,抓细抓实常规管理,积极探索推行年级与专业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注重竞争激励机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积极倡导用心、用情、用力工作,学校的教风、学风的明显好转,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4.大力推进“准军事化管理”把准军事化管理与德育教育、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端正学生言行,提升学生素养。通过加强政教工作、落实准军事化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家校联动作用,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正规化、系统化、科学化,形成了较为端正的校风、学风,社会声誉不断提升。5.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职普比4:6政策的实行,加之学校管理日趋严格规范,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我校在校舍容纳量有限的情况下,目前在校人数突破600人,计划明年九月份全校人数可达1000余人。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师资队伍仍较薄弱。由于学校教师老龄化程度严重,去年以来虽然合作企业派驻了专业课教师,但基础学科教师资力量仍严重不足。2.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提升改造。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我校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我校建校时间早,基础差,底子薄,一些基础设施仍较陈旧。如图书、阅览室、体育设施设备等还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需求,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化操场供学生使用。3.专业化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校校、校企合作还不够深入,中高职衔接方面还未进入实质性阶段,学生升学就业方向还需再优化。四、下一步工作计划:通过对新职教政策的不断学习领会,对学校实际情况综合分析,职教中心领导班子研究出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华阴市职业教育中心三年规划”。即:一年优化专业,二年提升办学水平,三年达到一定规模的“三年行动计划”。即通过市场调研、就业分析,形成高品质专业群;二是开展“名师+”工程,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完善“师生、师师”评价体系,对专业特长尖子生进行重点培养,争取省、市级比赛并获奖;三是加大宣传招生力度,贯彻执行好职普4:6政策,每年招生人数不低于500人,力争三年后学校规模突破1500人。同时我们将持续加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力度,规范、灵活办学,不断加强学校管理,提升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努力推动华阴职教育快速发展,开创新局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