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阎良区> 西安市蓝田航空(通航)产业园管理发展中心

西安市蓝田航空(通航)产业园管理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1 15:11
单位名称 西安市蓝田航空(通航)产业园管理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蓝田航空(通航)产业园进行日常管理。园区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等的统筹实施·园区重大项目及机场建设、运营维护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初审及服务·协调有关部门在园区的分支机构和派出机构开展工作·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住所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八里塬
法定代表人 刘国龙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59万元 5.5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西安市蓝田航空(通航)产业园管理发展中心紧紧围绕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坚持内业精管理、外业求突破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蓝田产业园开发建设、全员招商、通航产业发展、内部管理提升等各项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全员招商步伐加快取得新突破。全面对标“招商引资主责主业”要求,坚持基地、飞地双片区两手抓,扎实推进招商引资主责主业,保障项目顺利落地投产。一是“沉下心”精准研判,今年以来累计完成航空发动机、油田助剂、工业钢纸、快捷支付、电子辐照加速器、工业机器人、新型建材、工具模具、氮化硅、集成电路等10个非航空类、新赛道产业链研究,努力做到行业风向清楚、产业肌理清晰、企业名录全面,为招商引资靶向发力、精准推进产业链招商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走出去”精准招商,先后赴青岛、上海举办投资环境推介会,有效提升“世界一流航空新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赴北京、上海、杭州、长沙、合肥、郑州、武汉、南昌、苏州、宁波、无锡等省外地市,汉中、宝鸡、延安、咸阳、铜川、渭南等省内城市,以及西安市其他区县,开展“敲门行动”、“探路行动”、产能释放“上门行动”,积极参与“夺旗大会战”,累计上门拜访企业、商会、协会等,挖掘项目信息,寻求合作机会。三是“请进来”对接洽谈,通过举办西安交通大学EMBA企业家专场活动、陕西山东商会蓝田机场考察活动、陕西西北通航协会理事会等,精准推介阎良区(航空基地)投资环境,与近百家企事业单位充分沟通,深度挖掘本地招商资源,促成本地项目合作。(二)机场建设压茬推进取得新成效。工程建设方面,蓝田机场航站区FBO、航管楼、塔台、维修机库、停放机库、飞行保障服务中心全部具备入驻办公条件,民航专业工程完成竣工验收。机场运行方面,蓝田机场取得临时空域批复,正式具备开展训练飞行、转场飞行、科研飞行等业务的必要条件;圆满完成首次验证飞行,机场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与军民航相关单位正式签订机场空域管制移交协议,正式明确机场空域使用范围和高度。企业入驻方面,签订合同企业业务范围涵盖农业喷洒播种、飞行员执照培训、机务维修培训、通用飞机维修、飞行体验等;积极拓展飞行保障、地面服务保障、科学试验、航空研学、跳伞等业务。(三)园区规划科学编制取得新成果。园区详细规划方面,为匹配园区“近-中-远”三期产业规划,多方调研专业园区详细规划成果,以保障新兴产业发展、统筹兼顾收支平衡为设计思路,多次修改完善产业园路网设计和用地性质划分,已形成1.9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划编制成果。(四)西安航展精心筹备取得新进展。按照打造“1+N”全天候航展品牌精心筹划西安航展筹备事宜,本着全方位展现区域航空产业丰硕发展成果的办展思路,充分对比讨论不同举办地可能造成的利弊影响,反复修改完善航展整体策划方案,明确大会版块设置、日程安排、资金保障等关键内容,并组织管委会相关部门召开航展筹备工作专题会,初步确定航展资金筹措方式和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架构及分工。目前已完成申报材料准备,并积极与国家、省、市、军民航管理部门等沟通对接,高频次汇报筹备工作进展,听取工作建议,全力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五)西北通航协会工作有序开展实现新提升。强化平台作用发挥,联合举办“西北地区通航大数据应用联合实验室”阶段性成果交流座谈会,助力“西北地区通航大数据平台”阶段性成果的拓展应用。强化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组建西北通用航空协会标准体系建设委员会,牵头制定《无人机桨发匹配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无人机电磁频谱检测通用标准团体标准》并召开专门会议深入研究,目前2项标准已编制完成并进入评审程序。强化会员服务,加大对会员单位的走访调研力度,协调解决会员单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举办“航空维修技术英语提升”线上培训,持续加大对会员单位的培训支持。(六)内部管理日益规范再上新台阶。结合部门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以主题教育成效推动行政效能持续提升。持续开展部门集体学习,通过内部分享会、邀请其他部门骨干讲解等形式集体学习公文写作、招商引资等业务知识,着力提升干部员工专业技能。强化部门内部督办、内部评比机制,项目信息收集情况按月公布、个人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按月统计排名,部门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聚合力强协调,实现蓝田机场建设运营双提升。工程验收方面,面对资料要求多、涉及部门多、验收程序多等挑战,周密谋划,统筹协调,组织专人成立项目验收工作小组,详细制定项目验收方案,精心准备项目验收资料,逐项推进反馈问题整改,有力保障民航专业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为后续的行业验收奠定了坚实基础。空域协调方面,为加快机场投运进度,以“先临时、后正式”的空域协调思路,多跑动、勤汇报,全力协调战区空军、相关部队、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民航陕西监管局、民航西北空管局等军民航单位争取机场可用空域,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临时空域批复,签订空域管制移交协议,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啃下了机场空域划定这块“硬骨头”,为机场高效运营提供了首要保障。(二)“建四表”打出组合拳,实现招商引资质量数量双提升。蓝发中心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通过“建四表”巧打“信息收集、敲门拜访、深度接洽、全流程跟踪”组合拳,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建立海量企业信息表分组结队逐一接洽联系;建立企业上门回访表,精准匹配产业发展战略,筛选敲门回访企业;建立意向入区项目一览表,深度接洽明确企业需求,获取意向项目,并安排专人定期跟进;建立项目跟踪服务表,针对已落地项目,责任到人开展全流程服务保障,第一时间响应企业诉求,确保落地项目如期投产见效。(三)坚持双片区两手抓,实现新老赛道双提升。蓝发中心立足基地航空、机械加工等产业基础,以及蓝田机场空域、区位等独特优势,以巩固扩大航空老赛道优势、高效竞逐非航空新赛道为目标,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一方面深挖航空产业链资源,积极招引优秀航空企业入驻。另一方面发力新能源、新材料等非航空新赛道,深入开展产业链研究,定向梳理企业清单,精准拜访重点企业,实现非航空类企业入驻,助力基地布局新赛道、开辟新领域、实现新发展。三、存在问题整体来看,目前招商引资、蓝田产业园开发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蓝田产业园园区内部水电气、市政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进度需加快,招引项目配套条件仍然不足,以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项目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商务洽谈经验技巧不足等。整改措施一是加快蓝田产业园1.92平方公里详细规划落地实施,推进园区排水供电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运营环境。二是丰富和创新项目信息获取渠道,多途径、多手段挖掘招商线索,加大“走出去”力度,争取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机场运营方面。一是继续加强与民航局、空管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持续对接,加快推进机场甚高频正式频率申请和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办理工作,进一步夯实机场高效运营基础。二是持续加大机场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全力做好入驻企业的服务保障工作,持续提高机场运营效率与质量。三是加强沟通对接,积极争取省市职能部门支持,加快推进机场外围道路提升工程,重点破解交通配套不足问题。(二)园区开发方面。一是继续跟进蓝田航空产业园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加快1.92平方公里概念规划落地实施。二是持续协调蓝田县各相关部门单位,进一步加快推进园区基础配套建设,完成机场排水供电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运营环境。三是继续争取园区发展空间,以重大项目策划、招引为抓手,积极协调蓝田县适时启动后续土地供应程序。(三)招商引资方面。一是做好“两个兼顾”,积极拓展非航空新赛道,兼顾航空老赛道;全力突破购地项目,兼顾厂房租赁项目,持续深入推进招商引资攻坚行动。二是全力紧盯重点跟进项目,优化完善意向项目跟进机制,提升商务谈判技巧,深入高效洽谈,推动意向企业早签约、早落地、早见效。三是进一步强化闭环服务机制、跟踪服务机制,持续做好已落地项目服务保障,深入开展“向企业问需”,深入了解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企业如期投产见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