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航空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企业综合服务,促进生产力发展。企业产能调研;企业市场拓展、生产能力提升服务;企业合作、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产业联盟筹建、运营、管理指导;招商引资等。 | |
住所 | 西安市阎良区蓝天路7号科技大厦5楼E01 | |
法定代表人 | 王莎 | |
开办资金 | 13.8万元 | |
经济来源 | 举办单位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95万元 | 7.5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航空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党工委、管委会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活动情况(一)创新思维,持续聚力招商引资一是聚焦意向企业招引。构建“人人参与招商、人人都是招商人”的工作格局,围绕航空发动机、汽车产业链、长三角及川渝地区进行深度挖掘。二是聚焦入区项目落地投产。紧盯厂房交房时间节点,前置准备工作,督促并协助企业在交房前完成装修方案及购置设备工作,以实现签约项目落地投产即满产的目标。三是聚焦推介会撬动新引擎。联合学校后勤服务中心组织召开西安空天产业发展暨航空基地台州投资环境推介会,邀请来自西安、台州的航空航天企业、高校、行业协会以及投融资机构近7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深入了解阎良区(航空基地)航空产业资源优势,并围绕推动两地空天产业深度融合、两地企业深入合作等主题,碰撞发展新思路、谋求发展新机遇、激发发展新活力、共拓合作新商机,助力我国空天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二)改革融合,倾力服务全区大局一是便民利企,专设基地养老服务窗口。顺利完成养老保险事务移交,实现阎良区、航空基地参保单位养老保险后台统一。并设立航空基地养老经办窗口,满足区内企业办事遇“熟悉的人”业务不断档。二是进驻大厅,人员设备顺利交接。完成工伤失业医疗业务、人员、设备进驻大厅,实现政务事项统一交由企业服务局管理。三是援企纾困,助力企业发展。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免申即享政策,持续减轻企业负担。四是深入一线,落实落细各项政策。联合阎良区医疗保障局共同举办医疗保险政策现场培训会2次,为群众提供医疗保险参保、待遇领取等政策现场咨询服务。开展“一把手走流程”3次,主动征求企业对社保窗口服务态度、服务能力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企业今年生产经营状况,询问社保经办业务存在的堵点、难点,从中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三)强化组织,专门力量扩产能一是开展全面调研,摸清堵点难点。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企业扩产能需求调研工作方案》,根据西安市国家航空产业基地企业联合会设立的七个专业委员会的构成,将辖区437家重点企业分成7个调研组,通过线上调研、线下座谈等多种方式,进行了集中调研摸排和统计分析,共回收409份问卷,获取有效反馈398家,覆盖比例达91%,共计汇总9类629项需求,形成了全区企业需求清单图谱。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创新长效机制。编制印发“1+7”产能释放方案,“1”是产能释放总体方案,“7”是根据企业提出的实际需求形成的内循环、外扩产、招才引智、金融支持、资质认证、技术升级、设备共享等7方面子方案。精准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作战地图和制度保障,形成了“统分结合”推进产能释放的工作机制。三是搭建对话平台,陪伴走访扩产能。基于龙头链主企业对中小企业信任度有差异、以及中小企业制造设备、生产能力、扩能诉求各不相同的现实,用“陪伴式走访”的方式,为辖区企业助阵站台,点对点对接中航发南方工业、中航飞机起落架、洪都、中船十二所等龙头链主企业,先后举办浙江模具协会企业代表团投资交流合作会、中国航发航材院供应商对接大会等供应商对接大会、民机产业产能合作交流研讨会等活动,有效推进先进制造和精密加工能力释放,促进区内企业做大做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一是累计外出拜访、接待企业80余次,跟踪意向项目10余个,签约项目4个,签约打榜面积8398平方米。招引的陕西桦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微加工”项目于4月20日交付厂房,6月3日达成投产,用时47个自然日实现投产,是目前达开工生产最快的项目。二是截止移交前,基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企业346户,参保人数共4658人,养老保险办件310件,新增参保企业76家。全区工伤、失业保险参保职工44633人。基地工伤失业参保办件590件,工伤待遇受理62件,失业待遇受理32件。全区医保参保职工共34625人。基地医保参保办件326件,新增开户62家企业。阎良区(航空基地)阶段性降低企业工伤保险费约343万元、失业保险费约1395万元。三是牵头摸清限制企业发展的7类重点因素,拓展“按需服务、循环协作、抱团推广、陪伴走访、请客上门、人才引育、银企普惠、扩能招商”等做法,形成“四化四体系”扩产能工作路径,为区内企业发展厚培良性土壤。阎良区(航空基地)助力企业扩产能经验写入2024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招商工作质效还有提升空间。对标主要领导要求,在招引体量大、前景好的项目过程中,跟进经验和工作力度仍有不足,项目落地还不够迅速。二是破解工作难题的方法还不够多。干部员工在能力本领锻造方面还有所差距,部门开展多线工作、统筹兼顾的整体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项目跟踪落地措施不多,虽有意向合作项目,由于人员面对非航空领域企业专业度不够、缺乏经验,导致进展缓慢,多滞留在商谈阶段,破解项目落地的方法措施不多。改进措施:一是精准化推介。聚焦东部产能转移,常态化组织区内企业精准对接,建立制造配套关系。二是智能化转型。指导协助企业技术升级,加强数字生产线普及,提升生产效率,带动产能提升。三是专业化招商。准确把握招商引资的工作技巧和方式方法,把“定位”找准,明确主攻方向在招引“购地项目”上,争取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取得新成效。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我中心将围绕改革统筹谋划,下大力气招商引资、释放产能,坚决落实好党工委、管委会交办的职能、任务,为建设“八个之城”,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一)实干担当,靶向招商提质增效继续突出“系统观念”和“链式思维”,聚焦“2+3+2”产业体系,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盯住重点项目、重要节点,把长计划、短安排有机结合起来,一个一个解决招商引资中面临的问题,一步一步推进项目落地。同时坚持对引进的签约项目的实施“一把手”上门、“全流程”跟踪服务,对达产情况全面梳理、逐一对账销号。(二)内外兼修,探索产能释放新路径定期组织召开产能释放工作推进会,通报释放产能总体工作进度和成效,总结经验并对存在问题及时改进。全力以赴抓好落实,确保“聚产业、扩产能”各项工作推进有力。发挥航空基地企业家联合会产业链联盟作用,整合辖区制造企业生产配套资源,搭建内外供需桥梁,推动企业“抱团出海”“组团接单”,启发创新发展新思路、谋求合作共赢新机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