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阎良区> 西安市阎良区文化馆(西安市阎良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西安市阎良区文化馆(西安市阎良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4-03-21 15:09
单位名称 西安市阎良区文化馆(西安市阎良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业余创作团体管理;村级文化室业务指导;文化交流;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文物保护管理。
住所 西安市阎良区蓝天六路中段文体中心
法定代表人 刘小转
开办资金 202.0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阎良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2.01万元 202.0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馆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阎良区文化馆在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文化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繁荣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为己任,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世界一流航空新城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现将我馆本年度工作情况及202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多项措施组合出击,开展基层文化站排查整改提升工作。召开全区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建立村(社区)自查-街道办排查-区级督查三级整改提升工作机制,对辖区街道办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服务效能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标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聚焦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在设施建设、人员配备、标牌设置、免费开放公示、活动开展、服务效能发挥等方面存在的的空白和短板,逐项列出清单,一一整改落实,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督导整改检查,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确保整改任务全部见底。指导街道积极创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示范街道,关山街道被授予“陕西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示范街道”。(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线上线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189场次。一是开展“践行党的二十大•起航奋进新征程”阎良区2023年新春文化活动,其中有新春征文大赛暨线上诵读活动、新春摄影艺术大赛暨线上精品图片云展览、新春非遗民俗文化精品云展播、“书书福福过大年”义写春联送祝福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新春文化活动“云展演”、公共文化艺术线上培训活动、乡村美•文体兴•百姓乐新春文化走基层线上线下活动57场次,在阎良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抖音、视频等,原点新闻、西安发布、陕西日报、西安网、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二是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我们的节日·清明”“我们的节日·端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的节日·中秋”“我们的节日·重阳”等文化活动16场次;开展桃花节、梨花节、文旅消费季、第九届山东民俗文化旅游节、甜瓜产业文化节、相枣文化旅游节、酥梨采摘节等文化演出及展示活动17场次;开展“军民一家亲”文化展演活动2场次,开展夏日广场文艺演出2场次;开展“富阎融合文化先行”文旅协作活动2场次,在原点新闻、西安发布、陕西日报、西安网、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三是开展“大地欢歌”乡村文化系列活动58场次。其中开展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66场次,开展“乡村春晚”25场次,开展文化志愿者到基层巡回展演4场次;组队参加2023西安市新春锣鼓比赛,获银奖;组队参加2023西安市红五月音乐会,获优秀组织单位奖;组队参加2023西安市广场舞比赛,获一等奖。(三)加大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及宣传力度一是开展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第二批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评审、公示、公告等工作。二是策划包装省级非遗核雕技艺、市级非遗特技唢呐、“缤纷阎良·多彩非遗”阎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行动,案例《“缤纷阎良多彩非遗”阎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行动的创新与实践》荣获“大地欢歌”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大赛优秀奖;指导非遗示范创建,新兴街道被省文旅厅命名为省级非遗示范街道,区非遗展览馆被省文旅厅、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三是区非遗展馆免费开放服务,数字非遗展览馆线上全景开放服务。倾力打造集展览、传习与演绎为一体的“行走的文化之旅-阎良非遗沉浸式微研学”,开展“文化阎良·多彩非遗”非遗研学及非遗小剧场展演活动12场次,讲好阎良故事,汇聚阎良情感,传承阎良精神。四是建立12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非遗学堂培训63场次;推进非遗学堂线上线下服务,开展非遗微课6期。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宣传活动。开展梨花节、桃花节、“军民一家亲”、文旅消费季、“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诗意石川”、山东民俗文化节、甜瓜文化节、冬枣节、相枣节等主题非遗项目展演展示活动10场次。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非遗项目展演展示线上线下活动5场次,组织阎良核雕、阎良皮影等参加中国首届非遗年会,组织特技唢呐等项目参加西安市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地欢歌非遗同行’陕西省西安市、渭南市、咸阳市三地联盟”等主题非遗展演展示宣传活动,推荐阎良皮影参加2023西安(杭州)文化旅游推介会,组织阎良核雕参加第30届中国杨凌农高会,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度,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发展。(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成立公共文化服务预约办公室,设立专人负责,向社会公示预约电话,采用菜单式预约培训服务。开展舞蹈、声乐、戏曲、美术、二胡、手鼓、非遗等公共文化培训68场次,开展公共文化“云课堂”8期,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二、取得的效益一是组队参加2023西安市广场舞比赛获一等奖,组队参加2023西安市新春广场舞大赛获银奖,西安发布、原点新闻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二是《“文旅赋能•产业兴镇-西安市阎良区关山街道办文化赋能产业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探索》《“缤纷阎良多彩非遗”阎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行动的创新与实践》案例分别荣获“大地欢歌”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大赛二等奖、优秀奖。关山街道被授予“陕西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示范街道”。新兴街道被省文旅厅命名为省级非遗示范街道,区非遗展览馆被省文旅厅、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三是开展“践行党的二十大•起航奋进新征程”、“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文化活动,在原点新闻、西安发布、陕西日报、西安网、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三、存在问题(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按照省考指标要求,区级财政每年投入文化馆业务经费最低标准为全区服务人口人均1元,我区为0.33元,距离标准要求差距较大。(二)馆室面积不足。阎良区文化馆建筑面积不足两千平方米,距离国家二级文化馆标准(四千平方米以上)差距较大。四、整改措施(一)针对资金投入不足情况,我馆将积极对接省市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加强文化工作政策法规研究,通过项目招商、政策指导等方式,引进社会资本投入。(二)针对馆室面积不足的情况,我馆将积极和国家、省市等上级部门对接,争取项目支持,同时,合理引入社会资本,在馆室项目建设和后期运营中,探索出合理运作模式。五、2024年工作谋划(一)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倾力打造一批“文化活动+”特色文化品牌:一是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开展“文化活动+我们的节日”系列节日特色文化活动;二是围绕全区全域旅游发展,开展山东移民文化节、甜瓜节、相枣节等“文化活动+旅游节庆”系列活动;三是深入广场、社区、企业、学校、村镇开展好“文化活动+夏日广场”、“文化活动+社区(企业、学校、村镇)”、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等系列活动;四是聚力组织开展好文明创建、平安创建、乡村振兴等主题文化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好活动;五是利用数字网络品牌,开展好数字文化活动。(二)不断丰富免费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免费开放工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干部业务培训;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培训中心职能,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辅导培训活动,拓展免费培训内容,拓宽培训项目,提升公共文化培训专业化水平,拟开展公共文化管理培训、文艺骨干培训文化艺术免费培训等长短期培训项目;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农村深入开展调研,加大基层文化培训服务力度,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三)进一步做好以区文化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及基层服务点建设。加强对总分馆的统筹管理,逐步形成馆-站-室群文服务系统,实现“一站式”服务。(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及宣传教育。策划包装非遗保护项目,争取省市支持;持续开展好非遗进校园、非遗到社区、下基层等宣传活动;做好区非遗馆免费开放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学习二十大大,在对外全面免费开放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领域,为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副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获2023西安市锣鼓大赛银奖、西安市群众广场舞大赛一等奖、2023西安市红五月音乐会优秀组织单位,案例《“文旅赋能•产业兴镇-西安市阎良区关山街道办文化赋能产业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探索》《“缤纷阎良•多彩非遗”阎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行动的创新与实践》分别荣获“大地欢歌”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大赛二等奖、优秀奖,区非遗展览馆被省文旅厅、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