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印台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防汛抗旱管理、防汛抗旱技术规范规程研究拟定、防洪调度、防洪抢险组织、抗旱组织、防汛指挥系统建设、防汛抗旱资金管理、防汛抗旱人才培养。 | |
住所 | 铜川市印台区三里洞重兴北路122号 | |
法定代表人 | 贺耀民 | |
开办资金 | 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印台区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53万元 | 44.32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印台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区水防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水旱灾害防御会议精神,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项措施,全面落实安全度汛责任,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扎实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一、水旱灾害防御情况(一)严格落实防御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工作要求,落实水库、重点河段、淤地坝防汛“三个责任人”和山洪灾害防御“四个责任人”共计190人,设立了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公示牌,并在区政府网站等媒体进行了公示,并先后三次对全部责任人进行电话查问,确保了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对责任人及时开展培训,分为2个班次,共计174人参加,共发放防汛宣传手册174套,切实提高了各级责任人的履职能力。并落实山洪灾害防御五级责任体系,确保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到村、到组、到人。(二)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汛期先后六次对全区水库、河道、淤地坝、山洪灾害危险区进行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发现存在隐患65处,建立工作台账,逐项整改销号,立行立改隐患65处。(三)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及时修编了区级和镇级河道防洪、水库、淤地坝、山洪等各类防御预案,按照报批程序及时上报、备案。同时,全区开展水旱灾害防御预案演练共15次。8月15日,开展了2023年水库防汛抢险暨水上救援综合演练。演练采取推演和现场实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约110余人参加了演练。(四)及时发放防汛物资。6月初给全区山洪灾害“四个责任人”配发雨鞋、手电、雨伞共计140余套,给各镇(街道)、水库配发编织袋3400余个,防汛包45个,救生衣、救生圈、探照灯18套。(五)检查维修预警设备。共维护视频专线10条,联户叫醒设备5套,山洪灾害监控视频7个,自动雨量站30处,简易雨量站14处,水库河道监控视频7处、山洪灾害预警平台1处,确保测、防、报功能完备性和预警信息的精准性,确保其能在汛期充分发挥“千里眼”“顺风耳”作用。(六)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全面完成山洪灾害动态核查,确定山洪灾害危险区44处,涉及9个镇(街道),30个村(社区)782户2585人。制作山洪灾害危险区公示牌44个、发放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782个、值班日志39本。编制水旱灾害防御雨水情简报13期。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3期。启动全区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和Ⅳ级防汛应急响应共2次。(七)突出抓好工程建设。柳林沟小流域治理工程截止目前施工进度为80%,印台区抗旱监测预警设施建设项目已完工,印台区五一水库至柳湾水厂抗旱应急管线维修工程已完工,抗旱引提调设备购置正在采购中。(八)加强水旱应急值守。按照上级要求,从6月1日起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工作,建立了局主要负责同志总负责,副局长和队站长带班、全体机关干部值班的应急值守工作机制,坚持24小时在岗值班值守,密切监视汛情,及时发布预报预警,迅速传递防汛指令,全面掌握工作动态,高效处置险情灾情,确保值守工作一分钟不间断、信息传递及时准确不延误。二、取得效益2023年全区没有发生提防决口、水库跨坝、城镇受淹、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且年内无旱情发生。全区河流、水库、淤地坝均安全运行。三、存在问题目前,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虽然进展顺利,但是还存一定问题:一是河流库坝“三个责任人”、山洪危险区“四个责任人”变动频繁,少数干部对水旱灾害认识不足,不同程度存在麻痹侥幸心理和松懈厌战情绪。二是淤地坝日常管理还不够细致。三是水旱灾害预案编制可操作性不够。四是对山洪灾害演练不够重视。五是隐患排查及整改不细不实。四、改进措施一是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层层落实水旱灾害防御责任。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多方筹措资金,策划包装一批项目。五、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各级防汛责任人要深刻认识到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层层传导责任压力,把暴雨防范应对责任具体到乡镇、村组和个人,落实到每一个堤坝、每一处危险区、每一个隐患点,守牢不发生群死群伤的底线。(二)紧盯问题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各镇(街道)由主要领导带队,对本辖区洪涝灾害隐患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隐患要明确整改责任,加大整改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抓紧包装项目,积极筹措资金。(三)强化库坝管理,加大巡查频次。严格落实水库、淤地坝、重点河段“三个责任人”,紧盯“三个重点环节”,进一步加大日常巡查、值守工作力度。强化水库汛限水位和调度运用监管,严禁水库汛期擅自长历时超汛限水位运行,汛期严禁各类淤地坝蓄水运行。(四)联合监测会商,加强应急值守。联合气象部门及时测报重大汛雨情,适时组织会商,加强汛情分析研判,及早发布预报预警。严格执行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不间断,值班人员和带班领导均能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严密监视汛情变化,及时准确传递信息。(五)广泛宣传预案,落实联户叫醒。各镇(街道)要采取集会发放、重点部位入户和刷写长效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各类“防、抢、撤”预案和水旱灾害知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认真落实联户叫醒责任,统筹山洪灾害防御和水库应急抢险,扎实开展防汛演练,使预警措施、撤离方式、安置地点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六)坚持双管齐下,严防旱涝急转。始终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高度警惕旱涝交替、旱涝急转,强化墒情预警监测能力,加强水利设施的排查和管护,科学蓄水保水,及时开展应急送水,确保保人饮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