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华阴市融媒体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建成全媒体矩阵,实现“三屏一声”全覆盖。参与智慧政务建设。组织开展文化、体育等公益各类活动。打通党的政策下传和社情民意上传。实现舆情监测全覆盖,为舆情大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 |
住所 | 华阴市太华北路23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红星 | |
开办资金 | 741.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中共华阴市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97.54万元 | 1714.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华阴市融媒体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服务中心工作,专题栏目不断出新。我们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加强宣传策划,先后开设“十项重点工作在华阴”“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华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人民忠诚卫士”“向人民报告”“乡村振兴”“平安与你同行”“记者跑街”“直通镇办”“我的安全发展观”“安全发展我承诺”等专栏,关注全市各项重点工作进程,积极为华阴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同时,播发主题性及成就性连续报道60余条,推发短视频219条,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宣传了国家大政方针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为我市发展加油助威。2、打好宣传硬仗,媒体担当有力显现。2023年,主题教育活动、全省“三个年”活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工作贯穿全年,按照全省“三个年”活动要求,开办《全力干好“三个年”•看项目》《全力干好“三个年”•看作风》《全力干好“三个年”•看环境》《项目追踪》《聚焦招商》《营商•赢商》《作风一线》《转作风·亮成效》专栏,广泛报道全市各级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所激发出的新水平、新作风、新干劲,精心策划有创意、有内容、有感染力的宣传内容,提升工作能力、比拼工作实绩、转变工作作风、凝聚强大合力,实现追赶超越。3、打造融媒精品,外宣工作再创佳绩。今年以来,我们围绕重点项目、重点选题积极与上级台沟通联系,外宣工作成效显著。一方面,我们每月按照省市台制定的策划方案,结合宣传重点,组织采写相关的新闻稿件,增加上稿命中率;另一方面,我们依托5A景区西岳华山优势,围绕华山做文章。在节假日、恶劣天气及时跟进,安排记者上山采访;同时,积极组织、联络华山景区网络达人、飞手、短视频大咖,通过融媒体中心的平台、渠道,将他们的作品进行推广传播,扩大上送命中率及影响范围。2023年,在渭南电视台播发稿件200余条,陕西电视台播发稿件50余条,中央电视台播发稿件10余条。全年在渭南电视台、渭南广播电视台、新华社新媒体平台发稿量均居渭南前列。二、社会效益情况我中心五一、十一期间,编辑记者周密部署,团结协作,在省、市级电视台及新媒体平台播发宣传华阴旅游相关融媒体作品60条次,先后在各大报刊网站、平面媒体刊发稿件1750余篇,其中中央级媒体发稿56篇,省级媒体发稿950篇,市级媒体发稿646篇,用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和丰富多样的形式对华阴、华山做了全方位的宣传推介。三、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爱华阴系列APP移动客户端推广使用力度有所减缓;电视记者编辑、四大信号传输运营企业调度管理急需加强等困难。(2)整改措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破解难题,在人才吸纳、机构运行、无线覆盖、推广使用等方面下足功夫做好工作,进一步实现搭台子、唱大戏、唱好大戏引观众的工作目标。一是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快推进融媒体中心对外影响力,不断提高关注度、知晓率,引导群众做好线下体验,增强使用效率;二是加快建设融媒体中心大楼,高标准设计,加快无线数字广播电视发射系统建设,实现全市区域无死角无线覆盖,让广大农村群众都能收看中央、省、市的广播电视节目,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和致富信息等,架起了党委政府与农村群众的连心桥,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三是不断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对现有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推动华阴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将采取结对帮扶措施,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促使干部职工熟练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岗位工作职责、应知应会常识、新闻采访编辑知识,为融媒工作打好基础。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中心将继续抓平台造矩阵,抓创新出精品,抓队伍吸人才,抓管理创一流,力争将华阴市融媒体中心打造成省内一流县级融媒体中心。1、抓平台同发声,提高新闻宣传影响力。在稳固电视端宣传阵地的基础上,将精力集聚到互联网、移动新媒体端,同时,积极开通微博、手机新闻网等平台,让更多部门单位、自媒体入驻客户端,重大事件集体发声,步调一致。谋划成立短视频工作室,开通融媒直播,拓宽送文化到基层渠道,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抓中心强策划,提升主流媒体引导力。紧扣重大工作主题主线,聚焦重要时间节点,加强专题宣传策划,在融媒平台联合开设系列宣传专栏,主动抢抓新闻热点。通过短视频、一图解读等创新形式生产老百姓听得懂、愿意看的新闻产品,全面总结、充分展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华阴改革发展的新变化新成效新业绩,让广泛传播的华阴故事成为反映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大踏步发展的生动缩影。3、抓创新拓功能,丰富新闻媒体服务力。拓展“爱华阴”APP服务功能,推出政务、便民、商务等“媒体服务号”,增设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搭建“直播孵化中心、文化创意中心、新媒体运营中心”等服务体系和机构,拓展市场化运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27042号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