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阴市> 华阴市水产工作站

华阴市水产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4-03-21 14:47
单位名称 华阴市水产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水产技术,促进水产业发展。水产技术的交流,培训;水生动物检疫。
住所 华阴市太华南路66号
法定代表人 翟艳
开办资金 164.9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华阴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61万元 7.08万元
网上名称 华阴市水产工作站·公益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党委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1、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岳庙办、太华办集中连片藕塘、池塘为重点,大力发展区域渔业特色养殖,积极推广藕渔综合种养、小龙虾精养,实现“一田多收,提质增效”。二是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品种,积极开展斑点叉尾鮰鱼、藕渔综合种养、鱼虾套养(南美白对虾)等新品种、新技术试验推广,全面推广池塘标准化改造及养殖尾水处理,加快推进集中连片池塘尾水处理或绿色循环利用,促进渔业绿色健康养殖。三是严格落实渔药减量行动,印制“《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水产养殖用药十大注意事项》、《常用鱼药用法及用量》”100余份,深入鱼塘开展渔药减量行动宣传,规范鱼药等鱼用投入品使用准则,指导养殖户使用“三效”、“三小”鱼药,遵守水产养殖规范用药“六不用”。鼓励养殖户多使用副作用小的渔用中成药。严格要求养殖场(户)遵守渔药使用量、用法、休药期等用药行为,全面推进落实水产品养殖用药减量行动,确保我市水产养殖兽药用量、抗生素类兽药使用量同步减少5%以上,水产品产地合格率达100%。2.为做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我站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渔业法》、《安全生产法》、专题纪录片《生命重于泰山》等法律法规。扎实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水产养殖安全生产监管,强化养殖企业责任人负责制,建立健全养殖企业全安全生产制度及运行机制。加强对养殖企业人员岗位安全意识培训教育,明确岗位一般隐患点,知晓一般隐患处置措施,消防“三知四会”等政策法规知识。全面开展渔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顿专项活动,建立排查和整改“两个清单”,规定整改时限,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年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余份,发放安全生产告知书30余份,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20余份。制作安全生产、扫黑除恶横幅3条,累计排查养殖场(户)60余户,出动人员180余人次,车辆60台次,排查一般隐患3个,已全部整改到位,截至目前,未发现重大安全事故隐患。3.2023年先后争取渔业绿色发展补助项目资金180万元。其中:1.新建藕渔综合种养项目建设面积2000亩。该项目已通过相关主管单位及财政局验收。2.老旧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处理项目建设面积500亩,目前该项目已有序开工建设,总体已完成90%,计划于今年12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4.外来入侵水生动植物普查工作有序开展。为积极开展外来入侵水生动植物普查,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站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外来入侵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制定普查实施方案,明确普查目标,组织人员学习普查操作规程,熟悉普查操作程序,共设置踏查线路6条,踏查点20个,先后深入我市南山之流方山河、罗敷河、长涧河、柳叶河、二华干沟、渭河华阴段开展普查工作,在长涧河、干沟发现小龙虾、空心莲子草等2种外来入侵水生动植物,并严格按照外来物种普查APP系统要求上传普查有关数据、照片,目前,以全面完成普查工作,该普查工作已通过省级审核。5.渔政亮剑和野生水生动物保护宣传效果明显。积极开展“禁渔”宣传工作,我站抽调精干力量,印制禁渔宣传资料,在沿河道、广场、村庄等人群聚集地组织开展禁渔期宣传,张贴禁渔宣传通告、发放宣传单,严厉打击在禁渔期、禁渔区内,电鱼,毒鱼、炸鱼的违法行为。积极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科普月活动,结合实际,制定科普宣传月活动安排表,以“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以我国一二类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禁止放生或遗弃外来物种为内容制作横幅、宣传彩页等科普宣传资料。抽调精干力量,走进“社区、景区、学区、农区、渔区”,发放宣传科普资料,同时引导广大社会群众参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行动,提高公众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关爱水生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全年共发放各类宣传单及通告800余份,出动宣传车辆40余台次,出动宣传人员100余人次,劝离野钓人员300余人次。二、社会效益情况1.全面完成2023年渔业生产工作任务。通过11月中旬安排的全市渔业调查数据统计,今年全市共完成无公害水产品产量1605吨,渔业综合经济产值3000万元。2.2023年完成渔业绿色发展补助项目2个,财政补助项目资金共计180万元。其中:1.新建藕渔综合种养项目建设面积2000亩,财政补助资金80万元;2.老旧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处理项目建设面积500亩,财政补助资金100万元。项目已全面完工,已通过相关主管单位及财政局验收。项目建成后,养殖尾水处理排放水质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二级标准,减少水体使用量节水1万立方米,实现尾水处理率100%,污染物减少排放90%以上。项目完成后,渔区渔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0元。带动劳动就业70余人。3.定期对水产养殖场进行水产品产地质量安全进行抽检,今年我站抽检的鲤鱼、小龙虾、南北白对虾三个批次均未含违禁药物,合格率100%。4.组织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关爱水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以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品种,禁止放生或遗弃外来物种为重点,定制横幅、印制宣传资料。组织干部职工进入景区、社区、渔区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向群众详解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品种,放生或遗弃外来物种对本土环境及水生野生动物的危害等知识。活动期间,共发放各类宣传单及通告800余份,出动宣传车辆40余台次,出动宣传人员100余人次,劝离野钓人员300余人次。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近几年未引进年轻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员。(2)全市自然河流众多,单位工作人员、车辆及宣传经费等客观方面因素,致使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及外来水生动植物随意遗弃或放生等宣传科普不到位,群众知晓率不高,不能面面俱到。整改措施:(1)建议上级与编办及政府相关部门尽快联系沟通,为单位招聘1-2个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员,以更好的服务于农。(2)加强水生野生动物科普宣传保护力度,以多种方式多层面,多方位开展宣传活动,以“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引导社会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树立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观念,增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营造良好氛围。四、下一步工作打算继续加大水产品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和渔业安全生产、水产品产地质量安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等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渔民健康养殖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应对各种渔业灾害防范能力,确保渔业生产秩序稳定,渔民生命财产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为华阴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渔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保驾护航。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