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佳县> 佳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佳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3-21 14:36
单位名称 佳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依法进行劳动保障、监察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黑龙庙拐26号
法定代表人 马维华
开办资金 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35万元 6.19万元
网上名称 佳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工作,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按照局里和上级部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工作,秉持“为民服务,公正监察”的工作理念。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的职能作用,以维护农民工权益为宗旨,积极工作,履行职能,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计划,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以宣传教育为主,提高劳动者法律意识工作中我大队始终将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工作贯穿于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使广大劳动者成为学法、懂法、守法的公民。特别是新出台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条例》,为了让全县人民都了解《劳动合同法》、更进一步了解《劳动法》、《陕西省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陕西省企业工资支付条例》等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利用多渠道广泛宣传,共印发《劳动合同法》1200册、《劳动监察常用法律汇编》1300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1500册,用于对外宣传发放和内部使用学习,强化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遵法守法意识。加强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对全县28个用人单位进行日常劳动保障监察的巡查工作,通过巡查审验掌握了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来规范用工行为,并对日常巡查单位建立了纸质数据库,方便查询,提高工作效率。是对28家劳动用工单位开展了专项检查工作,主要是对单位在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签订劳动合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禁止使用童工、妇女保护、工资发放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发现违法行为立即限期责令改正。同时对用工量较大的用人单位下达劳动监察检查通知书9份,进一步掌握用人单位的用工情况。取得效益(一)在实践中有效提高了每位监察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使每位监察员人人精通本职业务,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从而建立起一支高标准、高素质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为切实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有效杜绝了推诿扯皮以及其他不好现象的发生,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使每位监察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并能正确的运用法律法规及各种法律文书,确保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投诉、举报案件完成情况积极处理投诉举报案件。截止2023年12月21日,劳动监察共接待投诉符合管辖案件34起,共为317名农民工追回工资653.0939万元,其中3起立案查处并移交公安机关。经查,佳县目前无中省市督办案件,接到根治欠薪平台线索87条,帮助84名农民工追回工资163.13万元;接到12345平台求助工单107件,办结107件,部门办结率为100%,办结满意率为92.52%,逾期率0%,重办率0%。(处理到访投诉包括12345平台及根治欠薪平台解决农民工工资)。存在问题(一)部分欠薪案件监管存在制度障碍。风电项目、油气勘探钻采项目,在立项审批、招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方面不受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若发生欠薪案件,往往涉及多个市县,按属地原则交由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调查取证、查处督办等工作很难推进,属地管理缺乏监管体制支撑。(二)“智慧监察”平台上传不够及时。由于在建项目承包企业体量、资质参差不齐,部分中小型施工企业在“智慧监察”平台中的信息数据上传不够及时全面。整改措施积极向上级部门协商沟通,尽快向我部门加派从业人员,并开展劳动监察业务培训,使单位监察队伍不断专业化、正规化。2、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实名制发放制度的建立,维护农民工及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大专项检查执法力度。五、下一步工作谋划1.加强源头治理,继续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隐患排查力度。根据国家、省的有关部署,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继续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全面排查欠薪隐患,建立欠薪台账,强化源头治理,逐个把欠薪问题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2.充分利用根治欠薪领导小组会议、劳动案件速调等机制快速有效化解复杂疑难案件和群体性突发事件。3.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沟通协作,做好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的移送工作,继续保持打击恶意欠薪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完善欠薪案件速调和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移送侦查等机制,创新复杂疑难欠薪案件多元化联动调处机制,调动多方力量,发挥职能优势,无缝对接,联动处理,及时化解。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