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汉中市智慧城管监督指挥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立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监督指导,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标准和执法水平。业务范围:监督检查各县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制定工作标准;定期对各县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开展考核考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工作;对各县区大要案及典型案件进行协调查办。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将坛路将坛东巷3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振海 | |
开办资金 | 32.4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住房和城市管理局(汉中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7.01万元 | 70.2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在汉中市城管局的领导下,执法支队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工作如下: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推进三项制度,夯实规范执法1.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一是强化信息公开,在市城管局网站公示换发新证的执法人员执法证号,公示行政执法人员信息;二是规范事中公示,严格要求执法人员在开展执法活动时主动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三是加强事后公开,要求案件承办人自处罚决定书下发7日内尽快完成汉中社会信用平台网上公示录入。2.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一是规范音像记录。要求执法人员调查取证、送达文书、现场执法等过程中规范配备使用执法记录仪。二是规范执法用语和执法文书制作指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归纳和总结出《行政执法十大行为规范》,并拟文下发各县区要求县区规范执法行为。3.认真做好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工作按照“三项制度”中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对支队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认真审核把关,做到处罚主体适格、违法事实清楚、执法依据准确、执法程序合法、处理中自由裁量适当,截止目前审核案件11起。4.规范支队行政处罚案件执法流程梳理形成支队《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简易程序》《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一般程序》和《支队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执法案件审核工作流程》要求支队各科室严格执行,同时印发各县区住建局(城管局)要求参照执行。(二)强化建筑垃圾运输治理1.加强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管理。召开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暨扫黑除恶工作会,签订了《2023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企业法人责任意识。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抽查工作,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每季度下发《信誉考核》通报,进一步规范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运输行为。截止目前,抽查运输企业31家,开展宣讲31场次,印发《给各渣土车驾驶员的一封信》300余份,《车辆驾驶人安全告知书》300余份,《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知识》200余份,《民法典》宣传彩页100余份,《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彩页500余份。2.扎实整改中央反馈问题。为扎实整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环保督查反馈第十二项问题,结合全省建筑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整治工作,牵头开展了《汉中市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2021-2023)》编制工作,多次实地到各县指导建筑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摸排整治、《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编制和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工作,截止目前,向9县2区下发工作督查办单11份,下发工作提醒单11份。(三)持续开展市容环境整治1.稳步推进创文及重大活动市容保障工作。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一工程八环境”工作任务为重点,督导县区城管部门有序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牵头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发现问题及时交办、跟踪督办,为我市创文固卫打好市容环境基础。圆满完成2023年节假日、2023油菜花海节等20余项重大活动、节会市容环境保障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全市市容环境持续向好。2.全力开展停车整治和户外广告整治专项工作。一是全市共排查乱停乱放机动车33809辆,清理规范各类乱停乱放机动车、非机动车、共享单车11347起(处),联合交警部门治理违停机动车辆6286余辆;拆除人行道坡道22处,拆除阻车地锁11处,取消不合格共享单车停车点位14处。二是联合市创文办等相关部门多次开展户外广告及门头牌匾综合整治。(四)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1.提质增效,运行智慧城管平台。结合创文工作,对智慧城管平台覆盖面进行拓展,将覆盖范围由原来的汉台区、南郑区7个街道办事处48.6平方公里扩展至中心城区创文考核范围的18个镇办及4个园区、约100平方公里。明确标准、强化考核,完善制定了《汉中市2023年智慧城市管理平台部件事件确权处置标准》、《汉中市智慧城市管理平台考核评分办法》,确保城市管理问题能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强化结果考核运用,提升各承办单位问题处理效能。今年以来,智慧城管平台共受理案件1833件,办结率98.63%。2.拓宽渠道,建设“汉中e同管”微信上报小程序。依托智慧城管系统,建设并开通了“汉中e同管”微信上报小程序,市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上报市容秩序、宣传广告、施工管理、城市设施、城镇燃气等5类城市管理问题,由平台转办至相应职能部门办理回复,及时解决群众诉求。(五)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1.强化餐饮油烟治理和督导。起草和印发《餐饮油烟治理检查细则(试行)》《关于制定2023年下半年餐饮油烟治理工作检查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汉中市中心城区餐饮油烟治理专项行动联合督导检查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检查细则、工作计划。2.加强清炉、散煤治理管控。一是会同市大气办、市住建局等部门开展了县区大气污染治理督导帮扶整改工作,成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快问题整改,累计劝离散装煤炭等流动售煤车415次。二是指导县区持续开展了三轮餐饮经营单位巡查检查,“清炉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0219人次,检查商户30129家次,取缔清理燃煤炉具282个,确保禁燃区内各类经营场所无燃煤现象,动态清零。3.加强中心城区扬尘治理的监管。一是建立了日常巡查机制,每天对施工场地、建筑垃圾倾倒点等重点区域至少巡查1次,每月开展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夜间整治活动,严查扬尘污染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出动检查人员1380余人次,检查主要路段巡查1490余次,工地1540余次,检查车辆2540余辆,批评教育驾驶员780余人次,开展集中整治及夜间整治13次。二是指导各县区开展施工扬尘治理工作,积极对各县区施工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督导调度,及时跟进工作整治进展。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4170人次,检查施工工地4343家,查处道路扬尘污染117起。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1.抓好建筑垃圾处置(运输)管理。以“两场一线”(建筑施工场地、消纳场、运输车辆沿线)为重点,采取线上天行健+线下机动巡查相结合的监管方式,强化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路面的管控,严查车辆抛洒滴漏污染城市道路等违法行为,全年审批新增、变更建筑垃圾运输时间、路线和倾倒点45起。2.按照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及车辆准入及年审要求,采取资料审查、实地勘察的方式,新审批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市场准入1家,年审建筑垃圾企业26家,车辆360辆,更换法人1家2起。3.全市排查建筑垃圾乱堆乱倒点位42处约74540.04m³,已全部整改。目前,在规划编制工作方面:9县均完成规划报批工作;市级规划正在按程序推进。在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方面:西乡、洋县、略阳、佛坪、宁强、勉县、留坝、镇巴建筑垃圾填埋场已建成,建筑垃圾填埋场施工进度城固县41%、南郑区35%。4.今年共对3所高校和11个县区餐饮油烟治理进行了督导检查,累计发现问题200余个,下发19份整改交办单、通报、提醒函。截至目前,全市餐饮单位共5968家,其中产生油烟4180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3866家。5.全年累计清理拆除有碍城市观瞻和陈旧破损户外广告178块,更新陈旧破损、存在安全隐患的门头牌匾183块,清理落地广告牌匾、广告灯箱575处,清理条幅712条,拆除天际线标识牌254块,中心城区移除设置不合理的标识牌116处。(二)经济效益强化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抓好建筑垃圾处置(排放)核准工作,坚持合法、规范原则,细化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办理流程,完善建筑垃圾产出核算的合法手续,实地踏勘建筑垃圾倾倒点,进一步提升了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水平。全年办理建筑垃圾处置16件,费用235.84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建筑垃圾处置(排放)核准方面问题突出,拆除建筑垃圾科学计算方式未建立,中心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未出台,全市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编制滞后、各县区填埋场建设工作缓慢。(二)改进措施提高建筑垃圾管理水平。一是出台《汉中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做到管理有依据。健全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市场准入、年审和建筑垃圾处置(排放)许可制度,优化办事流程,移交市行政审批局集中办理。二是抓好建筑垃圾处置(排放)核准工作。细化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办理流程,完善建筑垃圾产出核算的合法手续审查制度,进一步提升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水平。三是抓好建筑垃圾处置(消纳)场建设工作。指导各县区完成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工作,强化对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安全管理,出台消纳场管理制度,加强日常安全监测,防止安全事件发生。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严格办理行政违法案件。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住建部《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相关法律培训,提高办案人员执法水平,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理念,严格查处城管领域违法案件。(二)全面做好“创文”相关工作。按照创文工作安排部署,拟定工作计划,协同智慧城管平台,发现线索及时处置,稳步推进各项创文任务落实落细。强化部门联动,切实加强车辆停放、市容市貌等专项整治,持续推进城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安全隐患督导监管力度,确保整洁、有序、卫生、优美的市容环境成为常态。(三)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一是进一步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清炉、焚烧祭祀管控力度,持续开展执法检查,做到发现问题立即交办整改,持续跟踪督办,逐一销号,闭环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二是加强中心城区扬尘治理的监管,每天对施工场地、建筑垃圾倾倒点、建筑垃圾运输路线等重点区域至少巡查1次,强化对路面物料运输车辆的管控,每季度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查扬尘污染违法行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