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阎良区> 西安市阎良区林业科技中心

西安市阎良区林业科技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1 10:46
单位名称 西安市阎良区林业科技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林业资源,推广林业技术,促进林业发展。林业站建设及工作人员培训;集体林区生态建设、资源与林政管理;林业科技推广与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林业推广项目实施与管理。
住所 西安市阎良区迎宾路1号
法定代表人 邸俊龙
开办资金 19.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阎良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29万元 15.7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对法定代表人和开办资金进行了变更,法定代表人由“董西鸿”变更为“邸俊龙”,开办资金由“53.64万元”变更为“19.29万元”,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和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党建党务工作按照局党委要求,全年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21次,讲党课4次,召开中心支部组织活动会2次,完成支部换届工作,并对党员进行民主测评;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到北屯街道办向村民宣讲中央一号文件、到北屯李桥村聚合组定向帮扶残疾户,并向其发放肥料;开展支部党员进社区活动,并依照社区安排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二)、林业有害生物测报、检疫防控及林木管护工作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监测防控,全区设置美国白蛾监测点34个,对美国白蛾进行定点监测,对松材线虫病进行全面监测,采样2个,送检1次。未发现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病发生。对常见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常态化监测防控,对各类重点区域有针对性的开展了预防性喷防共计350余亩,有效遏制了病虫害的危害。对全区8家注册登记的苗圃进行了产地检疫,检疫苗木112万余株,产地检疫率100%,均未发现植物检疫对象。全年共办理调出检疫签证37批次,检疫苗木1437株;复检苗木416批次,复检苗木658.2万株、光缆盘具161件、木材13批次655方,均未发现检疫对象和危险性病虫害。坚持定期巡查管护,记录上报管护日志32份,18份管护案例。(三)、果业技术培训推广工作引进葡萄、梨、桃新品种3个。对果农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技术培训指导4238人次,发放资料4000余份,我区承担《2020-2022年度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西安秦宝冬枣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顺利通过陕西省林业局组织的的验收评审会项目验收。(四)、林木种苗和相枣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一是结合苗木检疫复检、种苗质量抽检、行业指导等认真开展此项工作,通过专题培训、集会宣传、展板宣传、“一对一”宣传等方式加强宣传。二是在关山街办北冯村收集不同区域具有优异特性的相枣植株210棵,建立了主要用以开展相枣优良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试验、评价、功能基因研究和育种技术创新等工作的“阎良相枣”种质资源圃。对32株“大叶女贞”进行嫁接“丁香”试验,截至目前,嫁接的丁香全部成活。二、取得的效益一是在石川河畔相枣种植区设立的首个“乡土专家”服务点,为广大枣农开展免费技术指导,促进枣农增收,助力相枣保护。二是全年完成果林、森防和林木种苗培训线下指导33场次1580人次,发放技术、普法宣传等资料1850余份,线上培训45场次涉及人数3500人。三是引进桃、梨、葡萄果树新品种3个;参加西安市桃、葡萄评优大赛,共获得4个银奖2个优质奖。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果林业技术培训资金短缺。二是园区负责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发展眼界不够开阔,不利于产业发展。三是单位人员知识老化,创新能力弱。(二)、整改措施一是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开展多形式低开支高效率的线上培训。二是积极向园区推荐高素质能力强技术好的高学历人才。三是多组织单位人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从而开阔眼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四、下一步打算一是完成示范园建设项目330亩,计划开展果业技术培训和观摩学习10场次涉及人数500人次。二是开展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购置美国白蛾诱捕器80套,加强美国白蛾监测并及时做好喷药预防,在区域内松树栽植区开展监测松材线虫病监测防控。三是夯实检疫责任,继续做好林木的外调检疫和内调复检工作,及时完成苗木产地检疫和调运。四是继续做好“双打”宣传工作,计划专题培训2次、集会宣传5次、悬挂横幅5条、发放资料200份,开展“相枣”种质资源保护专题交流培训2次。五是继续抓好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提升干部工作能力。发扬农林系统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深入一线把所学的知识和技术用到指导农民生产的实践中,提高农民收入,争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