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自然保护区与野生动植物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野生动植物、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法规宣传和科普教育;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调查,建立野生动植物资源档案;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资源保护恢复;野生动植物培育和鉴定,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和疫源疫病防控。 | |
住所 | 西安市西关正街233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伟峰 | |
开办资金 | 695.0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1.16万元 | 138.9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完善规章制度,提升保护管理效能。修订发布了《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陕西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编制了《陕西省“十四五”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项规划》《陕西省朱鹮野化放飞工程总体规划》。印发了《陕西省秦岭林业外来物种(动植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了秦岭林业外来入侵动植物监测预警和《陕西省林业外来入侵动植物防控技术规范》《陕西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将野生动植物保护纳入“林长制”“综治及平安建设”年度考评体系,用制度保障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有效落实。(二)加强保护管理,推动重点工作落实。围绕全省林业重点工作,优质高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一是开展资源调查。完成全省野生兰科植物、黄河流域野生植物和秦岭川金丝猴资源调查,启动了豹类、麝类和长江流域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安排部署大熊猫第五次调查和候鸟迁徙资源调查。二是实施抢救性保护。圈养大熊猫成功繁育4胎6仔,存栏42只。朱鹮成功人工繁育92只,存栏493只。圈养林麝繁育9300只,存栏40020只。持续实施秦岭北麓野化放飞十年行动,在临渭区沋河国家湿地公园成功放飞朱鹮22只。组织宁东林业局成功放归林麝14只,指导凤县做好林麝放归的前期准备。开展秦岭冷杉、翅果油树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就地保护和秦岭石蝴蝶、长序榆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人工繁育和野外回归。三是拓展大熊猫保护模式。成功调运4只大熊猫,支持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佛坪野外救护基地投入运行。支持大熊猫科学公园联合建设,不断提高秦岭大熊猫认知度。四是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创建。开展秦岭地区野生动植物分布、栖息地斑块等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强与秦岭六市和省交通运输厅沟通,协调解决国、省道减速带设置、警示牌安装等问题,已完成动物廊道围栏拆除等工作。五是推动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配合国家局做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规划编制调研,经多方争取,已将秦岭国家植物园纳入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规划。六是强化行政许可审批。全年共办理行政许可审批166项,其中野生动物行政许可131项,野生植物行政许可35项(进出口34项)。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43个单位,答复群众电话及12345政务咨询322条。(三)加大联合执法,严打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联席会议制度作用,以“清风”“网剑”“网盾”“长江十年禁渔”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常态化联合开展专项打击行动。一是联合政法委、网信办、公安厅等部门,研究制定专项打击和明查暗访工作方案,加大对集贸市场、站点、门店、农家乐等场所的集中整治,及时研究解决执法检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持续开展监测巡护和清山查套,及时缴获套、夹、网等猎捕工具。三是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网剑行动”“十年禁渔”“农家乐专项整治”等活动,并安排专人开展联合检查。行动期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5571人次,检查各类动植物栖息地、农贸市场等33353处,查获非法野生动植物1230只(株)和制品50.3公斤,侦办各类野生动植物案件298起。(四)强化疫病监测,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一是完成20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能力。二是持续推进“一中心、三基地”建设,以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为中心,推进陕南(汉中)、关中(渭南)、陕北(延安)三个救护基地建设。三是主动开展野生动物疫病基础研究和科研攻关,完成5头野猪采样送检和野生动物疫病趋势分析,降低野生动物疫病风险。(五)精心组织普查,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一是制定印发普查实施方案和技术规程,审定印发《重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二是专题召开电视电话暨技术培训会议,安排部署普查工作。三是专题召开普查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四是指导各地采取超常举措,持续推进普查工作。全年累计踏查线路530条,踏查里程20685公里,调查样线85条,调查样地1155个,调查样方4135个,发现外来入侵物种91种。五是持续加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应急处置,全年累计清除一万余株,确保生态系统安全。(六)总结试点经验,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一是认真总结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经验,在多家媒体宣传并积极全省推广。二是在多次与省公安厅沟通协调猎枪弹具未果的情况下,探索出了猎狗围猎、人工辅助和智能诱捕笼等多种调控方法,逐步推广到20余县,全省共猎捕野猪4328头。三是积极探索商业保险补偿机制。全省30余个县区购买防控野猪危害商业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约1345万余元,保险金额8.12亿余元,已完成理赔金额910万余元。(七)加大宣传教育,提高群众保护意识。一是成功举办了“陕西省暨商洛市第九届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第41届爱鸟周”等线上线下宣传活动。二是配合开展了“6·5世界环境日”“科技活动周”“农高会”等宣传活动。三是在上海联合举办“鹮美天下”中日韩友好交流活动。四是开通触发式保护野生动植物公益提醒短信。五是印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图谱和宣传手册,不断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全年悬挂宣传横幅1000余条,张贴公告1.8万份,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5万余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