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阎良区> 西安市阎良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西安市阎良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1 10:10
单位名称 西安市阎良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指导协调全区投融资工作。贯彻金融法规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全区投融资发展总体规划;协调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再就业(创业)小额贷款等扶持力度;负责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业务联系、信息交流等工作。
住所 西安市阎良区凤凰东路33号
法定代表人 孙小伟
开办资金 8.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阎良区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44万元 3.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财政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业务开展情况(一)秉持服务主责,搭建畅通融资对接桥梁。全面为企业提供政策辅导,强化面对面精准对接,找出企业融资难点、堵点,帮助企业提供各类解决方法。截止目前,共收集企业融资需求4.9亿元,解决需求3.84亿元。邀请西安财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区内重点项目和城投公司举办专场融资活动2场,并且促成西安财金租赁公司与城投集团融资租赁业务,总金额2亿元。今年以来共举办“政金企”各类活动9次。(二)以需求为导向,打造高效金融服务。以“百家助万企·融资服务提升年”行动为引领,依托“金融服务团”,发挥“1+3+x”机制作用,按照“应帮尽帮”“应贷尽贷”的原则,强化银企对接。通过上门“点对点”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融资方案和融资建议,精准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金融中心已上门走访企业34家、39次,对接金融机构54次。各金融机构上门走访企业500余家。(三)强化宣传辅导,营造浓厚的上市氛围。持续做好上市后备企业辅导及上市宣传工作。指导上市后备企业完成2022年度财务数据更新,组织辖内上市后备企业参加省市金融部门组织的各类企业上市培训。截止目前,我区已有亿利华弹簧、驰达飞机、飞宇航空等10家企业纳入陕西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四)健全金融服务机制,提升精准服务水平。建立《金融政策和产品服务台账》、《重点项目台账》、《企业融资需求台账》三本台账,以三本台账为基础,随时掌握企业融资情况,及时为区上领导和行业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收集各金融机构特色产品,建立特色产品台账,组建金融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上门“点对点”、“面对面”专业服务。目前已收集特色金融产品57个,聘请金融服务团成员38人。(五)加大金融行业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发生。一是严格按照市金融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安排部署,坚持“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按时向区、市级部门上报扫黑除恶工作相关情况。二是制定全区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工作方案,联合街办、社区、银行机构,深入社区、村组、农贸市场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树立合法合规的投融资意识,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今年以来,我局共开展宣传教育活动16次,共发放宣传单、手册等资料1200余份,悬挂横幅10余条,宣传展板10个,小礼品1200余份。三是每季度组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和业务负责同志开展金融风险分析研判会,共同研讨风险防范和处置措施,并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确保金融行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对检查和排查中发现的重点风险隐患,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召开主题、专题会议,讨论处置办法和下一步解决方案。四是强化行业监管,对小贷公司、典当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开展常态化监管排查,严密防范非法集资活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相关执法部门形成监管合力,对检查发现、群众举报的线索及时调查核实,对无证无照从事集资、融资的企业和个人坚决予以取缔,对高息揽储、高息放贷行为构成犯罪的进行严厉打击,有效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截止目前我区未发生重大金融突发事件,地区金融环境和谐稳定。(六)制定金融应急预案,确保应对突发事件有章可循。为健全我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有效防范和稳妥化解各类金融风险,金融中心积极谋划,全面梳理区内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隐患,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代理编制《西安市阎良区(航空基地)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出台能有效应对区域金融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金融突发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现应急预案已编制完成,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桌面推演、提前模拟的方式,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进一步提高应急预案的严密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七)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防风险意识。为了加强在校学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金融中心联合邮储银行和中邮证券两家金融机构,走进西航职院开展“传播金融知识,筑牢校园之盾”知识宣传讲座,通过金融机构老师专业而全面的讲解,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金融风险的危害,也帮助学生筑牢一堵反诈防诈的“安全墙”。该活动通过人民日报、澎湃新闻客户端、陕西头条、西部网、原点新闻等多家媒体转载后,在市、区两级也得到了广大的好评。二、取得社会效益“整村授信”全覆盖为乡村振兴添动力。今年以来,我区扎实推进“整村授信”工作,每月联合各街办、各村委班子,深入农户开展“整村授信”工作,8月29日,我区最后一批5个村完成“整村授信授牌”工作,提前实现市级目标考核任务“三年全覆盖”的既定目标,共为73个行政村授牌,授信用户达到36045户,授信金额27.84亿元。引流金融“活水”助力春耕备耕和夏粮收购。积极联系人民银行和各银行机构,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利用“统贷联放”的模式,加大对粮食产业信贷支持力度,全面为农业生产生活提供资金保障。长安银行通过核心粮食收购企业提供的担保,帮助40余家粮食经纪人,获贷6000万元;通过核心面粉企业为上下游粮食经济人批量发放贷款2000万元。邮储银行以信贷产品为核心,积极打造一揽子综合服务体系和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累计向涉农行业投放资金超过4亿元,其中以“统贷联放”模式为粮食产业链6家企业放款700万,向育苗育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放育苗育种专项贷款1000余万元,有力的支持了各项农业生产生活。(三)存贷款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始终坚持引导全区金融机构构建优质金融服务、持续搭建政金企互动平台,千方百计破解融资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区连续四个季度信贷供给稳中有升,存贷款占比一直稳居全市首位。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6.79%;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3.33%;存贷比达到59.05%。(四)向上争取政策,加大信贷投放。围绕重点产业链企业,安排各银行机构在审批授权、抵质押率、项目资本金比例、尽职免责等方面为企业争取差异化政策,对信用高的产业链企业,缩短审批环节,降低贷款利率,加大信贷投放,为链主企业及链上中小企业提供集信贷、结算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目前辖内银行机构已累计为航空及配套企业融资5.65亿元。三、存在问题(一)搭建的融资平台覆盖面有限,无法对区内企业全覆盖,需组织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会,扩大对小微企业覆盖面。(二)与有融资需求企业信息互通不够顺畅,无法全面掌握企业融资需求,获取企业融资需求有待加强。四、整改措施开展多领域多层次银企对接活动。深入实施“百家助万企”行动,按照“应帮尽帮”“应贷尽贷”的原则,做实银企对接,组织更多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强化政银企平台建设,全面为企业提供各种行之有效的金融服务。发挥政金企融资对接协调机制作用。积极落实政金企融资对接协调机制,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桥梁,有效解决企业(项目)融资过程中政府、金融机构、企业(项目)三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推进政金企三方深度合作,推动企业(项目)获得有效融资需求,助推阎良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打算(一)优化考评促发展。在2023年存贷款余额增速持续居全市首位的基础上,客观理性分析全区金融大盘,进一步理清思路,用好新修订的《阎良区政府性资金存放银行业金融机构评价激励暂行办法》,鼓励银行机构进一步做大存贷款规模,稳住金融基本盘,实现新增贷款的精准投放,力促金融资源高效配置。(二)畅通融资优环境。一是多措并举,健全各类融资方式。有效发挥政金企融资对接协调机制作用,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桥梁,组织更多形式的融资对接活动,全面为企业提供各种行之有效的金融服务;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开展入企登门行活动,深入实施“百家助万企”行动。二是持续推进,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团”作用。引导“金融服务团”强化对企业的“一对一”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助企纾困。继续发挥“秦信融”平台作用,鼓励银行机构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三)化解风险保稳定。一是协调联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强化与相关的沟通协作,形成多部门联动,按照“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的原则,切实做好金融领域日常监管及风险排查工作,对违法违规经营的依法依规及时查处,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二是“打宣结合”,提高地方金融监管水平。严格履行对地方金融组织行业监管职能,定期开展实地检查,推进“行业清源”和“长效常治”。打造立体式、全方位的金融风险防范宣传矩阵,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提升广大群众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努力营造自觉抵制非法集资的社会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