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阎良区> 西安市阎良区实验小学

西安市阎良区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21 10:05
单位名称 西安市阎良区实验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西安市阎良区人民东路173号
法定代表人 张智林
开办资金 1828.9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阎良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97.83万元 1372.0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阎良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立德树人,优化管理。业以师立,师以德馨。积极落实阎良区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每月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签订师德承诺书,开展问卷调查、警示案例学习、定期自查反思整改、榜样学习、我的教育故事征集、“最美教师”评选……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育人先育己,方可为人师。每月班主任例会,选取典型教育案例、优秀德育论文作为班主任的培训资料;“班主任论坛”分享优秀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班主任青蓝工程,名师与新秀携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今年王新爱老师被聘为西安市第二批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二)聚焦主业,内涵提质。强化常规,打造“规范”课堂。落实作业管理公示,创新实施分层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坚持年级组长日查、包年级领导周查、教务处月查,学校期中评优制度,对教师备课上课、听课笔记、作业批改、培优辅差、业务学习等工作进行检查,并及时总结、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加快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将“走动式”管理与远程巡课系统相结合,值周领导每天不定时进行“课堂巡查”和“活动督查”,班主任适时对班级课堂教学纪律、卫生、安全进行检查,规范课堂常规管理。智研慧学,打造“生动”课堂。构建三步管理制、四步研课制、四步备课制,在各级负责人的组织下,从课标要求、教材解读、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流程预设、作业设计和资源准备等方面开展碰课活动,统一教学目标、重难点、进度和解决策略,凝聚集体智慧,打造实小“生动”课堂。2023年40多篇论文获得西安市教科院论文评比一二等奖,李蕊老师荣获西安市卓越型教师,田莉、杨亚宁、代盼盼老师获得西安市骨干型教师。数字校园,打造“智慧”课堂。利用智慧校园听评课管理平台,推行“名师走班走课”制,让省市级教学能手在本班上课,集团内所有平行年级各班学生在本班就能享受到名师好课堂。教师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后台还会根据本节课教师学生活动,得出综合性评价,让教师专业化成长飞速发展。2023年阎良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竞赛中李凡老师荣获一等奖,樊敏娟获二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单位。集众所长,打造“合作”课堂。以实验小学为龙头,以名师为引领,通过四校联动,努力实现捆绑成长,共同提高。以“减负提质”为主题,集团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评优、展示课、优课乡村行、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等活动,各校同步开展随堂听课、推门听课、思政课大练兵、新教师亮相课、“春之梦”“秋之韵”研讨课,在讲、研、磨课中促提升,在听课评课中促成长,形成教师学习、交流、提升的良性循环。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集团活动,4校联动,共同参与。集团德育联动中心“最美教师评选”“我的育人故事”“班主任论坛”等活动,对教师的“三全”育人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为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点赞。(三)综合评价,五育并举。少先队阵地,活动育人。以“红领巾争章”活动为载体,以德促学,落实《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围绕品德发展目标,不断完善“七彩阳光少年”评价体系。围绕“每月一主题”,规范化、体系化、常态化开展国旗下演讲、主题班队会、开笔礼、开学礼、读书月、养成教育、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小小百家讲坛等校园活动。结合各类节日开展端午、清明、重阳、中秋、学雷锋日、教师节、国庆节等系列活动,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品德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家校共育平台,协同育人。以家校共育为途径,成立了校级、班级家长委员会,构建家校德育工作网络。坚持每月《致家长一封信》活动,让家长全面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包年级领导每月汇总梳理意见和建议,召开反馈会,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并及时回复。2023年开展线上家庭教育讲座4次、线下“家长课堂”5次,组织二、三、四年级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16次。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开展“一对一咨询日”活动5次,共计为36名家长解决家庭教育问题,开展“我的家教故事”征集,共67位家长分享交流。继续推进家校共育网络平台对家长进行家教理念与方法指导。每天一次的“实验小学家长早课堂”目前已进行400余期,专业课也在陆续推送中。多彩特色社团,个性育人。积极统筹校内校外教育资源,以“一体两翼”校本课程体系为依托,以课后服务为抓手,以校园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行“5+2”“1+X”课后延时服务,构建“兴趣社团+特色社团、学困辅导+作业指导”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体育、艺术、科技、语言、劳动实践、手工操作、传统艺术、心理辅导等10个领域55个特色社团,用美育点亮学生,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双减”减中有增、增中有提。关注学生心理,以心育人。每学期开学各班开展“新学期·心适应”心理活动课。3月“国际幸福日”活动,4月专题讲座,5月教师心理解压团辅,6月学生心理团辅,10月“精神卫生日”活动,11月六年级青春期心理教育,12月学生心理问卷调查……用“爱”的温度和“心”的色彩,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生活、成长。多元综合评价,全方位育人。“让每一位学生都留下成长进步的足迹”是实验小学《学生成长记录》的宗旨。学校以“七彩少年评价体系”为基础,从七个维度,90个观察点,以正面激励为引导,全方位、多元化评价学生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形成全校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四)以人为本,安全护航。学校按照“安全第一”的方针,多措并举,筑牢师生安全防线,2023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完善的安全工作制度,层级签订安全承诺书,明确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职责,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意识。每月一主题安全教育、一次安全演练、一次安全排查,每周一次安全温馨提示,不断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利用班级群、《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家校联系方式,开展对学生的交通安全、防灾防火、防溺水、防欺凌等教育。邀请法院、交警队、消防队等社会团体和机构,来校开展应急演练、交通、消防等安全教育课程。2023年10月学校“护学岗”工作被区电视台宣传报道,6月情景剧《交通安全伴我行》参加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主办的“美丽乡村行”活动,受到与会领导来宾一致好评。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学校先后荣获: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继续教育委员会整本书阅读科研实践基地校、陕西省戏曲传承学校、陕西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AA级单位、西安市第二批“新优质学校”、第二批西安市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管理示范基地学校、西安市课堂创新实验学校、西安市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示范校、西安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西安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基地、西安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优秀学校、西安市关心下一代家庭教育试点学校、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单位、西安市第21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先进单位、西安市“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活动先进单位、2023年度“红领巾奖章”三星章、阎良区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优秀组织单位、阎良区第三届中小学“中华经典诵写讲”成语诗词大会(小学组)优秀奖、阎良区少先队鼓号队展演一等奖、阎良区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基地、2022年教育系统目标责任考核一类单位。2023年40多篇教师论文获得西安市教科院论文评比一二等奖,李蕊老师荣获西安市卓越型教师,田莉、杨亚宁、代盼盼老师获得西安市骨干型教师。王新爱老师被聘为西安市第二批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在阎良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竞赛中李凡老师荣获一等奖,樊敏娟获二等奖。王博冉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陈浩宇被评为市级新时代好少年、王誉霖被评为阎良区“少年护苗先锋队”十佳队员、张尚诗涵等5名学生被评为区级三好学生、许恒瑞荣获红领巾奖章“四星章”。三、存在问题1.怎样在教育教学中尽快进行数字化转型?2.怎样把课题研究与现阶段工作联系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四、整改措施1.持续加强学校智慧校园建设,通过培训、实践等多种方式提高全体教师数字化技术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并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展个性化教学、混合式教学、在线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2.通过建立机制激励教师在“教中研”“研中教”“教促研”“研促教”,切实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推动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五、下一步工作思路1.以创建智慧校园、数字校园为平台,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目标,加强学校品质建设,促进质量、管理、文化综合体的全面提升。2.积极落实“名校+”战略,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在“共谋、共享”中达到“共进”。3.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学习宣传活动为新的起点,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鲜明底色,全面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沟通协调,推动凝聚多方参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大合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受奖情况:陕西省戏曲传承学校、陕西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AA级单位、西安市第二批“新优质学校”、第二批西安市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管理示范基地学校、西安市课堂创新实验学校、西安市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示范校、西安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西安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基地、西安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优秀学校、西安市关心下一代家庭教育试点学校、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