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绥德县>
绥德县明德小学
绥德县明德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21 09:33
单位名称
绥德县明德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绥德县师范路南
法定代表人
李树国
开办资金
28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绥德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4万元
260万元
网上名称
绥德县明德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0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清廉校园”。学校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团队共建”联动格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优秀的年轻老师向党组织靠拢。深入开展“党旗扮靓明德”的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将党的宗旨教育与学校教育目标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相融合,抓好作风建设,打造“清廉校园”。(二)依托“166”网格,实施精细管理学校依托“166”网格,实施精细管理。坚持探索推进点、线、面,纵横交错、相互支撑的“166”网格化管理路径,即:“1”个面,指教育教学工作整体“面”。“6”条线,包含德育管理线、教学改革线、研发培训线、实践活动线、安全维稳线、后勤服务线,“6”个点,指一到六年级的各个年级点。同时,持续推行校、班两级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在管理中做到了一日一公布,两周一表彰,一月一小结,两月一总结整改,效果良好。(三)实现德育教育课程化,扎实推进德育工作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少队部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开展第二课堂,实现德育教育课程化。落实落细落小“每月一事”12习纲36习目,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公民意识。推进家校、社区同盟建设,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级同盟体系,丰富共建形式。积极构建家校共育新格局,营造互动、和谐家校关系,形成同向、同步教育合力,为家校共育工作的与时俱进、科学推进奠定基础。(四)创新教师发展机制,稳步提升专业素养学校确立了“立足整体,均衡提升;立足常规,追求实效;立足长远,保障未来”的教师培养总思路,构建出“专家引路,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三维培训空间,依托青蓝工程、名师+研修共同体、陕西教育扶智平台、集体备课和校本研训等递进工程,走出了一条“强师德、提师能、扶新手、育名师”的特色之路。(五)精心打造“三个课堂”,促进全体学生全面1.夯实“第一课堂”,守好教学主阵地夯实教学“备、上、作、辅、测、评”六环节管理,重点抓好集体备课和各级各类公开课、研课及六校共同体“备——上——研”一体化活动,大力推行“三课制度”(听课、走课、巡课),全面推进“课堂革命绥德模式明德响应”。通过名师+共同体示范课、青蓝工程、集体备课和校本研修等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持续推进信息化技术2.0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应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个性发展。2.优化“第二课堂”,丰富校园生活学校持续精心策划课后服务时间、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创新课后服务方式,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形成精品课程。组成由学校专业老师、非遗老师参与的走班选课特色课程体系,包括文化传承类、益智创新类、艺美实践类、运动健康类、生命安全类、家校共育类等6大类28个项目和整班推进班本课程,助力于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学校将继续在“依托传承--活态传承--创新传承”方面迈步,共同守护好这块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让特色课程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3.拓宽“第三课堂”,提升实践能力学校根据当地资源开发出“红色之旅”研学旅行,“农业园区”劳动实践,“黄土文化”民间艺术等特色课程,让第三课堂的优势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学校德育处组织同学们分年级、分班级、分批次走进郝家桥、公安局、检察院、疏属山、赵家洼等研学基地,构建起体系化、规范化、校本化的育人新格局。(六)夯实安全管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学校始终发挥“陕西省平安校园示范校”的品牌效应,按照安全工作的新要求,不断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夯实安全管理责任,形成科学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严格夯实“13530”安全教育机制,全面推进安全管理举措,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全力建设平安校园。二、取得的主要成绩学校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缔造精美校园、推行精细管理、铸造精英团队、发掘精品课程、打造精彩课堂、培育精良学生,落实“精致教育”,开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本学年,学校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及评比中屡获佳绩,获得县级以上各类奖项500余人次。同时,学校荣获省级“党团队史我来讲,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教育活动工作优秀单位、“英语主题阅读”优秀组织单位、“心理健康大展演”表现突出单位;市级“红领巾法学院”、“三个课堂”建设示范校、“语文主题学习”示范校。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1.集体备课教师个体差异和学生需求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教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改进措施:在集体备课中考虑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优化管理制度,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2.教师素养参差不齐、结构配备不够。改进措施:夯实课题研究、集体备课、校本研训等常规工作,实现中青年教师跨层级转化、跨学科转化、跨学段转化,一专多能、匹配岗位。四、下一步打算始终坚持推行“精致教育”,立足三个课堂,兼顾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科学管理再精细,队伍建设再赋能,安全稳定再坚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荣获省级“党团队史我来讲,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教育活动工作优秀单位、“英语主题阅读”优秀组织单位、“心理健康大展演”表现突出单位;市级“红领巾法学院”、“三个课堂”建设示范校、“语文主题学习”示范校。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