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文物保护所

神木市文物保护所

发布时间: 2024-03-21 09:14
单位名称 神木市文物保护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保管文物,促进文物事业发展。文物宣传·文物征集·文物保管与文物保护
住所 陕西省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文广路10号新闻文化中心711室
法定代表人 张杰
开办资金 18.2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1.36万元 71.12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文物保护所·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神木市文物保护所2023年度工作总结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和各级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我单位始终坚持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新时代文保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文旅局的工作重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开展了各项文保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年度工作任务。现将今年业务工作总结如下:一、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工作(一)立足单位职能,扎实有效开展文保工作。今年来,我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文保业务水平,确保我市文物安全工作稳步运行。1、扎实有效开展长城及文保单位和一般文物点的日常巡查检查工作,巡查检查包括文保所业务人员实地巡查和群众文保员日常巡查两种方式。截至2023年底,我所业务科工作人员开展了境内文保单位和长城巡查检查工作778人次,出动巡查车辆248车次,其中巡查长城585处,发现问题22个,并及时上报文旅局。对文保单位所在镇街及长城保护工作站检查达100多次,并每月按时间及时上报巡查情况。长城文保员每人每月至少巡查四次,并在榆林文物安全监管平台上传相关巡查资料,汇报巡查结果。2、对全市24处红色革命标语、若干石窟寺进行摸排登记,数据影像资料即将整理完毕。3、完成21处县级文保单位“四有档案”建设,其中包括新华遗址、特麻沟遗址等文化遗址4处,班禅庙、西津寺、罗云寺等古建筑8处,晋绥边区印币厂旧址、刘志丹东渡纪念碑及纪念馆、晋绥边区公安总局旧址等红色革命遗址9处。通过“四有档案”建设,进一步夯实文物单位档案基础,为推动文物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提供真实全面、科学系统的文物素材和基本元素。4、继续加强神木旧城内文物保护工作。一是加大神木旧城改造监督力度,及时制止不合理施工,确保古城内包括城墙、凯歌楼及四合院文物本体安全。二是积极配合旧城改造工作的同时,加强老城内文保单位及文物点的保护管理工作。主要对老城内各级文保单位进行全面核实登记,对辖区内包括王雪樵故居等在内的47处文物点本体安全和用电线路隐患进行彻底排查,全年巡查达1000余人次。三是继续开展白氏民居、李氏四合院、张氏四合院的免费接待工作,全年共接待游客10487人次,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5、开展文物安全大排查工作,并成立领导小组,对全市文保单位存在安全隐患进行逐一排查,按照“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丢掉任何一个盲点、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的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地抓好文物安全大排查工作,确保文物遗存本体安全。近期,积极配合榆林市长城核查组完成我市长城保护核查工作,彻底摸清了我市长城现在存在的基本情况和各项问题,为今后开展长城保护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6、高质量推进文保项目建设工作。今年已完成福厚山、大柏油堡兴隆寺、九天圣母庙群、罗云寺、惠岩寺石窟、三清山(后坡)石窟、七里庙石窟、南寺梁石窟、石窑弯石窟、二郎山踏步修缮、冯地峁至水掌村明长城围网、贾家畔村至孙家岔战国秦长城围网13处文保单位日常保养和长城围网保护工作,彻底解决了该文保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了文物本体安全。7、积极开展项目储备和争资争项工作。今年完成了水头沟敌台保护修缮工程的方案上报批复工作;完成了明长城遗址青杨岭1、2、3号敌台以及铧山敌台等墩台的保护修缮工程方案上报工作;完成了隋长城围网保护立项审批工作,方案编制已完成待上报批复。今年共向上争取资金1318万元,其中卧虎寨及周边墩台保护修缮争取资金1000万元,二郎山、天台山安防工程争取资金281万元,长城保护巡查经费30万元,其他巡查经费7万元。8、努力创造便利、快速、高效的营商环境。为了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我单位针对文物保护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审批工作,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间,主动对接项目,全年配合文旅局共完成了国网榆林供电公司110千伏神南Ⅰ、Ⅱ线5#-10#线路迁改工程、锦界33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等39个项目的审批工作。(二)重视培训消防工作,筑牢生产安全底线。一是加强消防知识学习,提高文物保护管理人员应急能力。今年单位邀请榆林市重安消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专职人员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全面提高了单位人员消防应急能力和文物保护能力。二是配合市文旅局召开全市文物安全暨文保员培训会,学习文物保护相关知识、长城巡查监管平台及水印相机APP的使用方法、消防安全知识等,提高了群众文保员的巡查能力和业务水平。三是结合省、市文物部门关于文物消防等工作要求,今年对清凉寺、罗云寺、天台山等文保单位部分古建筑老旧用电线路进行彻底改造,并配置相关的消防器材,对原有的破损的消防器材或压力不足的消防栓进行更换维修,另增设微型消防站10个,全面提高了文物安全消防应急保障能力。(三)充分发掘古城魅力,全面助力文旅融合一是配合文旅局完成了“黄土魂、神木年”重回老城过大年活动、2023年度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世界文化遗产日活动等活动的举办工作,二是配合中央电视台、陕西电台记完成了纪录片拍摄工作,三是配合完成《无根之尘》电影的拍摄等工作,彻底彰显神木老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四)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力度,着力提高群众文保意识。一是组织开展“文化遗产日”“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免费发放《文物保护宣传册》等宣传资料3000多份;二是运用户外LED屏、手机彩铃、信息群发及实时推送等方式宣传文物保护内容。三是在二郎山景区广场开展“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专题图片展,为游客及市民发放《文物保护宣传册》、长城保护手提袋和圆珠笔等宣传品1000余份。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了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二、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今年来,我所实施了多处文保单位保护修复、保养维护工程,完成了文物单位抢险加固工程、编制完成了多处文保单位科学档案,极大推进我市文保事业发展,同时,将单体文物保护与维修红色旅游等融合,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社会教育功能。另外,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文保意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长城墩台及墙体存在风化、墙砖脱落等问题,急需抢救性加固修缮。2、政府基本建设项目未批先建现象严重,侵害长城及其他文物遗存本体、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的问题时常发生。3、文保单位大多没有配备防雷、防盗等技防手段,人防保障不力。4、文保专业人员缺乏,单位文保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四、整改措施1.邀请有资质的古建企业完成部分墩台的保护性修复方案,上报市省局资金支持,开展修复工作。2.开展文物审批手续前置调研,形成文件上报市局市政府。3.建议市局将文物行政审批手续划拨政务大厅窗口开展。4.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文保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人防工作。5.建立全员培训制度,加强日常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同时争取更多外出学习机会,使职工的服务思想和水平迈上新高度。五、2024年工作计划1、继续开展文物保护日常巡查、安全检查工作,特别是要加强长城保护巡查工作。2、加强长城文保员和其他群众文保员的管理考核工作。3、完成不少于20处文保单位“四有档案”整理编制工作。4、完善文保单位,特别是长城沿线标识系统建设。5、积极开展文保单位和石窟寺的日常保养维护工作。6.高质量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及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