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气象局

神木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 2024-03-21 09:12
单位名称 神木市气象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和气象观测信息服务。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业务管理·气象科技攻关与成果推广·气象宣传教育·地面气象观测·特种气象观测·气象预报·气象服务
住所 神木市西沙街道铧山村烽火路8号
法定代表人 姬升
开办资金 52.5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2.75万元 63.26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气象局.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一)气象业务能力得到新提升综合气象观测能力不断提升。安装了花粉监测站和视程障碍现象仪,完成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和视程障碍现象仪升级切换并正式业务化运行,同时升级了ISOS软件。进一步优化站网布局,增设一套全自动辐射观测仪,升级2套补短板6要素站。气象精细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严格落实业务“八到位”,按照“十五三一631”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工作要点,做好迭进式监测预报预警,落实好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服务制度。2023年,气象应急指挥部发文24期,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20次共62天,制作发布《重要天气报告》《雨情通报》《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等服务产品共175期,各类预警信号139期,通过手机短信、显示屏、qq群共发布各类信息200余万条,确保预警信息发布到镇、村,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二)气象服务保障取得新成效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3月前完成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服务对象信息更新工作。推动神木市政府修订印发《神木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科学防御能力。联合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号,充分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防灾减灾中的“消息树”和“发令枪”作用。深化“气象+融媒体”服务模式,通过电视台、电台等方式拓宽预警信息的覆盖面。为部门、能化企业新部署防灾减灾智慧服务终端50部,提供第一手的气象服务产品,提升气象信息的时效性。生态文明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进一步加强人影安全管理,开展安全自查2次,完成全部作业人员的人影作业及安全培训,组织开展应急演练,配合省人影服务中心完成全部作业装备的年审,以及移动作业点流转库房安全整改工作。新增自动化火箭发射架3部,将全部高炮升级为自动锁定和发射装置,提升作业设施标准化程度。2023年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6.6%,神木市气象局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共作业13次,发射火箭弹104枚,充分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增雨保墒。(三)气象社会管理获得新进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观念、风险防控意识、安全责任担当,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雷电防护、施放气球、人影作业的安全监管,抓好风险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改,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专人值班工作制度,切实做好重大信息报送工作,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迅速妥当。防雷安全监管职能不断强化。与市应急局联合发文落实防雷安全监管责任,严格督促相关行业和部门将防雷安全纳入本单位的重点工作任务中。加强防雷安全监督执法工作,制定2023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和抽查事项清单。与市局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抽查企业13家,下发整改通知书2份,送达防雷安全责任书31份,出具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意见书4份,防雷防护装置竣工验收意见书9份。持续巩固“放管服”改革成果,安排2人从事行政审批工作,提高审批效率,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气象科普宣传能力显著提升。充分发挥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品牌效应。以“3·23世界气象日”、科技之春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组织志愿服务队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开展科普实践活动;开放科普基地,接待学生、群众参观研学。累计开展大型科普宣传20余次,持续65天左右,共接待中小学生、幼儿、社会群体7300人次。组织参加“气象达人舍我其谁”全国气象知识有奖竞答活动,获得优秀奖;参加“塞上风云科技守护”2023年榆林市气象科普讲解大赛,获得优秀组织奖。二、取得的主要效益深刻领会《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内容,认真谋划,神木市政府出台《推进神木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修订印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同农业局、林业局、交警大队等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联动机制。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2023年,完成水平风廓线激光雷达项目的前期工作,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完成卫星地面遥感真实性检验场的场址勘探前期工作,即将招标开工建设;完成神木市25套城市智慧气象监测网项目的财政评审;完成神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顺利开展完成高家堡陕西特色气候小镇申报工作。完成X波段天气雷达的前期准备工作,已报请市政府同意匹配120万元资金,用于基础建设。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气象创新服务能力不强,结合我市特色,在生态环境、能源化工等方面的气象服务产品内涵、手段还缺乏针对性和科技支撑,服务水平和社会发展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二)智能观测业务还有待加强,观测站网布局不够完善,尤其是特种观测站网的建设。(三)人才队伍培养有待提高,科研氛围不够浓厚,以科研推进业务能力提升的水平不高。四、改进措施1、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2、拓展思维,找寻新的服务方式方法,做好能源化工、生态气象服务等多元化气象服务工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强化“立足岗位作贡献”、“三联促三动”主题活动,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主题教育落实落细,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推动神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2.坚持融入大局、主动作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提升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做强做优做精气象服务,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3.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水平风廓线激光雷达、X波段天气雷达、卫星地面遥感真实性检验场、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特色气候小镇等项目的建设工作。4.切实履行好防雷安全、人影安全监管职责,为气象事业健康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