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清涧县> 清涧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清涧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1 09:05
单位名称 清涧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围绕“三农”大局,创新服务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业务范围:负责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编制、项目申报、实施发展调研等;开展农村能源技术示范、推广、服务工作等为农业环境保护提供服务;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工作。
住所 清涧县东街
法定代表人 霍宏亮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清涧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18万元 11.3万元
网上名称 清涧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本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对涉及的单位名称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一、主要工作(1)人居环境整治1、集中开展“八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以村为单位开展督查,引导农民参与,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集中开展“八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沟塘、室内外卫生、农村河道卫生和道路沿线卫生,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2、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按照上级关于《农村厕所革命建设“提职年”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落实工作。一是完成2023年改厕整村推进21个村,完成厕改建设1502座,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1500座的任务数。二是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等聚焦问题,确保问题摸排彻底、整改彻底、整改到位,进一步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推进机制、政策措施等,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农民培训方面1、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为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快速发展,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深入推进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为了提高培训质量,我们想方设法聘请素质高、专业理论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骨干、土专家组成讲师团队伍授课,各培训班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今年计划开展100人高素质农民培训,其中种养殖综合班50人,酸枣技术培训班50人。6月份我中心开始摸底调查,7月份制定培训计划并开展培训,12月结初完成培训人员120人,认证100人,全面完成任务。2、开展产业技术服务培训,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组织技术指导员对全县100个脱贫村进行技术指导,完成技术服务指导10000多人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的农业技术支撑作用。3、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为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把培育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我中心按照上级部门“创新、完善、提高”的总体要求,开展了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重点以桔杆综合利用、农业种植、户用沼气安全使用、农机维护、苹果修剪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农民6000人次,发放各类农村实用技术读本(资料)30000册(份),使培育工作顺利完成并取得了一定成效。4、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2023年巩衔领导小组下达致富带头人培训任务400人,已完成致富带头人至少一次的集中培训。(3)安全生产方面我中心围绕局安排,开展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落实中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健全农村沼气安全管理制度,掌握各类农村沼气设施安全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排除隐患,确保农村沼气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对有问题的沼气以及沼气工程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并督促整改,对少部分不能用的沼气进行填埋,对转变用途的沼气进行登记,截止目前共完成排查500余次,未发现安全隐患问题。(4)面源污染方面1、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今年,我县围绕2021年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项目,利用秸秆综合示范项目引进的新型机械设备,利用项目扶持的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等企业示范带动效益,采取农用优先的原则,集中连片、整县推进的方式,以秸秆离田、肥料化、饲料化利用为主,以能源化、基料化利用为辅,突出体系、模式和长效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引导扶持,撬动社会资本,打通利益链,形成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秸秆综合利用“清涧模式”。秸秆综合利用示范不仅提升了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技术、机制创新和体系建设,也促进我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更进一步推动了我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稳定在91%左右。2、开展农膜回收试点。为着力解决我县农村“土壤留残膜、埂沟堆废膜、树枝挂飞膜、烧膜放毒气”等白色污染突出问题,我中心在主管局的大力支持下,采取以旧换新,政府补贴的办法进行回收废膜,建立1个废旧农膜回收示范点,开展废旧农膜专项捡拾活动,调动广大群众捡拾废弃地膜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减少白色污染。截止现在全县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6%。3、开展废旧地膜残留监测工作。根据省市文件要求,我中心在县内主要种植作物布设1个采样点,按照统一操作规程,开展农田地膜残留定位监测,全面了解掌握我县地膜残留污染强度。二、取得的社会效益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农村环境有效提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通过农业致富带头人、职业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科技队伍建设,经过一系列理论授课和实践观摩、专家网络培训以及农民自学等方法和开展专家一对一跟踪指导服务等,高素质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工作顺利完成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助力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农业环境污染源调查及宣传,有效的带动了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三、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距上级单位和领导要求还有一定差距。1、农村劳动力缺乏且年龄偏大,农民和村两委班子普遍文化素质较底。在乡村发展中,缺乏优秀技术人才和致富带头人。2、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新型经营主体大多防范风险能力弱,带动性不强。3、有些政策宣传贯彻不够到位,农民知晓率与参与率底。4、部分干部工作作风不踏实,不能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指导服务。四、整改措施举办致富带头人培训活动,有针对性的点对点、面对面培训,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并开展宣传活动,号召有为青年回乡返乡创业,带动我地区的发展。举办防范风险教育,对较弱的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扶持力度,追本溯源,找出症结,推动新型经营主体的活力。加大针对农村环境整治加大政策宣传,举办大讲堂,发放宣传手册等,增大农民对于政策的知晓度,改善生活环境从自身做起。抓牢抓实干部作风教育,对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指导的人员加大惩处力度,提升干部的思想认识高度。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继续做好乡村振兴项目的申报、实施、发展等调研工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宣传、污染源监测及调查等工作,为改善我县农业环境做出努力继续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工作,提升农民职业素养,促进发展致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