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清涧县农机推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县农业机械安全检查及牌证管理;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深松作业补贴等惠农项目;承担农业机械化科研和推广工作等。 | |
住所 | 清涧县旧公安局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张昆峰 | |
开办资金 | 1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清涧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2.7万元 | 16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清涧县农机推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市农机中心的正确指引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高质量完成农机购置补贴工作2023年,全县农机购置补贴总资金70.0221万元,(2023年系统下达中省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0万元,到位资金70万元,2022年结余中省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0.0221万元)。2022年超录补贴资金10.3989万元,2023年剩余补贴资金59.6232万元现已全部完成,2023年超录补贴资金24.9118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已全部兑付,兑付率达100%。全年补贴农业机械562台套,受益户507户。二、切实做好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2023年我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下达资金200万(主要在玉米、谷子、高粱、薯类等粮食作物的统一机耕、机播、收获环节进行补助)。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实施,实现了标准化作业及规模经营,达到节能减排控污增产增收的目的,亩均增产可超百斤,亩均可增收250元以上,直接经济效益可达900万元以上。该项目能够助推农村、农业生产环境的综合治理,助力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能够有效地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其中可减少化肥施用量2%,减少农药用3%,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为建设高标准农田奠定基础。三、大力培育、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我中心积极争取省、市级农机专项资金50万元,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化技术,坚持创新引领,推进农机装备转型升级,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水平。接到项目通知后,我中心高度重视,认真调研,谨慎确定实施项目的农机合作社。实施单位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专人负责,按照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现已通过了县农业、市农机中心的验收。四、农机安全生产保持良好态势2023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以确保春运、春耕、“三夏”、秋冬季农机安全生产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农机安全大排查及农机安全宣传,确保了我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一是农机牌证业务截至2023年12月底,我中心监管拖拉机164台,拖拉机驾驶人277人,拖拉机登记率98%,拖拉机驾驶人持证率100%;监管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24个;办理拖拉机年检10台。其中,新注册登记14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新增驾驶人员26人;驾驶证期满换证2人;驾驶证注销2人;补领驾驶证3个。二是农机安全大排查2023年我中心在全县各镇开展多次农机安全大排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开展农机安全生产进农村活动,累计开展农机隐患排查40场次,出动工作人员177余人次,排查农机经销点、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机大户等35家,出动工作人员共排查各类农机134台(套),排查11起农机隐患,11起农机隐患已整改到位。农机安全抽查不定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机安全检查,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五、农机安全宣传方面我中心充分利用乡镇集会、“农机安全宣传月”、农机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农机安全“进农村”等活动进行农机安全宣传。至年底,共开展宣传43余场次,出动工作人员191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0多份,农机安全宣传手册2000余本,发放宣传品(纸杯、水杯、围裙、抽纸等)12500余份,制作农机事故展板17块,挂宣传横幅、张贴标语、展板、宣传栏20余条(个),群众接受宣传教育累计200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农机安全意识。张贴反光标识500余条,开展农机安全技能培训2场,参与50人次;农机服务组织开展安全自查10次,线上(清涧县农机推广中心微信公众号、拖拉机机手微信群)农机安全宣传20余次,农机安全宣传“五进”活动43次。六、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农机干部职工的努力下,清涧县农机推广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全年兑付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0.0221万元,补贴农业机械562台套,受益农户507户,推广各类农机具602台,农机化增加产值效益约400万元,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约60%,农业机械化综合保障能力约70%,农机化抵御自然灾害、抢种抢收等能力较强,为农作物的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撑。农机牌证业务方面,截至2023年12月底,我中心监管拖拉机164台,拖拉机驾驶人277人,拖拉机登记率98%,拖拉机驾驶人持证率100%;监管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24个;办理拖拉机年检10台。其中,新注册登记14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新增驾驶人员26人;驾驶证期满换证2人;驾驶证注销2人。积极争取省、市级农机专项资金50万元,大力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对现有的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扶持,使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水平。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实施,实现了标准化作业及规模经营,达到节能减排控污增产增收的目的,亩均增产可超百斤,亩均可增收250元以上,直接经济效益可达900万元以上;助推农村、农业生产环境的综合治理,助力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能够有效地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其中可减少化肥施用量2%,减少农药用3%,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为建设高标准农田奠定基础。七、目前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是:1、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方面。农机补贴工作人员年龄偏大,现代化办公技术人员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与质量。二是农民对补贴机具品知道的较少。2、农机培训任务重,培训经费相对缺乏。随着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普及,我县农机具拥有量迅速增加,需要加大农机部门对农户使用机具及维修的培训力度。但是由于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导致我县有些本该完成的工作而不能及时的完成(例如农机维修人员培训、农机操作手培训等),严重阻碍了我县农机化的发展进程。3、农机安全监理设备陈旧,影响了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硬件缺乏,再加上农机管理部门已无执法权,仅仅依靠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和公安交警部门的力量难以对农机(特别是变型拖拉机)的安全进行有效监管,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仍然存在。4、农机专业人才缺乏。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农业现代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升,而农机化专业人才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农机化的迅速发展。八、整改措施1、关于进一步改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问题。一是现有农机补贴工作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农机补贴知识学习,同时着重培养一批相对年轻且熟悉现代化办公技术的人员从事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大力宣传农机补贴机具品类,使购机者基本知道补贴机具政策。2、关于农机培训任务重,培训经费缺乏的问题。一是积极争取当地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二是充分利用农机化扶持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的投入,不断强化培训基础建设,完善和提高农机化教学培训手段,创造良好教学条件,提高培训质量。3、关于农机安全监理设备陈旧的问题。一方面应更新落后、老旧的农机监理设备,引进新的交通、通讯、事故勘查方面的监测设备。另一方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升监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4、关于农机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探索采用院校培养、带教培训、挂职培训等方式,对农机推广人员进行现代农机专业知识培训。要有计划、分层次,因人施教,使一批专业人才专业理论素养和事务工作能力得到提升。九、下一步工作计划1、提升惠农政策实施水平,确保补贴政策落地落实。组织实施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根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全流程线上办理,提升补贴政策实施效率。2、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水平,为乡村振兴贡献农机化力量。2、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让现有农机示范合作社发展质量有明显提升,机制更加灵活,制度更加规范,服务领域更加宽广,效益更加明显,社会化服务程度显著提高。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成为集农机作业、农机维修、农机培训、农机销售及“平安农机”建设“五位一体”的新型农机服务实体。3、加快推进“智慧农机”发展。大力发展植保无人机和北斗自动导航、智能大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4、认真搞好新机具试验示范工作。5、继续抓好农机技术教育培训及推广工作。采取多种形式,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农机科技”培训等有关项目,加强对农机从业人员特别是新购买补贴农机人员的培训,大力推进农民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农机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和经营能手。6、扎实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保持农机安全生产零事故的良好态势不改变。7、结合清涧实际,大力发展适合清涧县的农业机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