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清涧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负责园区内产业开发和管理;负责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负责园区建设过程中规划、招商引资、土地征用等重大事项的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 | |
住所 | 清涧县政府大院 | |
法定代表人 | 梁建伟 | |
开办资金 | 125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清涧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3万元 | 43.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清涧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一)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园区实现营业总收入17.87亿元,同比增长2.99%;实现财政税收0.59亿元,同比增长5.3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亿元,同比下降8%。(二)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大力实施清涧县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总用地面积21549.72㎡,于2021年9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200万元,2023年8月竣工,现已投入使用。(三)招商引资有序开展。通过“亩均效益”综合改革工作,全面清理闲置土地、僵尸企业、半拉子工程,全力保障新项目落地,实现“腾笼换鸟”。成功引进清涧县艾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入驻标准化厂房,总投资5500万元。(四)产业项目稳步推进。一是以“稳就业,保就业”大局为工作核心,清涧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积极培养数字产业人才梯队,全年培训新员工85人,新入职稳定就业员工69人,现有员工共160人。二是为拓展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额,爱豆科技有限公司开设了子洲爱豆、永和爱豆、延川爱豆三家子公司,远程孵化榆林绥德、陕西宜君、甘肃积石山、宁夏银川、贵州遵义等市县同步发展数字经济,经营版图得到进一步扩张。三是今年5月,公司申请通过了乙级测绘资质证书,充分为公司完善业务布局,开展新的业务领域,创造了便利条件,提供了崭新的发展平台,也让数字经济成为了驱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五)乡村振兴压茬推进。一是强化监测帮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用好“防返贫监测大数据平台”,定期核实监测对象帮扶措施,更新系统,确保帮扶到位,同时完成妇女权益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二是强化兜底保障。全面开展饮水安全大排查工作,大排查后,及时召开发现问题研判会,对排查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三是强化发展增收。全面开展查漏补缺工作,对外出务工人员和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情况进行了详实统计。为推动帮扶产业提档增收,排查了农副产品、畜产品滞销帮销情况,积极宣传村农、畜产品外销,组织驻村工作队成员及帮扶干部带头消费。(六)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围绕“营商环境突破年”重点任务,扎实做好服务企业各项工作。一是坚持高起点赋权,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学习借鉴兄弟县区先进经验做法,广泛收集园区和企业需求,对接专业机构正在编制园区行使的行政职权和“见章跟章”等事项清单,开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流程清单编制工作。二是坚持高效率实施,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制定了《园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代办帮办工作制度》,明确了一个企业一名专人联系“点对点服务”、企业服务中心提供“妈妈式”服务的模式,创新探索项目建设全程帮代办、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等优质服务经验,提升改革成色。(七)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一是加强思想建设,锤炼党性修养。利用“学习强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深入学,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不断强化学习成效,全面提升干部理论素养。通过引导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原汁原味、逐字逐句研读理论报告,做到学习领会更深刻、把握精神更全面、落实要求更坚决。二是强化工作落实,改进工作作风。为打造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扎实开展“作风能力建设提升年”活动,印发了《园区“作风能力建设提升年”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主要措施、实施步骤。定期召开推进会,以“一线工作,马上就办”,“事不过夜”为行为准则,对于查摆出的问题立即解决,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力求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三是大兴调研之风,共谋发展良策。按照县委《大兴调查研究方案》要求,对标调研重点,紧密结合园区实际,确定调研课题2个。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调研数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真正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摸实情、取真经,出实招、干实事”。结合“四下基层”调查研究,勇于担当作为,着力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本领,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认识到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项目支撑缺乏,招商引资不足。受区位、资源和投资环境限制,招商引资工作乏力,加之大型产业项目准入门槛高,使得园区缺乏大项目支撑,发展建设缓慢。二是基础建设滞后,后续投入不足。由于缺乏稳定、持续、充足的政策性资金投入且投融资渠道受限,园区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致使基建和发展资金严重不足。三是土地储备不够,发展空间不足。储备用地不足,用地指标紧张。为配合绥延高速工程及我县移民搬迁房工程,园区已出让食品工业园区一部分建设用地,使得发展空间进一步缩小、建设用地愈显不足。取得的主要效益1.爱豆公司捷报频传。一是开设了子洲爱豆、永和爱豆、延川爱豆三家子公司,远程孵化榆林绥德、陕西宜君、甘肃积石山、宁夏银川、贵州遵义等市县同步发展数字经济,成为黄土高原地区率先发展数字经济的试验田和先行者,被榆林市评为乡村振兴优秀案例,被“人民网”评为“乡村振兴示范案例”。二是23年11月,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受热议,爱豆公司李阿倩受邀来到峰会现场,分享了自己返乡就业成为数据标注师的故事。她所参加的论坛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为主题,同台的还有全球知名企业高管、国际组织代表、顶尖专家学者。清涧爱豆数字标注师等数字岗位为我县乡村女性在地就业创造了一种新的前景,正是由爱豆公司搭建的展示舞台,让数字时代下多元的女性力量被世界看见。2.人才技能不断提升。一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入园企业从业者的素质和能力,促使他们不断适应互联网营销新模式、新方式、新业态,为我县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有序、健康发展注入新鲜血脉,举办了“直播带货技能培训”,参训学员46人,培训旨在进一步助力农产品上行,强化电商人才队伍专业能力,壮大园区企业电商力量,巩固县内自有的宣传营销新渠道。二是通过“系统学习+实战训练”的形式授课,课程内容涵盖了主播表现力解析与训练、直播引流涨粉秘诀、直播话术训练、快速起号策略、高效短视频运营技巧等方面技能知识。旨在通过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操作教学,让参训成员熟悉电商带货要点,掌握电商直播运营思路。结合县域经济“一县一策”要求,园区聘请中外建华诚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清涧县工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对园区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为我县未来城市建设提供了指引,规定了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正确引导和控制了园区总体开发建设,使土地开发的综合效益实现了最大化。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项目支撑缺乏,招商引资不足。受区位、资源和投资环境限制,招商引资工作乏力,加之大型产业项目准入门槛高,使得园区缺乏大项目支撑,发展建设缓慢。(二)基础建设滞后,后续投入不足。由于缺乏稳定、持续、充足的政策性资金投入且投融资渠道受限,园区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致使基建和发展资金严重不足。(三)土地储备不够,发展空间不足。储备用地不足,用地指标紧张。为配合绥延高速工程及我县移民搬迁房工程,园区已出让食品工业园区一部分建设用地,使得发展空间进一步缩小、建设用地愈显不足。四.整改措施一是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措建设资金,进一步强化清涧县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完成清涧县西城区北部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施工建设。二是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加大入园项目推进力度,对所有产业项目采取“一对一”追踪服务,确保每个入园项目都有园区专职对接人员,配合好项目招商单位做好入园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三是积极推进产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推进人事管理和薪酬制度改革,加快编制授权或委托园区行使的行政职权和“见章跟章”等事项清单,开展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推动“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效能。五.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园区将坚持党的领导,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认真履职尽责做好中心工作。(一)抓实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平稳发展。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要求,树立以“结果论英雄”的鲜明导向,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大力推进清涧县西城区173kWp分布式新能源充电桩与清涧县工业园区数字创业大厦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持续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态势。(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承载能力。牢固树立“抓园区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坚持把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作为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园区规划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完成清涧县西城区北部市政道路剩余工程,加速提升“一区五园”硬环境。(三)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全面提高综合效能。加快编制授权或委托园区行使的行政职权和“见章跟章”等事项清单,开展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推动“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效能。建设服务型机构,推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模式,全面建成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务环境。(四)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补齐基础实施短板。在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同时,严格落实帮扶措施,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