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安康市>
安康市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营工作站
安康市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营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4-03-20 17:09
单位名称
安康市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营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业机械化、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机购置、更新报废、安全免费管理和作业补贴,全程全面机械化生产、设施农业装备建设、丘陵山地农田“宜机化”改造、农田机耕道建设,全市农业机械化科研和推广,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农机安全生产服务,农机农艺融合、农业机械化技能培训,农村产权交易事务性工作,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指导服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养服务。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新城新铺子20号
法定代表人
张善平
开办资金
36.9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市茶叶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95万元
102.88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2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2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狠抓农业机械化生产。农机化水平持续提升,围绕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产业,推广农机万余台(套);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召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推广新机具;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将汉滨区康聚龙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汉阴县双河口镇惠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为2023年农机教育培训基地,挖掘出郑时平、胡洪申两名全国“土专家”。(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常态化开展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落实指导工作,排查不合规“国三”农机产品补贴申请。进一步开展“国三”合规农机产品排查工作;积极开展“农机3.15”线上线下宣传活动,按时上报“三夏”“三秋”农机质量跟踪调查表和相关资料。对反映的问题及时联系反馈,做好调查协调处理。(三)加强隐患排查安全指导服务。举办2期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班。组织开展全市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1次。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四)聚能增效巩固农村改革成果。协调召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暨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3次调度会和2次推进动员会,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收集、审查审计、整改规范工作;出台《安康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银农直连”资金支付实施细则(试行)》;全面摸清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情况底数。召开全市农村三资监管暨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业务培训会,以视频会议形式设立市级主会场和各县区分会场;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全市流转土地面积136.6万亩。荣获全省农经工作“优秀单位”,年度绩效考评荣获“四连优”,被市政府办表彰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五)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认定64家为安康市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262家为监测合格市级示范社,取消了58家监测不合格的市级示范社资格。开展21家国家级示范社监测评定,其中16家合格,5家不合格。系统录入正常运营的合作社3676家;市本级新认定103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按照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应报尽报的要求,录入464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千员带万社”行动扎实开展。遴选了66名市级辅导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工作。推广使用家庭农场“随手记”软件,并赋码。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33.5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1.5%;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机械化率分别达到64.97%、50.58%、42.8%、33.82%。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10个,综合利用市场主体63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3.35%。农机购补受益农户6232户、补贴机具7501台(套),中央购补资金使用817.785万元,带动农户购机总价3327.59万元。178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面启用“银农直连”支付结算,申请17642笔10.34亿元。累计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85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21个。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机新机具推广能力不足。二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缺乏项目支持。三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监管手段不够硬。四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不够完善。(二)改进措施:一是引进适用、高效、安全、环保的先进农业机械,积极开展试验、示范。二是指导各县(区)开展农作物秸秆还田、饲草加工等“五化”利用项目。三是进一步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助力村集体经济规范运行。四是逐步健全工商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审查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全力提升机械化水平。二是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三是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四是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五是积极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六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七是加大集体经济合同清理力度。八是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九是夯实农村宅基地管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