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汉中市南郑区科学技术开发中心)

汉中市南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汉中市南郑区科学技术开发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0 16:50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汉中市南郑区科学技术开发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各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科技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服务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新华巷3号
法定代表人 陈春潮
开办资金 1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8万元 7.35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大科技政策宣传,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力。一是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评定标准、优惠政策,指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招引科技人才、增强知识产权储备;二是广泛宣讲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政策,对重点企业的技术、财务人员开展业务指导,全面提高企业业务水平,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57亿元;三是利用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世界地球日”“宪法宣传日”等活动,开展科普宣传活动8场次,发放实用技术宣传手册215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二)聚焦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科技支撑力。一是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申报,开展“一对一”重点科技服务,指导企业在线填报,帮助企业提档升级。今年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二是协助区科技局与陕西理工大学合作建立汉中市中央创新区产学研合作基地与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指导好易家居、瀚瑞医疗、伊萨电梯、双汉钢构等重点企业与有关高校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推动了企业发展;三是配合区科技局建成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南郑分中心,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培育、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举办了首届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活动。(三)围绕巩固衔接重点,切实发挥科技服务力。一是按照科技特派员脱贫村全覆盖相关要求,中心全体干部下沉阳春、圣水镇担任脱贫村科技特派员,围绕各村产业实际开展实用技术精准培训和跟踪服务工作;二是牵头组织部分科技特派员组建了科技局产业技术指导服务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联户,开展巡回指导服务工作。特别是在元胡种植、采收的关键时机,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解决药农种植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三是认真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工作。全年在阳春、胡家营、圣水、湘水等镇集中开展技术服务5场次,服务贫困群众3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余册。(四)齐心协力完成其他工作任务。一是完成了福成镇田家营村、底坪村干部包联帮扶工作;二是抽调一名党员同志到高台镇团结村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治工作,通过一年扎实有效工作,改变了团结村的村容村貌,村支部党建工作焕然一新,支部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加强;三是抽调一名同志到区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指挥部开展专项业务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已通过省级检查验收;四是协助科技局完成了科技统计等临时性工作任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全年举办科技培训5场次、科技宣传8场次,发放实用性技术手册2000余册,农民种植养殖生产技术得到了普遍提升。(二)通过开展科技政策宣传、上门一对一服务企业,2023年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有效提升了全区科技创新水平。(三)组建了科技局产业技术服务队,通过开展进村联户巡回指导,有效解决了中药材种植技术难题,为种植农户增收贡献了科技力量。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科技服务能力还需加强。因缺乏专业技术干部,导致在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形式相对单一;二是科技培训强度还需加大,技术培训的覆盖面还不够广,特别是针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力度还不够。(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学习,全面深入掌握科技政策,同时积极联系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指导,切实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二是积极向上争取科技培训项目,围绕区农业主导产业,针对性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全区农业科技技术服务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在来年工作中,中心将按照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落实省市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部署,积极应对工作中的不足,落实各项有力措施,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扎实开展科技宣传、咨询服务工作。对企业申报“高企”等科技优惠政策做到了然于胸,争当“金牌店小二”,切实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二是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布局积极谋划好、落实好科技培训任务。结合脱贫村产业实际,提前做好培训计划,全面提升脱贫村产业技术水平;三是加快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围绕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总体要求,按照“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工作要求,集聚政策、人才、项目、技术等优势资源,加快科技成果在南郑就地转化,为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