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安康市公共资产经办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供市本级公共资产经办服务。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共资产产权集中管理事务性工作,产权登记、资产配置、资产处置经办和信息化建设,参与拟订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等通用资产的配置标准、年度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市本级公共资产购建预算执行、调剂、租用、购置建设、接受捐赠、处置拍卖、报废、报损等,参与拟订市本级公共资产收益收缴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市财政局机关后勤物业管理服务和机关及下属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 | |
住所 | 安康市汉滨区大桥路17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劲松 | |
开办资金 | 106.4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安康市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6.41万元 | 202.0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市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完善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管理行为。一是修订了《安康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和《安康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屋出租管理办法》;二是印发了《安康市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及家具配备配置标准(2023版)》,对2017年出台的《安康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做出全面调整。为各级预算单位通用设备及家具购置提供了依据,规范了各单位资产管理行为。(二)狠抓资产盘活利用,服务全市工作大局。市公产部门采取注资、出让、调剂、划转等方式,多轮次地开展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地产整合盘活利用工作,持续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注入国有企业,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努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是将6宗原市粮食加工厂、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汉滨区交通局、汉滨区司法局、汉滨区工商局、汉滨区青少年宫24019.14㎡闲置国有土地无偿移交市自然资源局,依照相关规定登记至市城投公司;二是将安康体育馆30年特许经营权5.67亿元出让市城投公司。将中心城区停车场特许经营权25年无偿出让城投公司;三是将汉江大剧院、原市食药监局闲置办公楼、市卫健委原办公大院和安康宾馆营业用房等资产,共计31345.89㎡国有土地、90214.25㎡房产及汉江大剧院设施设备,评估价值7.4亿元注资市城投公司;将交通系统行政事业单位28926.34㎡国有土地,18847.77㎡房产注入新组建成立的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四是将原计生局办公楼6楼整体暂调剂市统计局管理使用,用于我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抽调和外聘人员集中办公室使用;五是将市公路局下属事业单位所办4家企业评估价值2.25亿元资产,划拨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将安澜公园和移民博物馆的经营管理权移交给安康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原艺校国有房地产资产所有权无偿划转至安康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后,开展对安康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占有使用的资产清查,明确资产性质,进行资产评估,依法依规注入安康演艺影视公司,并纳入市级国有企业管理体系由市国资进行监管。(三)推进资产信息建设,提升资产信息化水平。积极完善资产管理系统融入“财政云一体化”建设。充分利用省财政厅将安康市作为资产管理系统融入“财政云一体化”唯一市级试点的契机,在既定时间内完成基础数据的迁移工作,全面上线市本级合计240家单位“财政云一体化”资产模块,率先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四)强化资产绩效考评,提升资产使用效能。一是对市本级240家单位进行全覆盖资产清查,按照“盘点清查、核实调整、数据录入修正、汇报上报”四个阶段,细化清查核资流程,从资产系统、账务系统、卡片信息、实物与账务进行详细的核查;二是结合资产年报编制和资产管理系统信息工作,下发了《关于开展2023年度安康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指导各部门、单位进行修改填报,强化资产年报与政府部门财务报告、部门决算报告衔接,确保同口径资产数据一致,进一步提高资产报告数据准确性。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一)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加大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挖潜力度,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将6宗国有土地、房产及设施设备,评估价值7.4亿元注资市城投公司。促进市场化、专业化产投融协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助推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创新完善市级公物仓及虚拟公物仓试运行工作,将可共享共有共用的房产资源发布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通用设备及时登记在册,调拨共享共用。截至12底,调配收回价值48万元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循环调拨9次,涉及11个单位,有效的节省了财政资金,破解了市级财力困局,使财政保障能力有序推进。(三)进行跨层级、跨部门的办公资源统筹调配使用,改善了办公条件,保障了行政事业单位履职需求;将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整合利用与城市整体功能布局紧密结合,以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带动城市骨架构建,还公共资源于公共服务。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部分单位资产管理意识不强,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重资产购置,轻资产管理现象;二是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有待加强。公路交通、市政、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数量大,分散多个部门,缺乏制度规范,统筹管理难度大。(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资产日常动态化管理,落实部门职责,加快推进资产预算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资产管理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覆盖,推进资产信息共享;二是深化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树立“大资产”意识,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置管理行为,建立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自然资源资产、保障房等资产管理数据库,依照行业资产管理制度维护好公共基础设施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加快推进资产预算一体化,进一步完善资产信息化平台建设;二是积极做好办公用房调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划转、处置拍卖等工作,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三是强化资产处置力度,加强出租资产的监管,督促产权单位加大清收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四是印发出台《安康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公物仓管理办法》,推动公物仓标准化建设,同时积极探索盘活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的新方法、新路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省财政评为“2022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