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太白县> 太白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太白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0 16:41
单位名称 太白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农业技术服务管理、农业技术培训、农业资源调查。
住所 太白县世纪大道20号
法定代表人 赵志国
开办资金 103.2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太白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1.79万元 65.2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太白高山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建设今年来,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为引领,强化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建立太白高山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生产基地3000亩,辐射带动60000亩。发放安装病虫监测设备180盏,购置植保器械30台(套),黄板8万张,蓝板1万张,安装性诱剂120套。2、“一新二改三化”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太白县高山蔬菜“一新二改三化”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位于咀头镇拐里村,核心试验区面积450亩,辐射带动面积6万亩。集中示范了贯穿于产前品种选择,到产中田间管理,以及到产后土壤深翻的“一新二改三化”技术。我县2023年蔬菜新品种展示、示范、试验用地10亩,种植8大类91个国内外中高端蔬菜品种。改用穴盘育苗和漂浮育苗技术,全县优质壮苗大田栽培面积8.5万亩以上,用种量减少。根据蔬菜生产需要,引进育苗点播器、旋耕机、蔬菜育苗移栽机、起垄机、节水灌溉设备、植保机、秸秆粉碎机等各类蔬菜生产机械设备30多种。全县有蔬菜品牌16个,其中“太白山”牌、“蓁绿”牌、“三秦森工”牌等为陕西省知名商标;甘蓝、大白菜等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3、严控小麦条锈病及其他粮食病虫发生,保障粮食安全生产。2023年小麦种植总面积0.61万亩,指导群众做好小麦追肥0.45万亩、化除0.32万亩、一喷三防0.65万亩。小麦整体长势好于常年,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0.036万亩,赤霉病发生面积0.46万亩,蚜虫发生面积0.58万亩。全县小麦病虫害防治面积0.85万亩次,小麦重大病虫害达标区应防尽防,确保小麦病虫害不大面积连片成灾,防控处置率总体达95%。召开专题会议安排5次,小麦条锈病普査监测28次,起草并印发我县小麦条锈病防控督导组和技术服务组的通知,悬挂宣传横幅12条,出动宣传车19次,发放防治小麦条锈病和“一喷三防”药剂30箱,发放宣传单页2000余份,深入田间地头指导防控18场次,开展服务1200人次,技术指导和宣传动员实现我县小麦种植区域全覆盖。(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加强种子备案销售管理开展新《种子法》解读及种子经营备案专题培训会1场、22人次,进店宣传26场次,截止目前已受理全县种子经营门店备案信息224份,发放备案表224份,在备案工作开展之前对全县种子经销门店、种子生产农户、种子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备案主体名录,指导备案主体完成账号注册、基本信息录入等工作。在备案出现的普遍问题及时组织全县种子经销门店、种子生产农户、种子企业备案培训。;配合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市场检查2次;配合市种子管理站抽检种子2批次、5份;开展玉米发芽率试验1次;秋播备种县区交叉抽检样品15份,自检样品7份。2、外来入侵植物与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普查工作共设踏查路线5条,踏查点32个,样地调查5个,踏查面积2454亩,外来入侵植物发生面积11.19亩,防控面积50亩次。共计发现外来入侵植物19种:牛膝菊、阿拉伯婆婆纳、白车轴草、垂序商陆、大花金鸡菊、大麻、反枝苋、飞机草、红车轴草、黄香附、节节麦、美丽月见草、欧洲千里光、婆婆纳、婆婆针、三叶鬼针草、小蓬草、绣球小冠花、一年蓬。其中,小蓬草、垂序商陆、反枝苋、三叶鬼针草和一年蓬5种入侵植物为国家重点管理物种。小蓬草、垂序商陆、反枝苋和三叶鬼针草均在旱地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0.2亩、0.3亩、0.2亩和0.3亩,主要对这4种外来入侵植物进行防控。3、科技入园工作持续加力我县今年快加入工作,持续加大太白高山高原十大主推技术的应用力度,到目前,漂浮育苗量1.5亿株,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3万亩次,配方肥应用面积6.5万亩,轮作倒茬3.3万亩。同时,因地制宜,推广多种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示范种植100亩,马铃薯-玉米套种面积620亩,蔬菜-甜玉米间作套种面积1.2万亩。灵活多样的种植模式既保障了粮食安全生产,又增加了蔬菜产业收益,为今后农业高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4、高山蔬菜生产。2023年全县种植露地蔬菜10.68万亩,产量47万吨,销售产值4.97亿元。栽培食用菌3030万袋,食用菌生产大棚5200座,占地面积3200亩,产量4.38万吨,产值2.9亿元。向食用菌和蔬菜生产园区、种植大户、高素质农民等发布预警信息11期,较大幅度降低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损失。5、太白县高山蔬菜示范方建设情况。在拐里村新建太白县高山蔬菜示范方1000亩,开展高山蔬菜新品种展示示范10亩,品种91个,鲜食玉米新品种28个。安装虫情测报灯1台、太阳能杀虫灯20盏、黄板2万张、光源诱捕器120套,推广全生物降解膜1吨,开展化肥利用率试验1个。6、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2022年(跨年度实施项目)全县新培育初级高山蔬菜种植专业高素质农民155人,认定151人,其中向市培育办推荐中级学员55名,经市培育办资格评审委员会认定中级学员51名。省农宣中心认定高素质农民领军人才2名,赵丹同志获全市农广校体系说课大赛优秀奖。7、项目建设:中心将今年承担重点项目、包抓项目、实施项目共计16个,年初已分解到站室责任到人。市考县重点项目,太白县高山蔬菜全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1.6亿元,新建食用菌生产大棚17座,食用菌冷链库1座,食用菌烘干房120平方米,烘干设备5套,建设供港蔬菜基地4000亩;更换大棚棚膜0.8万平方米,架设遮阳网3万平方米;更换19座大棚两侧卷膜器,加装外部轻型防水棉被0.8万平方米;建设试验示范田2500亩;购买杀虫灯200个、黄板15万面,开展漂浮育1000亩,育苗2.6亿株。其他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化肥减量增效、绿色防控等主要工作的扎实推进,进一步提高了我县农业生产的能力,积极有效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保障了种植业健康快速发展。(二)获得荣誉情况。荣获“全省植保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园艺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农业宣传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市蔬菜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部分群众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接受能力不强,一些先进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收到一定制约。2、农技推广工作头绪多,工作量大,技术力量薄弱,专业人才短缺,业务知识不新不广不专。(二)改进措施:1、重点抓好高新技术推广、品种更新改良、病虫绿色防空、化肥减量增效、品牌基地建设、植检种子管理、农民科技培训、争资项目建设等工作。2、建议县人社局招录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技术队伍。四、2024年工作计划农技中心将依托“三个年”活动开展,以全县粮菜稳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党建为统领,以创建为抓手,充分利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展销推介、新技术引进与推广、绿色防控、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有力助推我县农业高质量发展。(一)全力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加大根肿病、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及预防,实行综合防控,创建省级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生产基地。(二)积极开展蔬菜新品种的试种、展示、示范,通过对蔬菜新品种展示、示范蔬菜的生物学特征特性、生产栽培、产量、经济效益等观测分析,筛选出适宜我县种植的蔬菜新品种,通过对农业产业项目引进,进一步促进我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主动靠前服务,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加强小麦苗情监测和病虫草害调查,动态掌握苗情转化趋势,采取集中培训及线上培训等方式,因地因苗指导群众做好病虫害防控和极端天气应对防范。力争夯实粮食稳产基础。(四)继续做好化肥减量增效、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补偿及分类处置和可降解地膜推广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在项目实施重点区域,大力推行有机无机配施、机械深施、种植绿肥、轮作倒茬、肥料分期施用、蔬菜茎叶无害化还田、推广环保型新型肥料等化肥减量技术,加强各监测点耕地质量监测工作。(五)继续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力度,今年我县为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组组有”全覆盖试点县,让全县每个村民小组至少都有一名经过系统全面培育并认定合格的高素质农民学员,带动全县高山蔬菜产业和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绿色高效发展。目前我县高素质农民“组组有”覆盖率为79%,年底高素质农民培育招生学员将实现全县组组100%覆盖。以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培训为手段,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养储备一批,凸显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报送的《绿色优农、品牌强农,扎实推进高山绿色蔬菜高质量发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被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获“全省植保工作”先进集体。3、获“全省园艺工作”先进单位。4、获“2022年度全市农业宣传培训工作”先进单位。5、获“2022年度全市蔬菜工作”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