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电化教育馆

安康市电化教育馆

发布时间: 2024-03-20 16:38
单位名称 安康市电化教育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电化教育,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电化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和示范推广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路109号
法定代表人 龚永军
开办资金 4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14万元 25.25万元
网上名称 安康市电化教育馆.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统筹谋划推动全市教育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指导各县(市、区)中小学建成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2个、中小学智慧教育示范学校3所,命名市级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11所、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示范校6所、智慧幼儿园试点基地39所。指导240所学校通过数字校园评估县级评估和省市复查。持续开展微课大赛、机器人大赛、电脑绘画现场挑战赛等师生赛事活动15项,15123名师生参加活动,8996人获市级奖项、183人获省级奖项、9人获国家级奖项,全市148个国省市教育信息化课题顺利结题。积极开展教育现代化、教体系统信息化领导力、智慧教育等专题培训活动12场,培训教师1200余人。(二)强化实验教学建、配、管、用、研。初中理化生数字化实验室建成持续推进,建成安康市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平台,指导5所学校完成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持续开展全市小学科学、初中理化生常规实验操作和高中理化生数字化实验操作培训、技能展示、实验说课、玩教具学具评选和实验研究等活动。完成全市初中学业水平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组织和陕西省中小学教学设备与资产管理系统应用试点等工作。(三)多措并举开展电化教育。承办“德润安康”安康市首届校园科技艺术节、安康市校园才艺嘉年华;配合“双减”,利用技术优势定期在课后延时服务时段在线开设“德润安康系列公益讲座”16场。创新影视育人模式,组织开展“德润安康”安康市中小学(幼儿园)影视教育系列活动,指导各县(市、区)中小学开展影视教育放映活动2166场,38.7万余人次参与观影,征集微电影作品40部、影评作品305篇、影视经典大家演(红色故事大家讲)作品124件,286件作品获市奖、45件作品获省奖。配合市教体局强化重点时段和关键节点的管控,全年无网络安全重大事故;坚持全市网络安全和教育信息化工作季度抽查,半年专项督查。首次举办全市教体系统网络安全攻防演练,组队参加安康市网络安全技能大赛。持续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安康市校园好网民”“安康市教体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和全员覆盖的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四)配合市教体局做好教育宣传工作。管理市教体局网站,发布信息1638条、影响力2023年大幅提升,“电教之声”公众号品牌效应与日俱增;制作完成市教体局2023年工作纪实专题片,网站电教之声发布信息300余条。密切省市级主流媒体联系,全市教体系统4539篇稿件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陕西日报、陕西网、群众新闻网、中国教育报、教师报等国省市媒体宣传发布。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供稿43条,平台发布27条,3条被学习强国总平台转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市电教馆在教育现代化环境建设、教学融合、教育治理、素养提升、区域辐射带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可推广的经验,形成的““互联网+”环境下远程帮扶农村学校美育的探索与实践”荣获省级优秀案例,为引领全市教育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电教馆先后荣获陕西省教育装备工作先进单位,制作推出微电影《“减”假》,被陕西日报、陕西省人民政府网、陕西卫视第八频道宣传报道,活动案例写入“陕西经验”,亮相全国中小学电影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按照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相关要求,对电教发展战略谋划、找准切口的能力不足;二是服务基层学校的业务能力新动能欠缺,“十指弹琴”“握拳发力”的本领有待增强。(二)改进措施:一是以“应用为王”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深入县区和学校开展座谈交流、调查研究,推进电教融合应用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努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新格局。二是充分发挥电化教育优势特长,落实“四下基层”要求,依托“电教服务基层百校行”“联县包校”等特色主题活动,分层分类深入基层学校开展电教技术服务。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推进数字校园基础环境建设。将“新基建”视为教育转型升级的核心推进器和数字教育发展的新引擎,全市70%以上的中小学校高质量、高水平建成省级数字校园。(二)推进国省资源平台应用。加快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陕西教育扶智平台”普及应用,结合“轻量化技术”应用,突出新技术、新媒体在“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应用案例和模式。(三)筹建市、县资源平台。整合各方力量,破除资源孤岛壁垒,在“数字政府”建设中,把市、县两级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一并纳入规划,切实规范各级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四)建设一批智慧示范学校。指导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区1个,智慧校园13所(省级3所),智慧幼儿园10所、智慧体育试点学校10所,建设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标准化考场学校10所、高中理化生数字化实验室学校10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市电教馆先后荣获陕西省教育装备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陕西省中小学微电影大赛“一等奖”、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康市先进职工之家、市直机关诵读大赛优秀奖、市直事业单位法人年报评估“优秀”等次、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表彰优秀调研报告和工运研究成果评审“三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