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神木市>
神木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神木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4-03-20 15:53
单位名称
神木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提供地质环境监测服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报及应急调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下水监测
住所
神木市麟州街道神华路63号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楼413室
法定代表人
刘智
开办资金
126.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09万元
43.02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公益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遵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能按规定申请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主要业务工作认真排查,做到隐患点了然于心按照《<关于开展全市安全大排查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榆办字{2023}38号)等文件要求,我站进行神木市地质灾害大排查工作,本年度共排查227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市级排查452处,镇、街排查1821处,2273处隐患点中203处现状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2070处现状基本稳定。多措并举,加强灾前防范。根据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出台了《神木市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会同各镇街对辖区22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发放“两卡”1126份,更新了监测责任人。目前,“两卡”发放率达到100%,警示标识牌设立达到100%,监测责任人达到100%。同时根据省、市要求,对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进行动态更新。2023年我站开展224次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共计演练人数3000余人,开展224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培训人数900余人,宣传涉及25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汛期(7月份—10月份)实行领导带班和双人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上传下达,险情上报,并在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进行日报制。5、及时安装群测群防APP监测预警设备,现场指导使用人员正确操作,如有异常,我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处置到位。(三)及时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1、今年,我站治理突发性地质灾害18处(大核查风险隐患点2处),总投资约120余万元。2、3处极高风险点,2处已完成工程治理并销号,剩余1处麟州街道龙眼山崩塌防护工程于今年9月完成招投标,12月中旬已完成主体工程,明年开春完成尾留工程。3、49处高风险点,今年计划治理27处,其中交通部门治理6处,12月初已完工。我单位实施21处,目前已完工15处,其余治理点正在施工中。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大力宣传,及时预警,使得群众增强地质灾害防范意识。2.积极开展演练,使得受威胁群众能够有效避险。三、存在的问题1.自动化监测设备较少。现在对隐患点的监测主要靠人工判断,自动化设备较少。2.部分隐患点治理不彻底。部分隐患点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导致治理不够彻底,尽管治理了但还不能销号。四、改进措施1.宣传多样化,使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提高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2.继续加大地质灾害的治理、巡排查、应急演练、预警预报等工作;3.常抓不懈,落实地质灾害防灾的各项制度科学防灾。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加强巡排查工作,定期实地查看隐患点,并督促监测员加大监测频次,及时上报不稳定情况。2、继续加强应急值守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双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处置应急情况。3.加强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