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资源综合服务中心

神木市资源综合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0 15:51
单位名称 神木市资源综合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地矿勘查开发提供管理保障。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业务管理·地矿资源开发与保护管理
住所 神木市麟州街道神华路63号311室
法定代表人 冯华
开办资金 300.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4.53万元 107.2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11月16日,根据榆政资规任字〔2023〕72号文件,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冯华。没有违法违规等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及时完成各项矿政管理工作。规范矿业权延续、变更、注销登记程序,实行采矿证到期提醒制度,在煤矿企业申报采矿证延续、变更时,按程序及时对接相关职能单位对该采矿证是否涉及生态红线、有无违法行为、矿业权出让收益缴纳情况等上报资料进行初审、汇总上报。今年以来,上报省厅煤矿采矿权延续、变更登记34个,审批办理非煤矿山采矿许可证延续登记6个。协助省厅向神木市税务局推送了两个探矿权、两个采矿权出让收益的费源信息,四个矿权首期共向税务部门缴纳了72.2136亿元,推送了1个建筑用砂矿采矿权出让收益的费源信息,向税务部门缴纳了151.26万元。(二)优化资源压覆查询流程。为了优化建设项目选址,保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及时与榆林市局沟通,启用了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查询系统,实现了企业自主查询+专业查询等多种查询服务方式,提升了建设项目办理压覆重要资源查询、备案办理效率,保障了重要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截止11月底,共开展建设项目压覆资源查询服务600余次,出具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查询结果418份,上报省厅审查《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报告》7个,上报榆林市局审查《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调查报告》12个、不作压覆处理初审意见的报告28份。(三)强化矿山储量动态管理。按照储量动态管理工作要求,组织专家审查了74个生产矿山报送的2022年度储量年报,对年报编制的格式、内容、附图、附表,矿山地质测量工作方法及质量、储量估算方法及采用的有关参数、采区回采率计算等进行了严格审查,有效保证了数据真实性;督促矿山企业按季及时上报了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以及储量台账;组织专家对神木市桑树渠村张国勤砂石矿等6个建筑用砂岩资源量核实报告进行了评审备案,为进一步规范非煤矿山企业开采提供了有力保障。(四)圆满完成系统填报任务。按照省市关于矿产资源储量和开发利用统计相关文件要求,安排专人负责,指导督促100个矿山企业按时完成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直报系统填报工作,并对省厅下发的58个煤矿的漏填、概念问题等进行了核实更正;组织102个省市发证矿山填报了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圆满完成了2022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上报工作任务,通过矿业权人填报,专人指导审查把关,切实提升了矿产资源储量和开发利用统计质量和报送效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今年以来,上报省厅煤矿采矿权延续、变更登记34个,审批办理非煤矿山采矿许可证延续登记6个。协助省厅向神木市税务局推送了两个探矿权、两个采矿权出让收益的费源信息,四个矿权首期共向税务部门缴纳了72.2136亿元,推送了1个建筑用砂矿采矿权出让收益的费源信息,向税务部门缴纳了151.26万元。(二)持续推进大保当高海畔废弃矿山治理项目建设工作,目前项目已完工,12月7日,省厅组织专家和榆林市局进行了省市级联合验收。(三)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对18个煤矿的绿色矿山建设进行了评估,配合省厅实地核查了4个煤矿的绿色矿山建设,推进我市绿色矿山建设持续向好发展。12月份,省厅公告我市2个煤矿进入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库,目前正在公示。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市政府关于加强基金监督管理的程序尚未完善,2022年度验收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未返还,部分矿山企业治理积极性有所懈怠,工作不能有序开展。二是压覆资源政策多变,问题复杂多样,压覆协议签订难度大,导致部分重点建设项目压覆手续办理进展缓慢。改进措施一是积极推进市政府关于加强基金监督管理的程序提案进度,尽快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基金管理制度。二是畅通压覆资源查询渠道,及时跟进项目压覆办理进度,助推项目落地落实。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工作深入有效开展。督促矿山企业按时足额提取基金,完成大保当高海畔废弃矿山治理项目省级最终验收。二是提高矿产资源政务服务效能。按照部省要求,全力推动非煤矿山“净矿出让”工作;主动与省厅、税务等沟通,及时稳妥完成采矿权出让收益的费源推送工作。三是加强绿色矿山创建入库和动态管理。通过“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推进我市绿色矿山持续向好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