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川县> 延川县档案馆

延川县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4-03-20 15:36
单位名称 延川县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管理县级重要档案资料,接收本级机关、团体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开展档案和资料的整理、鉴定、保管、修复等工作,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依法向社会开放档案,完成县委办交办的其他任务
住所 延川县上杨家湾
法定代表人 郭小仪
开办资金 8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延川县委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29万元 67.04万元
网上名称 延川县档案馆.政务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法治宣传工作措施得力。落实《档案法》要求,强化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完善与新修订档案法实施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利用“6月9日国际档案日”的时间节点,在文化艺术中心广场设立摊点,向过往群众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陕西省档案管理条例》等档案法律法规宣传资料2000余份,宣传品800余件,并耐心讲解档案工作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开展档案宣传活动,加强档案法治宣传,优化档案工作环境。2、档案资源体系持续优化。今年,我馆接收文书档案8023件,113卷,人事档案56本,资料400册。另外,为推动档案馆保管工作向纵深发展,我馆今年增设了特藏室,收集保管本馆有特色的珍贵历史档案。3、数字档案建设提速增效。按照档案工作创新要求,我馆把档案数字化工作作为重点业务继续认真推进,2023年共扫描档案899卷,1315件,417812页,数字化率达80%,并购置了新的服务器,投入资金共计35万元。档案数字化的应用,为档案利用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4、档案安全防线进一步加强。今年,我馆投入资金20万元,为库房安装了电子门禁、监控、防火防盗门等安保设施,与楼道监控相结合,扫除盲区和死角,进一步降低关键区域产生风险的可能性。5、红色档案抢救工作稳步推进。按照省档案局要求,我馆对红色档案进行裱糊修复,共修补110卷。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今年,我馆对审计局、人大、公路段、法院等12家单位“上门”讲课和指导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并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倾力提供电话预约查档、来信来函查档、节假日预约查档等便捷服务,简化档案利用程序,优化接待服务,丰富查档方式,提升档案利用水平。2023年,我馆共接待查阅档案资料人员2658人次,查阅档案10830件,复印案卷资料35676页,为我县经济建设、编史、修志、落实政策、机关查考、调解纠纷、核实工龄、工作调动、户口迁移、学术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馆藏资源体系建设还存在短板,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等问题。2、档案业务人才培养滞后。3、档案事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与实际需求还有差距。改进措施:通过新媒体、微信、QQ等渠道面向社会征集有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料,坚持做到以“全面、丰富、系统”的翔实资料作为支撑,力求史实真实、数据准确。2、向上级部门及人事局争取相关专业人才的输入,增加工作人员的培训次数,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适时组织业务骨干到县外开展业务考察学习交流,革新工作理念,拓宽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水平;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工作实绩显著的,纳入后备干部、递进培养对象管理,在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3、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投入,在提升服务和工作效率最大化方面下功夫。四、下一年工作打算:1、持续强化政治建设。坚持党建总揽,突出政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等责任。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二次;突出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突出学习党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2、持续优化馆藏结构。紧紧围绕档案资源建设,丰富馆藏内容,优化馆藏结构,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方法,有计划扩大档案接收范围,努力丰富和优化馆藏档案载体和门类。3、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实施档案数字化进程,争取数字档案馆建设立项,持续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