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川县信访接待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群众信访活动提供服务。处理人民群众来访、网上投诉、来访接待工作;组织县级领导预约接待群众信访活动;对信访事项进行转办、交办、督办并对落实情况进行反馈;综合调研、研究信访工作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提供决策信息。 | |
住所 | 宜川县迎宾大道93号一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晓春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宜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万元 | 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在县政府办公室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具体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年初的工作计划,围绕“重复访治理”、《信访工作条例》宣传贯彻和信访工作法治建设等有条不紊地推动各项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一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面对面接待上访群众,化解信访疑难案件。二是县信联办召集人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安排部署信访工作,对11件重复访治理做专题安排部署,全部落实县级领导包案,明确案件化解办结时限,有效推进案件按期化解等相关工作。三是持续落实县级党政领导接访下访包抓信访案件工作,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四是县直各部门单位、乡镇也落实领导接访下访和包抓信访案件化解,实打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今年共落实县级领导坐班接访242次,接访群众25批56人次,现场协调化解案件15批次,落实领导包案跟踪化解案件17件次,落实县级党政领导包案中省市交办信访案件11件次,有效化解了大批信访案件。(二)全力做好重大活动和重点时期信访安全保障工作。在中省市“两会”、中亚峰会、一带一路、省委巡视组在宜期间,在全县范围开展矛盾排查,落实信访案件包抓责任制,确保了我县在会议期间和重要节点“零”走访的工作目标。宜川县信访局在2023年5月31日被延安市委、市政府授予中亚峰会先进集体。(三)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一是加强依法办事,对合理合法诉求及时妥善解决,对群众诉求合理但法律政策没有规定的,及时做好政策解释和教育疏导;对诉求过高无理要求的,耐心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理顺情绪,解开思想疙瘩,不乱开口子。严格按照政策、法律法规处理,彻底扭转习惯于行政干预的做法。二是在“中亚峰会”召开前夕,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排查出的17件信访突出问题和7名信访老户,落实县级领导包案和跟踪督办制度,有效化解15件信访事项。三是注重事前干预,坚持和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主要决策,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通过信、访、电话等方式收集各类信访信息,分析问题发生变化的规律特点,采取预防措施,提前介入,从源头上预防产生信访问题,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四)加强能力提升,信访培训深入开展。为全面提升全县信访干部的软实力,增强信访战线的战斗力,组织开展了信访干部培训班活动,对乡镇信联办主任和业务员及部门单位信访业务干部,共培训66人次,从《信访工作条例》、信访工作考核办法、网上信访案件办理等方面进行培训,有效提高全县信访干部业务能力水平。(五)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围绕“维护秩序工作法治化”开展试点探索。一是建立三项制度,研究制定了《宜川县维护秩序法治化试行办法》《宜川县处置党政机关办公区域非正常上访工作实施方案》和《宜川县依法处置涉访违法犯罪行为通告》和“五个办法(试行)”(即《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二是开展法制化宣传,制作橱窗,设立电子屏,一方面要求从事信访工作人员按照“五个关键环节”的要求逐步完善和规范,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来访群众按照法治化的要求依法、有序反映合理诉求共同有效维护良好信访秩序。三是推进镇村部门信访法治化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建立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在全县设立网格631个,选配网格员3004名。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信访工作为群众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积极作用。因此,通过信访工作得以拉近群众与党员干部的联系,提高群众对党的工作、对政府工作的认同。具体来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搭建了群众反映问题,提出诉求的机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难免会出现波动和问题,党和政府的监控难免会存在一些疏漏,需要群众主动的反映所见所闻,或者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信访制度是中国特有的制度,畅通了自下而上反映问题的合法合规渠道,加强了群众自发地与党和政府的沟通,有助于拉近党群关系。三、存在问题1、部分信访案件办理程序不规范,信访事项的登记不详细,转办不及时,导致案件办理质量不高,引起了群众重复上访。2、对政策法规掌握不透彻,工作方式方法简单,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无法应对,向群众做解释说服工作不耐心,方式方法不灵活,说服不了群众,增加了处理难度。3、工作制度不够规范,网上信访工作考核不全面,导致网上信访工作出现被动局面。四、整改措施与下一步工作计划进一步压紧压实信访工作责任,结合信访法治化工作,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规范信访秩序,在全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主要领导带头开展好领导干部大接访下发和包抓信访案件工作,及时就地解决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达到你动我知,切实将人员掌控在可视范围。(二)加大矛盾排查积案协调办理力度。落实落细信访案件“五包一”工作责任,对各重点信访案件,专项攻坚,专题听取办理情况汇报,深入研究找准症结所在,加强协调沟通,制定化解方案,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予以化解,力争尽早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三)实时强化源头管控。要切实提高初信初访的一次办结率及时回应群众合理诉求,确保将矛盾解决在当地,化解在基层,避免重复访和越级访发生。(四)加大信访案件督查力度。要加强信访工作考核,对重点信访案件、重点人员和不稳定因素要逐级落实责任,加大督导督办力度,建立完善的考核问责追责机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