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榆林市榆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4-03-20 14:57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建设提供管理服务保障;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的筹建、管理、服务。
住所 榆阳区牛家梁镇大伙场村
法定代表人 高之雁
开办资金 10162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1809.54万元 132509.89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公益 从业人数  3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农业产业园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站位谋划高质量项目建设,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凝心聚力不断提升干部作风能力,持之以恒推进全园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现将开展业务情况汇报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1、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完成情况良好园区以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为契机,北区着力提质增效,南区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87亿元,农业总产值5.2亿元。2、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刷新续建电力工程项目去年立项,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该项目建成后可完全解决园区范围内用电问题。新建清洁能源集中供热工程项目从立项到招标,用时不到1年,12月已开工建设。去年,园区引进榆林市最大的本科院校-榆林学院,联合建设榆林现代农业产业学院,今年实施的原职工倒班宿舍维修改建项目已完成实质性投资2624万元,并已完成11个标段共计8000万工程的招标工作。两个重大前期项目农科大道和榆阳区秦创原农业科技孵化中心开工前的各项手续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续建项目20万吨马铃薯产品深加工项目预计在年底完成全部主体工程和部分设备安装,预计于2024年建成试运行,该项目多次作为市、区高质量项目建设观摩点,并初步作为2024年全省重点项目现场观摩点。3、盘活闲置资源,实施精准招商围绕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做实项目前期论证,调整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项目2个;签约陕西广济堂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医药产业园、半天娇信鸽养殖项目、榆林上河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设18000吨/年牛羊肉及预制菜加工项目合同项目3个,项目到位资金达到8.8亿元。将盘活闲置资源与招商引资工作相结合,持续完善园区2009至2019年度14个地块1107亩批而未供土地手续;对南区的7000亩二期征地进行放线,确认地界;积极与法院、土地部门对接,推进雨润公司114亩土地过户手续;清理腾退秦创原孵化中心项目占地的5家企业,仅剩长安银行1家企业,已经达成回购协议,并已通过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进入审计阶段;完善原职工倒班宿舍项目的审计、决算、资金兑付等各项手续;积极推动第三方公司与“小个子”僵尸项目达成收购协议,为明年全省举行重点项目扫清障碍。4、加强项目要素和环境保障深入推进“标准地”改革工作,开展“1规划+10区域评估”工作,结合国家“三区三线”划定,进一步优化调整园区总体控制性规划;集中实施园区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等10类区域评估,与企业直接共享成果。统筹规划整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前做好项目外围协调和项目征迁工作,打包办理土地、林业、规划、环评等前期审批手续。目前,园区资源压覆报告已出;已启动总体控制性规划编制;农科大道和旺城路的林业手续已完成;电力和大暖工程的各项手续基本完备,电力工程穿越长城的手续已审批到中央层面;农科大道穿越长城手续审批到省级层面;项目穿越汉墓群手续已审批至中央层面,全年园区支出项目建设前期费用达1100万元。5、多形式提升服务举办榆阳区数字农业成果展,上线榆阳新农人APP,引导多个乡镇陆续启动数字伙场、数字大棚、数字养羊建设。举办2次大型产销对接会,特邀全国农报社、省农产品物流市场协会、肉类协会走进园区,促进园区企业三哥哥与陕西粮农谷添力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1亿元订单;陕西新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产品入驻西安新北城批发市场。6、加强科技创新整合全区六大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头雁”项目建设,持续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示范,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0万亩,累计引进新品种80多个,推广新技术10余项,初步研究出南瓜降糖机理,发表论文14余篇,认证专利6项,制定集成技术规程7项。通过数字农业产业服务平台,建成马铃薯、大漠蔬菜等示范基地18个;开发农品商城、农机共享等9大服务应用小程序,服务覆盖全区12个乡镇的254家涉农主体,部署安装农业气象等农业物联网设备660套,组织开展农业专家人才微课堂农技服务12次。二、取得的经济效益今年以来,园区以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为契机,北区着力提质增效,南区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87亿元,农业总产值5.2亿元。在招商引资方面,项目到位资金8.8亿元;签约合同项目2个,为陕西广济堂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医药产业园和半天娇信鸽养殖项目,引资9.3亿元;签约协议项目4个,引资16.35亿元。年度新开工项目4个。策划包装项目8个,项目概算10亿元。在科技创新方面,完成技术合同认定交易额830万元。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家。培育认定榆林市榆阳区御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续建项目,旺城路及延伸段道路工程项目部分路段已开工建设;电力输送工程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新建榆林现代农业产业学院维修改建和园区清洁能源集中供热工程两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在企业项目建设方面,续建20万吨马铃薯产品深加工项目预计在年底完成全部主体工程和部分设备安装,预计于2024年建成试运行。新建陕西华西牧业有限公司年产24万吨TMR全混饲料生产线、榆林榆粮兄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小杂粮加工及仓储和陕西广济堂医药集团中医药产业园(一期)项目正准备开工前各项手续。同时持续完善园区2009-2019年度14个地块1107亩批而未供土地手续;结合国家“三区三线”划定,进一步优化调整园区总体控制性规划,完成园区总规修编,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三、存在问题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园区运行机制上政企不分,薪酬人事制度改革滞后。二是资源闲置严重。三是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难。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园区坚持以科教结合、产业集聚、三产融合、资源盘活的工作思路,逐步把园区打造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田、农产品加工的主阵地、三产融合的示范园、智慧农业的服务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改善基础。针对基础设施滞后的短板,园区加快电力、热力等已招标项目建设进度;重点围绕北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南区企业生产道路改造维修,全力推进项目手续办理和实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二是盘活资源。针对企业占用园区资源批而不用、占而不动的现象,园区坚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的原则,引导优质企业通过产权转让、资产置换等方式,分类处置有效盘活,重点盘活园区原职工倒班宿舍等三块地以及南区4000亩已征土地。三是强化服务。全力做好“1规划+10区域评估”工作,结合国家“三区三线”划定,进一步优化调整园区总体控制性规划;集中实施好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等10类区域评估。全方位、多形式、多角度宣传园区企业,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持续组织产品对接会、展览会、洽谈会等各类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搭建线上线下产销对接平台,解决园区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