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卫健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是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全面高质量建成。伴随着我院创伤中心一举通过省创伤中心联盟专家组验收,标志着我院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全面建成,我院也成为全市率先全面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的县区级医院。胸痛中心作为全省县级医院唯一免检医院高标准通过再认证,成为我院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工作的成功典范,将向着胸痛中心标准版这一更高目标发起冲刺。二是高层次专家引进为学科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今年,我院先后引进三级医院心内科、影像科及妇科专家3名,至此,我院引进的高层次专家已达到5名,带动我院学科建设突飞猛进。特聘专家通过理论培训、技术指导、手术带教,填补了我院多项技术空白,同时也为培养我院骨干人才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好平台。三是人才培养为学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2023年,我院紧盯技术薄弱短板与人员紧缺专业,持续强化人才培养。选派神经血管介入、椎间孔镜等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骨干到三级医院进修22人次,选派专科护理进修30人次,医务科组织全院医师“三基三严”知识考核2场,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分层定级考核1场。通过内外兼修的持续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人才的广度与厚度,以此带来的是我院医护人员在省市组织的各类技术比武中屡获佳绩,其中荣获省级技术比武11项,荣获市级技术比武20项。内四科李如霞在陕西省结核病临床诊疗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入选省队将代表陕西省出战全国比赛。四是学科内涵质量持续提升。心衰中心、房颤中心质控指标名列全国前茅;VTE防治体系全面建立,全年无院内肺栓塞死亡病例发生;评选出胸痛中心再认证国家级项目1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等新业务7项,胎儿超声心动图专项检查技术等新方法2项,肺部超声在急危重症的应用等新方法7项;评选出重大手术病例104例,疑难危重病例88例,特殊病例211例。五是学科品牌日益擦亮。由儿科一病区、儿科二病区联合申报的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顺利通过了延安市重点专科建设创评验收工作,我院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9个,领跑延安市县区级医院。第二届延安市卒中专科联盟年会在我院成功举办,中国志愿医生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赵振伟教授、延安市人民医院杨海贵教授专家工作站落户我院。在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神采中国”陕西省神经内科知识及技能大赛中,我院作为唯一一家县级医院代表队受邀参赛,神经内科团队取得初赛第七,决赛第八名的优异成绩。儿科二病区参与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课题《血清维生素水平与ADHDASD的相关性研究》已结题;神经内科与北京宣武医院合作进行的缺血预适应技术推广项目、与交大一附院团队合作的陕西省急性脑梗死溶栓评估项目已签署相关协议。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业务整合,管理效率明显提升。新设运营管理科,将人力资源、绩效薪酬和信息统计等工作整合,运营管理科资源统筹、优化服务、决策支持的职能有效发挥。医院住院收费处与医保办实行合署办公,出院退费、医保结算、医保报销三项业务实现无缝衔接,将住院诊断证明专用章、住院清单明细专用章划归医保办统一管理,实现了住院报销“一站式”结算。将消防安全工作划归总务科,实行消防安全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二是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次均费用有效控制。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在尊重疾病变化规律,恪守诊疗常规、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实行同级别医院及医共体内医院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患者就医费用有效控制。三是信息赋能,智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做好基础系统维护的基础上,将医保系统和his系统进行有机融合,实现所有收费窗口均可医保刷卡缴费,切实缩短医保患者排队刷卡等候时间。在全市医疗机构中率先上线电子票据系统,实现门诊发票线上便捷办理,群众就医体验进一步改善。四是阳光采购,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健全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阳光采购机制,充分发挥专家治院作用。对全院的设施设备引进进行规划论证、价格咨询、质量把关,确保了资产配置的科学规范。对国有资产实行“身份证”管理制度,对所有资产分门别类,统一编号,制作条形码,逐一粘贴,逐一登记在册,确保了每一件资产“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有案可查,有迹可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此,我院被市人大确定为全省国有资产管理示范单位。2023年,医院运营指标、经济指标均呈良好发展态势。全年门诊19.64万人次,同比增长6.1%,出院1.74万人次,同比增长11.1%;手术1589例,同比下降6.4%,其中三四级手术462例,同比增长26.6%;危重病人3461人次,同比增长26.1%;药占比28.8%,同比增长3.4%。全年总收入2.2亿元,医疗收入1.6亿元,计提发展资金1957万元。三、存在问题:一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还需不断健全;二是国考成绩还需进一步提升;三是“千县工程”工作任务还需加紧落实;四是智慧医院建设水平仍需不断提高;五是安全生产工作还需不断夯实。四、整改措施: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大力气提升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全面落实“千县工程”目标任务。全面推动智慧医院建设。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五、工作计划:2024年是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重要一年,也是我院全面落实“千县工程”目标任务向创建三级医院目标进发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目标任务,科学谋划,精准施策,为创建三级医院目标努力奋斗。一是不断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二是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三是下大力气提升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四是全面推动智慧医院建设。五是全面启动人才引进培训计划。六是全力推进高质量学科建设。七是筹划医院空间拓展项目。八是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九是持续强化医院文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