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招商服务中心

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招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0 14:22
单位名称 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招商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园区招商引资服务,为企业客商服务,优化投资环境,推进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的专业化、市场化和规范化。协助招商局制定年度招商引资计划及重大招商引资活动方案·招商引资和项目洽谈活动组织实施·重大项目落实·园区招商引资项目策划、包装、推介和签约·入园项目相关行政审批手续代办服务·产业政策、优惠政策落实
住所 陕西省铜川市新区坡头街道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复兴路9号光电子集成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
法定代表人 封晓辉
开办资金 19.5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66万元 2.6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快项目对接,提升招商实效。坚持树立“全员招商”工作理念,领导带头、以上率下,灵活运用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科学运用投行思维、链式思维、闭环思维,开展精准招商。今年以来,园区领导带队赴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西安等地开展招商活动100余次,先后与隆基绿能、深圳美特伦、费勉仪器、西安天力、西安瑞鑫科、中环领先、协鑫(集团)控股、江苏达格水务、深锐智能、天通控股等企业洽谈项目,推介园区招商环境和优势,争取优质项目落户园区。先后参加2023陕西-京津冀产业合作活动、第六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第五届深圳国际半导体技术暨应用展览会、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3铜川·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合作恳谈会等重点展会,推介园区重点招商项目,邀请客商来园区考察。充分发挥“招商大使”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加大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园区,更多高含金量、高含新量、高含绿量的投资项目落户园区。用好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机遇,持续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二)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发挥同心办一站式服务平台作用,建立“跟办、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将“全周期”服务意识贯穿于招商引资全过程,从项目前期洽谈、公司注册、手续办理到项目建成投产,提供全程闭环式服务,坚定企业投资信心,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保障项目快速落地投产,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今年以来,同心办先后为美特伦、隆基、鹏展净芯、柔性面阵、卡路仕、华毅澳峰、光速芯材、之光光电、璟立、德华军盛、百川天成、中辉管业、远大、晨盛、宇腾等多家企业,办理了工商注册、迁移、变更、综合办税、土地规划手续、人才公寓入住等事宜,对接业务570次,办结132项。(三)争取资金扶持,助力企业发展。园区狠抓政策宣传,积极落实各项助企暖企政策,帮助企业申报各类专项扶持资金,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主动与工信、科技、发改、商务等上级部门对接,为园区企业争取中省市各项政策扶持资金。今年以来先后为陕钢申请2022年度铜川市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鼓励进口补贴方向项目资金6万元、分别为宇腾、隽美经纬申请2022年度外商投资项目奖补资金5万元、为澳威、隽美申请2022年度铜川市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区域协调发展项目54万元、69万元,为华原公司申请2022年度铜川市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项目711万元,为陕钢、大东鼎晟、宇腾和铟杰申报2023年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进口贴息项目,为宇腾、日月芯、隽美经纬、陕果申报2023年陕西省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扩大特色农产品进出口项目,为同心办申报2023年度陕西省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利用外资项目。(四)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招商能力。今年以来,部门人员先后参加全省外贸新业态培训会、知识产权专题培训和法律讲座、“招商大讲堂”规划土地专题培训、建立“洽谈项目库”专题培训、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论坛暨自贸业务培训,了解外贸政策、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土地报批流程等内容,赴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委会学习先进经验。同时,加强部门人员在法律、经济、金融、管理等方面业务知识的自学,提升招商干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开展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二、全年取得社会经济园区共签约项目20个,涉及资金139.8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7.16%,其中合同项目9个,涉及资金31.78亿元,协议项目11个,涉及资金108.1亿元。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招商引资工作还存在招大引强不够,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仍然偏少。今年以来,园区共签约项目20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仅仅只有隆基绿能年产12GW单晶电池项目。目前招引的大部分企业经济规模偏小、缺乏行业龙头企业大项目带动,对行业发展拉动作用弱,资源集聚能力不足。(二)产业链虽已成链但尚未形成闭环。目前光电子、新材料、现代建材等三大产业虽然已初步形成产业链条,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关联度不够高,尚未产生规模效益和产业集聚效应。(三)全员招商作用未充分发挥。目前招商信息来源单一,全员招商的氛围不够浓厚,招商成效不明显。聘任的十名招商大使及链主企业提供招商信息仍然偏少。部门及公司招商积极性未充分调动,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四、改进措施(一)加大招大引强,实现产业发展。围绕光电子、新材料、现代建材等主导产业,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紧盯行业头部企业,建立重点目标企业库,持之以恒攻坚大项目,千方百计招引大企业。(二)精准招商引资,延链补链强链。立足园区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精心研究产业链条,围绕产业链“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分析梳理每个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链,围绕重点产业链,扎实开展精准化、专业化招商。抢抓丝博会、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进博会等招商活动,加大节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力争促成一批优质招商项目;加强与市政府驻外机构的深度沟通合作,精准对接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企业,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精度。(三)坚持全员招商,提升招商实效。坚持全员招商理念不动摇,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形成人人关心招商、人人宣传招商、人人参与招商的浓厚氛围;大力开展以商引商、中介招商、亲情招商等多种方式,努力拓宽招商信息渠道,捕捉项目信息,竭力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充分发挥“招商大使”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其人脉、渠道、资源,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各环节、创新链相关方聚集园区,不断延链补链强链。五、2024年工作计划(一)精准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提质增效。立足园区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精心研究产业链条,围绕产业链“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分析梳理每个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链,围绕重点产业链,扎实开展精准化、专业化招商,充分发挥“招商大使”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其人脉、渠道、资源,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各环节、创新链相关方聚集园区,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聚集一群”的招商引资新局面。抢抓丝博会、供应链博览会等招商活动,加大会展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力争促成一批优质招商项目;加强与市政府驻外机构的深度沟通合作,精准对接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企业,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精度。(二)依托科技优势,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财经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优势,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促进彼此在相关科学领域的联系和沟通,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科技合作新格局,更好地将产业需求与科研供给进行有效对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加快科研技术向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产业提速发展,为园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目前正在积极对接天力金属复合材料生产线、深锐智能激光器生产、高速旋转涡轮等项目,争取早日签约。(三)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招商实效。加强项目跟踪对接,全力推进项目转化落地建设,严格落实“五位一体”项目推进机制和驻工地专员包抓制度,选派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帮扶在建项目,主动靠前服务,持续跟进项目审批、开工及建设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全力为签约项目落地建设保驾护航。对签约的合同项目,明确责任人,确保合同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对协议项目,明确包抓领导,紧盯不放,力争尽快转化为合同项目;对意向项目要组建对接小分队,主动上门,一对一精准对接,力争尽快转化为协议项目。(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提升“同心办”一站式服务平台,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少跑路,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从项目前期洽谈、公司注册、手续办理、人才招引、金融支持、配套服务到建成投产,提供全程服务,实现由“企业跑”变“政府跑”,用“真心、诚心、细心、耐心、恒心”服务,让企业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