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安康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搭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承担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校地(企)产学研合作对接,组织科技成果推介和交易;科技资源调查统计;组织开展科技业务和高新技术培训,引进、培育市场化科技服务机构。 | |
住所 | 安康高新区创新创业中心西区13楼 | |
法定代表人 | 马鑫 | |
开办资金 | 9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安康市科学技术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7.85万元 | 109.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科学技术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积极统筹各方资源,大力推进安康市科技资源统筹体系建设。成功争取全省科技资源统筹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安康召开,省科技厅、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和省科技情报研究院、各地市科技局和统筹中心负责人80余人观摩了安康市科技资源统筹体系建设情况。印发了《安康市科技资源统筹体系建设工作指引(试行)》,实现了县(市、区)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建设“全覆盖”,为全省统筹推进科技资源统筹体系建设提供了“安康经验”。(二)秦创原安康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手机端小程序正式上线运行,通过手机端小程序为企业、科研院所、服务机构、各类人才提供快捷的科技服务。该微信小程序平台是全省第二个(陕南第一个)嵌入到秦创原总窗口的数据平台。(三)联合省技术转移中心组织召开了2023年技术合同登记培训会,培训技术合同登记业务人员40余人;联合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开展陕南片区科技经纪人培训班,培训科技经纪人130余人;联合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举办秦创原安康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建设暨技术经理人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技术经理人80余人;联合省技术经理人协会在秦创原安康创新飞地孵化器举办技术经理人线上培训会,培训技术经理人200余人。(四)扭住常态化路演总开关,推行“周周有对接,月月有路演,一季一主题,一链一路演,一县一专场”安康路演模式,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县(市、区)项目路演全覆盖。全年组织常态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活动12场次。(五)秦创原安康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完成县(市、区)联盟成员单位全覆盖,成员单位已发展到40余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全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4.23亿元,培育认定新增科技经纪人(技术经理人)407人,认定新增科技服务机构145家,分别增长57.94%、16.29%、61.11%。(二)全年路演活动发布企业技术需求155项,推动开展校企技术需求合作73项;推介高校科技成果42项,促成“高性能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的关键材料和技术研发”等18项科技成果项目在安康签约;签订校地校企银企战略合作协议46项,其中签订先进储能产业投融资协议4项9.05亿元,有效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由“势”向“能”加快迈进。(三)秦创原安康科技创新服务联盟成员单位2023年对企业开展服务800余项,其中协助企业申报省、市项目200余项;培育和辅导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00余家、指导科技型企业入库200余家;知识产权代理服务200余件;培训人数1500余人次。通过资源联享、服务联动、精准联接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服务半径不断扩大,服务水平持续增强。(四)秦创原安康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小程序累计注册用户数546人,发布各类信息1000余条,服务科技型企业500余家,为安康市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虽有较大增长,但在全省排名较去年相比没有进位,名次依然靠后。(二)市、县区从事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专业人才匮乏、对企服务不精准,难以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三)科技项目路演助推科技成果落地慢,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间还存在评估价格、产业化、生产成本和市场推广等差异化,导致大部分成果转化落地难。2.改进措施:(一)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积极参加行业交流和各类辅导学习,了解最新的科技创新趋势和政策动向,为工作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和方法。(二)积极与部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定期组织交流会议和合作活动,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三)持续增强科创服务意识,以校企、校地供需为重心,以平台载体为抓手,精准把握企业的需求和痛点,提供个性化的科技服务解决方案,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助推安康高质量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全面推进考核指标任务。提早谋划,夯实任务,细化指标,加强业务指导和督导力度,积极争取市级层面出台技术合同登记和科技服务业示范机构考核奖补政策。二是建强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体系。根据《安康市科技资源统筹体系建设工作指引(试行)》,大力支持和指导各县(市、区)加快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建设,发挥科技服务和创新资源统筹能力,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秦创原安康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数据信息,实现科技资源省、市、县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健全完善秦创原安康科技创新服务联盟规章制度,规范联盟运行,不定期组织开展联盟活动,吸引更多科技服务机构加入联盟,全面提升联盟服务能力。三是持续开展常态化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活动。深入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筛选能有效破解企业技术瓶颈和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以“小、近、实”的形式和“企业技术难题进高校、优质科技成果到地方”的方式开展路演活动,并建立路演活动跟踪问效机制,争取市级层面出台常态化路演优质项目支持政策,助力更多科技成果在安康落地转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