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口岸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口岸货物监管,检查,检验及检疫工作;协调口岸各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 | |
住所 | 榆林市高新区安居路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党新军 | |
开办资金 | 29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商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2.61万元 | 149.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口岸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6月变更了法定代表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市口岸服务中心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口岸职能职责,在航空口岸开放、中欧班列运行等重点任务上取得了新的突破。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精心部署,学习贯彻主题教育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一是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动员部署会,夯实了工作责任。二是加强学习,采取集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每周一固定集中学习,通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论党的自我革命》等书籍。三是强化研讨,要求每人结合职责开展研讨,开展专题研讨3次,开展专题党课2次,围绕榆西欧班列常态化运行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四是严格整改,通过学习和检视问题,共梳理出32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达到了凝心铸魂筑牢根本,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的。(二)狠抓落实,榆林航空口岸申报建设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申报建设航空口岸是我市一项重点工作任务,经多次与中省市有关部门单位协调,取得了新进展。一是第三次临开获批,国口办征求了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和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意见,同意于2024年2月25日至5月25日客运飞机从榆林榆阳机场临时出入境。同时协助市政府办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任务分工,召开了协调会,临时国际厅设备采购、国际航线开发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二是申报年度审理计划,榆林航空口岸已经列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为了2024年获批口岸开放,已向省商务厅(省口岸办)申报了《国家口岸开放年度审理计划的报告》。三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多次协调海关、边检确定了机场T1航站楼改造国际航站楼工程设计方案,机场国际货运库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0%,机场口岸联检单位执勤楼项目正在采购安装设施设备,榆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干警、海关工作人员宿舍楼及附属设施项目已由市发改委报市政府研究。(三)稳中有进,“榆西欧”班列逐步实现了常态化运行。一是持续发展,2023年共发行“榆西欧”班列12列,集装箱255个,货重4248.16吨,货物总价值12640.37万元,主要发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货物有轻工百货、日用品、电器、汽配等.二是加大宣传,为了更好的宣传推广“榆西欧”班列,开拓班列国际市场,扩大外贸业务,服务企业,制作了《连接世界,探索未来》“榆西欧”班列及榆林市外贸通道专题宣传片。(四)加大宣传,中国(陕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得到了推广应用。一是加强宣传推广,组织外贸企业参加线上培训4次,赴陕西电子口岸有限公司参观学习了“单一窗口”平台运营情况,对50余家外资企业分别进行了调研和推广“单一窗口”,实现了陕西“单一窗口”一网通办、一屏通用的功能。二是电子口岸功能进一步增强,积极协调省口岸办和省电子口岸公司,顺利开通了榆林“单一窗口”大数据分析平台,可以随时了解榆林外贸进出口业务详细情况,为决策提供了依据。(五)持续壮大,驻村帮扶乡村振兴工作实现了稳步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成了驻村工作队轮换工作,12名帮扶联系人参与绥德县袁家砭村巩衔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工作任务。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21个温室大棚樱桃进行新品种稼接,对村公路沿线70户村民安装了天然气并投入使用,协调市财政资金55万修建了400方蓄水池一座,解决村民季节性缺水问题。三是改善生活环境,公路沿线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文化墙重新进行了改造,提高了村民生活环境。同时,申请了价值2万元的文化设备,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袁家砭村被市委宣传部认定为首批“文明示范村”。四是开展慰问活动,机关党支部与袁家砭村党支部共同开展了“踏寻革命忆峥嵘弘扬敬老传美德”主题党日活动,参观了杨家沟革命旧址,慰问了部分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与认可。(六)夯实责任,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得到了巩固提高。一是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从严抓实政治思想教育,拧紧思想“总开关”。二是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暂行条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机关支部委员会,6名干部得到了提拔使用,3名干部晋升了职称。三是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召开了组织生活会,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社区党员双报到活动。四是开展了“四史”教育,印发了《榆林市口岸服务中心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五是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深入开展了“三个年”活动,制定印发了《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实施方案》《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行动方案》《榆林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五十条措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有效促进了工作落实。六是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签订了《202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了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形成了集中统一领导,科室各负其责,依靠干部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七是加强整改,扎实落实审计和巡察提出的整改建议,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讨论研究,明确了整改任务,落实了整改措施、压实了整改责任,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七)财务制度。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严格审核差旅费、办公经费、工会经费等费用的支出,做到事出有因、支付有据。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夯实口岸发展基础,积极筹备口岸开放。申报建设航空口岸是我市一项重点工作任务,经多次与中省市有关部门单位协调,取得了新进展。一是第三次临开获批,国口办征求了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和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意见,同意于2024年2月25日至5月25日客运飞机从榆林榆阳机场临时出入境。同时协助市政府办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任务分工,召开了协调会,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临时国际厅设备采购、国际航线开发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二是申报年度审理计划,榆林航空口岸已经列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为了2024年获批口岸开放,已向省商务厅(省口岸办)申报了《国家口岸开放年度审理计划的报告》。三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多次协调海关、边检确定了机场T1航站楼改造国际航站楼工程设计方案,机场国际货运库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0%,机场口岸联检单位执勤楼项目正在采购安装设施设备,榆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干警、海关工作人员宿舍楼及附属设施项目已由市发改委报市政府研究。经济效益:据海关统计,2023年1-12月,榆林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7.73亿元,同比上升73.69%,总量居全省第4,增速居全省第1。其中,出口48.58亿元,同比上升83.47%;进口9.15亿元,同比上升35.41%;完成全省任务35.6亿元的162.16%。纵观2023年榆林外贸运行情况,呈逐季抬升现象,从一季度的11.98亿元,到二、三、四季度增幅规模均在10亿元以上,四个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58.97%、32.86%、74.99%、73.69%,季度规模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共发行“榆西欧”班列12列,集装箱255个,货重4248.16吨,货物总价值12640.37万元,主要发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货物有轻工百货、日用品、电器、汽配等,4月19日榆林首列进口饲料由哈萨克斯坦抵达榆林,整列装载1066吨麦麸颗粒。三、存在的问题2023年,市口岸服务中心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航空口岸开放建设涉及层次高、层面广、投资大,在获批、项目建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汇报、协调。二是“榆西欧”班列常态化开行受于国际形势、货源组织困难等因素影响,与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在协调组织口岸各联检单位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协商配合机制还有待加强。整改措施一是积极申请航空口岸第三次临时开放暨正式开放。二是争取边防检查站入驻榆林。三是加快推进榆林边防检查站建设项目的具体方案和立项工作,配合榆林市铁航发展中心完善榆阳机场口岸联建办公楼、T1航站楼改造等口岸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工作2024年,市口岸服务中心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圆满完成第三次临开任务,协调各相关部门做好临开期间运行保障工作,临开结束后进行组织评估工作,向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申报榆林航空口岸对外开放。二是加大基础工作进度,加快协调推进T1航站楼改造国际航站楼、机场国际货运库建设,向省政府申请榆林航空口岸开放和设立榆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推进榆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干警、海关工作人员宿舍楼及附属设施项目建设等工作。三是加强宣传,不断整合“榆西欧”班列资源,逐步实现班列的常态化开行。四是加强推广,发挥榆林“单一窗口”大数据分析平台作用,为外贸企业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五是守牢返贫底线,以发展产业为重点,逐步推进袁家砭村乡村振兴。六是加大党建和党风廉政工作力度,认真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七是持续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巩固主题教育和“三个年”提升活动成果,持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力争培养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适应新形势下口岸工作的新要求。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