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旅游服务中心

宝鸡市旅游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0 10:08
单位名称 宝鸡市旅游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宝鸡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和宝鸡市旅游行业信息化、“智慧旅游”建设工作服务;全市旅游咨询服务、应急指挥、“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及旅游产业运行数据监测。
住所 陕西省宝鸡市鹏博财富中心大厦第2幢B座1层2号
法定代表人 王龙
开办资金 3119.2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48.8万元 1201.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坚持项目驱动,突出“能落地”与“建得好”紧紧围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要求,聚焦中心各项职能,发挥数字文旅优势,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争取省级旅游专项资金520万,市级专项资金700万元,持续完善智慧旅游体系建设。1.智慧旅游平台管理逐步规范。以市级平台为核心,初步形成智慧旅游建设运维标准化、资源要素集约化、管理服务网格化、指挥调度常态化的宝鸡模式。完成智慧旅游市县一体化平台初步验收,起草编制了《宝鸡市智慧旅游管理制度汇编》,建立智慧旅游网格化管理机制,定期开展智慧旅游平台应急联席视频会议调试工作。本年度共开展平台联调14次,组织视频会议3次。统筹完成9个县区智慧旅游平台公共基础信息更新上报工作,更新2623条文旅资源信息。同时,由市级平台牵头,推进全市公共文化场馆、景区视频监控接入工作,目前累计接入景区27家、视频监控146路,公共文化场馆4家、视频监控21路,游客服务中心5家,实现了数据的全面覆盖,增加了智慧旅游系统数据分析的可靠性。2.省级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围绕“看中国来宝鸡”“中国青铜器之乡”“陈仓有道宝鸡有礼”等城市特质,综合高铁南站重要交通枢纽曝光度高特点,打造智慧旅游裸眼3D(四折幕)沉浸式体验中心项目。该项目争取省级旅游专项资金500万元,于今年9月完成政府采购公开招标工作,11月进场施工。目前,该项目已同步启动展厅施工和片源制作工作,计划于2024年2月投入试运行。同时,积极协调市交通局、市交警支队、高新区管委会、市火车站等单位,筹备将高铁南站原旅游咨询服务点整体搬迁至市火车站,减少国有资产流失。3.新址搬迁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市政府和局党组有关会议精神,按照市局搬迁工作专班要求,我中心成立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对接市文旅集团、育才集团、高铁南站、设计公司等单位,加快开展新址公共服务设施和办公设备采购项目行政立项审批、公开招标和设计方案确定工作,力争年底前完成搬迁建设工作。(二)坚持服务为民,突出“办实事”与“办好事”聚焦市民游客重点关注领域,聚力文旅活动品牌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品质,落实文旅惠民政策。1.文旅融合公共服务稳步提质。一是城市书房服务不断延伸。作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创建的青年城市书房重要点位,按照中期检查工作安排,在团市委指导下、市图书馆支持下,上架更新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学类、少儿类图书3000册。暑假期间,城市书房也吸引了众多学生、考生前来阅览自习。联合行政东路社区开展“庆‘八一’宣讲英雄事迹传承革命精神”活动,既拓展延伸了图书馆主体的服务,又创设了知识共享、信息交流、文化互动的新空间。二是文旅活动品牌建设持续推进。以助推智慧文旅向服务应用转变为目标,组织开展第二届“西府映象发现宝鸡”宝鸡旅游摄影和短视频征集活动,目前已完成春夏两季评审工作,预计2024年1月开展秋季评审工作。期间共征集摄影作品1294幅,短视频作品178部,组织摄影爱好者159人赴千阳、陇县、眉县、凤县、太白县等地开展创作采风活动9次。参与者之多和作品之丰富也显示出本次征集活动的受欢迎程度和吸引力。同时结合重大节日和时间节点,举办了宝鸡春运旅游风光摄影展、兰州千人旅游团进宝鸡、陕西暑期文旅消费季、陕西四健会、5.19中国旅游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旅宣传活动。三是“引客入宝”旅游奖励政策作用发挥明显。针对奖励政策实施过程中,旅行社反映异地审核难、现场审核不便等问题,委托第三方探索开发“引客入宝”线上申报审核系统,目前已投入试运行,实现了线上申报审核便利快捷,有效助力奖补政策落地。本年度共有8家旅行社申报奖励,奖励类型含大巴旅游团队、研学旅游团队,累计申报人数24075人,较上年增长10.5倍,应兑付金额39万元,较上年增长8.5倍。2.新媒体宣传品牌效应发挥显著。一是聚焦精品文章创作。以宝鸡历史人文、自然资源、民俗风情、特色美食为重点,编发宝鸡旅游公众号信息998篇,含原创信息247篇,同比增长28%,总阅览量达101.4万次;公众号关注人数增长10681人次,同比增长2.5倍;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转载38篇,各县区转载101篇,同比增长26%。二是聚焦优秀短视频制作。依托“西府映象发现宝鸡”旅游摄影和短视频征集活动和文旅重大节庆活动,持续开展“宝鸡旅游”短视频发布。全年共发布241条视频,浏览量达52.5万次,同比增长32%;点赞量10758个,同比增长30%;其中“航拍宝鸡”“宝鸡人间的烟火回来了”“宝鸡市第十二届文化旅游节开幕”等单条视频浏览量近2万次。三是聚焦多平台宣传。微博、马蜂窝、今日头条等官方自媒体平台多角度发力,结合线下重点景区、酒店及服务场所投放的160余台智慧旅游终端,构建全方位网络宣传矩阵。本年度累计发布信息1101篇,浏览量246.3万次。3.政务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一是高标准完成各类会务保障。以第五届全国导游大赛陕西省选拔赛活动为契机,开展“走出去,学回来,用起来”观摩学习活动,组织讲解人员赴宝鸡展览馆、东岭廊桥、宝鸡民俗博物馆等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综合技能。本年度配合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统战部、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等单位开展会务接待、随车讲解工作80余次。其中“姜水迎赤子心香祭神农”2023两岸同胞走进陕西宝鸡炎帝故里随车讲解活动,展现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营商环境,获得市委统战部和台湾同胞的一致好评;张玮琪、刘青卓、武芮平等3名同志被抽调参与宝鸡市第十二届宝鸡文化旅游节、2023中国(宝鸡)国际酒业展览会筹备举办工作,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受到市局和与会嘉宾的高度肯定。二是高效率完成12345及市长信箱工单处理工作。为更好满足市民游客咨询服务、投诉建议的需要,主动提思路、想办法,协调大数据局为局属相关单位开设了平台二级账号,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单回复效率。同时组织工单处理工作人员赴延安参加省文旅厅组织的旅游企业投诉处理培训,不断提升工单处理能力水平。本年度共处理12345投诉工单316单,市长信箱投诉工单28单,回复率100%。三是高质量完成咨询接待服务工作。本年度旅游咨询服务热线共接听来电600余通,现场接待来访2000余人次,游客咨询回复率100%,游客满意度100%,其中第三季度咨询率明显升高。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我中心被评为市直机关先进团支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第一议题”制度落实需要加强,部分同志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敏感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思想观念、思想意识存在偏差。二是中心运营经费不足,智慧旅游平台信息化运维、自媒体平台运营压力较大。三是信息化技术人员、专业讲解人才储备不足,信息化技能、自媒体应用、讲解技能培训滞后。四是线下旅游咨询服务、游客集散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改进措施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规范组织生活。二是努力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沟通衔接,深入研究智慧旅游、技能培训等领域政策,积极争取专项资金。三是不断优化文旅产业人才培训机制,开展导游从业人员、网络直播行业专题培训活动,加强人才储备。四是联合社会力量,丰富服务职能,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四、2024年工作计划我中心将持续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三个年”行动,立足党建引领,强化作风效能提升,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提升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持续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坚持集体学与自学相结合,丰富学习内容,灵活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二是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依托第十批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申报、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创建等工作,不断完善中心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服务保障职能。在市局指导下,争取市人社局资金支持,开展全市旅游从业人员通用技能人才培训。持续做好“引客入宝”宣传推广、资料审核工作,建立全国旅行批发商信息库,助力奖励政策落地。三是打造宝鸡文旅“第一会客厅”。按期完成中心新址搬迁建设,高标准开展新址运行工作,充分发挥城市旅游服务中心游客集散、资源展示、咨询讲解、公共服务等各项功能。依托高铁南站智慧旅游裸眼3D(四折幕)沉浸式体验中心和宝鸡旅游大厦楼体3D户外屏,培育文旅消费新动能,打造都市旅游新地标,助推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