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公益电影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参与全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的组织实施和绩效考核;组织实施全市城市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组织实施全市公益电影放映的场次计划、选片订购、下载传输工作;全市公益性示范影院的规划建设、技术规范、业务指导;全市公益电影放映的技术推广、专业培训等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新建南路107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光生 | |
开办资金 | 424万元 | |
经济来源 | 经费自理 | |
举办单位 | 中共榆林市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34.62万元 | 415.2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公益电影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中心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理论学习、扎实开展主题教育。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理论学习至关重要。以深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为契机,认真落实相关制度,制定详实的工作方案和学习计划,坚持每周一全体职工集体学习和每周五全体党员集体学习,推进机关学习常态化、制度化。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党的创新理论等为主要学习内容,由每位党员干部轮流领学。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交流研讨、学习心得展示和学习笔记评比活动,编制印发了主题教育《应知应会知识手册》。二、强化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为进一步强化工作作风,夯实工作责任,通过系统梳理、研究讨论,修订和完善了有关工作管理制度条例。与此同时,成立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细化分解,班子成员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组织全体干部学习《榆林市加强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管理实行办法(试行)》、党员干部观看《零容忍》等廉政警示教育片,警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自觉抵制“四风”,严守规矩、不逾红线。三、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映前宣传落地生根。今年统一为全市部分放映设备下载了中央党校教授主讲的最新党课课件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片和公益广告,把党的创新理论与电影有效融合。在开展送电影进农村、社区、机关、厂矿企业活动时采取不同的映前宣传方式。二是不断提升标准化放映。2023年全市新建固定银幕架33块,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固定银幕架共计318块(其中主题活动超大银幕架18块),新建了高标准固定银幕架7个。三是积极探索“室外转室内”乡镇公益影院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32个室内放映点,其中,公益影院9个,室内简易放映点24个,绥德郝家桥数字影院是2023年的重点打造项目,榆阳城区公益影院和榆阳区元大滩战役红色影院成为榆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四、主题放映增光添彩。2023年为全面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按照中省市有关要求和市委宣传部的安排部署,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光影送征程奋进新时代”主题公益电影放映活动、组织“夏季行动人心所向—平安榆林”“凝聚中华情共筑中国梦”“党课入心光影铸魂”等主题放映活动30余次,放映影片3万余场,观影人次达75万余人。将各类党课、宣传片和经典影片送到千家万户。同时还借助送电影下乡,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乡村振兴、科技致富等方面的内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了公益电影“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宣教作用。五、强化监督管理。一是农村电影管理制度。相继出台了有关农村电影管理的制度、放映实施办法、百分制量化考核办法等。二是“三会三查”监督推进制度。“三会”即召开年初工作会(或培训会)、年中推进会(或现场会)和年底考核会部署落实具体业务工作;“三查”即放映照片回传系统抽查,GPS、GPRS监控管理平台每日值班询查,不定期下乡到农村放映现场进行专项督查。三是专项资金落实制度。积极争取放映补贴经费落实,确保放映队伍稳定和任务完成,同时,配合审计部门对各服务站的农村电影专项资金进行定期普审和不定期抽审。六、取得的的主要效益。1、放映任务全面完成。为进一步扩大公益电影的影响力、渗透力、传播力,在去年全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39912场的基础上,今年又和省电影处争取了2262场,2023年全市公益电影共放映43874场,其中农村放映39464场,校园放映89场,广场社区放映3136场,合格场次43674场,放映完成率104%,放映场次达标率为99.9%,全年放映故事片293部/37897场次,放映科教片83部/17928场次,吸收观众达136万人次,场均观影人数达32人次,单场最高观影达300余人。在主要调查的满意度指标中,群众认知、群众满意度等各项指数均超过90%,持续在全省各地市中保持放映场次排名第一。2、融媒体宣传彰显“光影”魅力。为提高广大群众对公益电影事业的认知和关注,我中心创办了“榆林公益电影”公众号及抖音账号,将各县市区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对外宣传推送,通过互联网和自媒体平台弘扬正能量。榆林院线绥德县服务站制作微电影《今夜月更圆》和记录访谈《黄土地上的放映人》都在榆林市学习强国平台刊播,其中《今夜月更圆》被中宣传部学习强国总台录用,《黄土地上的放映人》被省学习强国平台录用、中影新农村公众号等多家媒体录用。佳县服务站“公益电影点亮乡村夜生活”在9月25日榆林日报报道。靖边县“公益电影进校园,荧幕课堂助成长”活动在靖边融媒公众号推送。清涧县“公益电影点亮文化夜生活”在清涧电视台清涧视频报道;“党课入心光影铸魂”主题观影活动在文明清涧公众号推送。榆阳区服务站组织的“2023欢乐春节—倍增前行信心,影响魅力榆阳”优秀电影放映活动、庆“七一”红色经典电影放映活动、“观建党伟业,忆峥嵘岁月”公益电影进机关主题放映等活动均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新农村电影公众号、榆阳宣传、榆阳文产等多家媒体推送。七、目前存在的问题。1、因经费来源有限,日常经费存在缺口。2、部分设备老化,未能及时更新。3、运用新媒体宣传的能力还有欠缺。八、整改措施。1、按照有关政策,积极争取政府财政资金,建立长效拨款机制。2、通过实地调研,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及时更新老化设备,更好地服务群众。3、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官方账号等新媒体渠道及时发布新资讯,扩大公益电影宣传的影响力,覆盖更广泛的群体。九、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强化理论学习、纪律监督,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升队伍思想理论素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梳理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推进各项制度规定落实执行。2、聚焦主业,全力做好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在2023年全市公益电影场次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争取明年更多的公益放映场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3、创新工作思路,搞好公益电影服务。一是把公益放映工作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结合起来;把公益电影放映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融合起来;围绕宣传思想文化中心工作开展主题放映活动。二是提升映前宣传力度。三是开展节日互动放映。4、推进公益电影高质量发展。一是提高标准化放映的普及程度。二是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开展放映队伍素质提升年活动。5、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四下基层”工作和公益放映工作有机结合,推广各县市区服务站在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助力我市公益电影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