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高新区第六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学发展. | |
住所 | 高新区发展路以东、裕华路以南、北星路以西、建华路以北。 | |
法定代表人 | 李莲娜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26.34万元 | 657.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高新区第六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1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学校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工作(一)党建引领强基铸魂,狠抓思政提升品质学校党支部坚持党建领航,狠抓思政铸魂育人。一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红色领航团队。二是重视党员学习教育,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支部党课、专题宣讲;召开学习贯彻上级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师德师风专项学习等专题活动。全年召开专题研讨会10次,集体学习讨论10次,党支部书记曾云同志讲专题党课4次,撰写心得体会、交流研讨100余篇,教师撰写学习笔记1万多字。通过深入学习,提高了全体教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二)养德于行彰显初心,春风化雨细做德育1.夯实德育常规管理。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视德育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常规教育,规范学生养成教育;强化学生监督职能,助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强化班级评价功能,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本学年,举行班主任、辅导员大赛各2次,参加外出培训5次,论坛交流4次,建立了班主任工作台账4册,依托工作群常态化分享管理技巧20周,少队干部培训5次,夯实德育队伍,巩固德育主体地位。2.优化德育素质活动。此外,学校依托升旗仪式和主题班会面向全体同学做文明、安全、心理、防欺凌、法治等专题教育36次,“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少队活动课程40节,先后开展了“讲雷锋故事,做时代好少年”故事大赛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争当四好少年”活动等德育主题活动,充实生活德育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此外,为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学校组织主题宣讲2次,推送心理健康普及知识4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队会1次,依托心理咨询室、心理社团、道法课渗透式开展“阳光心灵健康成长”系列活动10余次,全面摸查学生心理健康状态2次,分类建立关爱台账,对60名重点人员实施“一人一策”教育疏导及防范,通过家长课堂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叠进式开展。3.家校协同育人发展。本学年,组织家长进校园参观4次,观摩60余名教师示范课60余节,召开家长会5次,线上线下家庭教育讲座15次,推送有致家长课堂20节,邀请交警、法院、医护、教育专业家长进队会10次,进校园作报告6次,法警专业人员指导安全、应急自救演练5次,努力营造家校共育良好氛围。(三)创新教师发展机制,稳步提升专业素养学校创新教师发展机制,通过“行政督导”“名优室坊站”“名师进课堂”等方式,实现骨干教师的年轻化,达到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坚持实施“青蓝工程”,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同课异构、评课、教学反思等教研活动,迅速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通过课标学习、课例观摩、示范课引领、小课题研究等形式,丰富教研活动内容。在校内,组织教学能手大赛、教师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大赛、组建合作学习模式下的示范课,实验教学督导课、期末复习督导课等等活动,以此引领课堂变革,高质量地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年度,组织教师全员参加继续教育网络培训、新课标知识培训、在线直播课程网络研修等350余人次,持续提升业务水平,按时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指导教师进行成果梳理与钻研,积极参与各类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荣获省级等次奖100余人次。(四)多措并举厚植双减,高效赋能生本课堂1.课程建设。一是进一步深化三级三类课程改革。坚持五育并重,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构建多元活力课程体系。2022年10月,市级课题《“活力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顺利结题,标志着融合“三个课堂”为一体的“活力˙培基”“活力˙赋能”“活力˙立身”三个层次,“明德、审美、健体、创客、领袖、家政”六大类别的活力课程体系已初步建成。二是多元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程、实施效果三大方面10个维度进行评价,并制定了配套的评价量表,对课程开发、实施全过程进行评价,确保课程质量。三是开展“大思政课堂”实践活动,加强五育融合升级。师生走进实践基地体验“农业+”“工业+”“科技+”“艺术+”活动,感受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堂与学科知识与劳动教育的深层融合。2.作业减负。为了让“双减”从落地走向纵深,创新实践“课堂提质与作业提质减量闭环管理”模式,在更加明确要求备课组集备精选作业内容的同时,要求教师结合精准教学校正课堂教学与作业反馈情况,通过多样化分层作业,丰富作业形式。一是践行“一校一案”总要求。打造“作业辅导+体育锻炼+特色社团”三位一体服务路径,落实“三个保证”:保证学生书面作业在校完成,保证学生每天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保证学生回家后能从事家务劳动、自主学习。二是加强作业管理。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出台系列制度,严格落实每天公示、每周抽访、每月调研,优化作业设计,以完成课内基础作业为首要任务,完成拓展性作业为努力目标,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3.课堂提质。学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教师互助、教学督导等形式,严格执行“六认真教学管理规范”,加强对师生共成长高效课堂的研究,打造高质量课堂。开展研究性、项目化、合作式的学习,通过学科包抓领导、教研组、备课组的“三级推进”式管理,专家引领、组内研讨和个体实践的“三方联动”以及“三维一体”的打磨活动,引导教师由理论走向实践,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师生共成长”的生本“思维型活力”课堂模式的有效运用。(五)强化安全体制建设,全力打造平安校园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师生员工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学校安全管理,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继续施行各类传染病和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对校园周边的整治力度,坚决把潜在危险因素挡在校园之外,确保全校师生的安全健康。二是严格落实校园安全“一岗双责”和“13530”安全工作机制,建立校长与班主任、任课教师三方联动责任机制,构建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问的安全管理格局,校园安全工作责任不断夯实;每周开设一节安全教育课,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采取集中排查和分散排查相结合,集中安全检查6次,消除安全隐患20处;成功举行疫情防控应急模拟和防震安全演练,学校安全风险防控能力逐步提升。二、取得的主要效益本学年,我校坚持学校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改革新风向,认真贯彻“双减”、“五项管理”、“课后服务”等工作,以“活力”教育为核心,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味,发展学校内涵,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深化学校底蕴。1.学校方面:本年度我校创建为陕西省名师专业成长基地学校;榆林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榆阳区明珠路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2023年度满意单位。获评为榆林市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榆林市“中小学生人工智能趣味编程公益科普活动”荣获优秀组织单位;获得榆林高新区中小学生“学雷锋强国防”知识竞赛(小学组)、团体二等奖、三等奖;榆林市“亿通”杯青少年国际象棋等级赛学校团体奖第三名;获得高新区第七届中小学围棋赛高年级组优胜奖、低年级组优胜奖;高新区第六届中小学生诗词大会团体第三名;榆林高新区2022-2023年度创建工作先进集体。2.教师方面:本年度,共培养区级教学能手6名,区级教坛新秀5名。区级及以上课堂教学大赛获奖教师10人。市级结题课题3项,区级结题课题3项,区级及以上教师精品课、论文、教学设计等教育教学成果获奖20余人次。3.学生方面:本年度,我校390名学生获得国家、省市区级荣誉。其中,乔嘉轩等3名同学荣获国家级创客智慧编程复赛二等奖、三等奖;14名同学在陕西省艺术展演、诗词大会中获得等次奖;省级挑战赛铜奖;182名同学在榆林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环保实践、主题征文、文创设计活动中获得等次奖,4名同学荣获榆林市“十佳之星”称号;187名同学在高新区运动会、安全知识竞赛、诗词大会、学雷锋活动中获得等次奖。7名学生在榆林市第二十届青少年智力七巧板竞赛活动中分获个人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十名学生在团体赛荣获二等奖;47名同学在榆林市第38届科技创新大赛或等次奖;4名同学在高新区第九届中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取得二等奖;高子沫等6名同学在高新区教育系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奖,高亚妮2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三、目前存在的问题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高新六小在内涵发展的办学道路上扎实迈进,取得一定成效。反思不足,一是在家校共育工作中缺少系统构建,家校共育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教师队伍整体呈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部分学科缺乏名优教师引领,教师成长受到制约。整改措施1.加强班子建设,建树良好形象。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实行人文管理,增强凝聚力。2.坚持德育为先、提升师生素质。强化师德建设,树立师表形象,注重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素质,利用教育契机,开展寓教活动。3.抓实基层党建,促进内涵发展。党建基地规范化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教师优秀团队建设。4.强化管理规范,提高教学质量。抓住课堂提质量,重视过程提质量,抓住要点提素养。5.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积极实施教干教师轮岗制。7.加强后勤管理,落实安全责任。五、下一步打算1.推行“内生·引鸿”教师培养模式。以激发教师内生动力为出发点,分层、分类、分科、分片实施教师培训“五航”工程。2.实施“筑美”德育工程。深度推进班主任工作论坛、家校论坛、大家访活动,推进校内外协同育人联动。榆林高新区第六小学 2024年2月15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