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靖边县地方金融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服务全县金融工作的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工作。研究分析金融形势,提出改善金融发展建议;组织政府、银行、企业之间对接工作;协调处置和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 |
住所 | 靖边县统万路县政府人大办公楼427室 | |
法定代表人 | 雷元慧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靖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96万元 | 7.43万元 | |
网上名称 | 靖边县地方金融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主要业务活动(一)建章立制,推行建立多重保障机制。先后出台了《2023年金融要点》、《靖边县涉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担保)清收工作实施方案》、《靖边县中小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专项清收处置(2023-2024)工作方案》、《靖边县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突破年工作方案》、《靖边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靖边县政银企对接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金融领域相关发展政策,提高政策的引导性、操作性。(二)防范金融风险,化解不良贷款。今年以来,我中心以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清收、靖边农商行脱高工作为重点,积极协调各银行切实履行好不良贷款化解主体责任,主动担当,加强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对接,当好不良化解第一责任人。共向相关银行下达风险提醒函8次,县级主要领导约谈高风险金融机构,多次亲自听取金融风险化解工作汇报,并进行安排部署。召开了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推进会,将不良贷款底数推送告知给各涉及单位,加大惩处力度,促进贷款清收进度,召集各银行风险部负责人2次,推进清收工作进度。(三)加强金融监管,规范行业发展。一是顺利完成2022年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和融资担保公司的年审工作。二是加强对地方金融组织监管职责,开展小贷公司、典当行、融资担保公司现场检查工作,规范金融行业运营管理,强化地方金融组织守法经营和风险防范意识。(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破解企业融资症结。积极搭建常态化、制度化政银企对接平台,满足重点领域融资需求。一是建立民营企业“金融联络员”制度,联合全县各级金融机构选派金融联络员。二是深入推进县域金融机构加快“榆林市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的推广使用。(五)担保增信,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创新开展“批量贷”担保合作模式,通过推送优质企业、放大担保倍数、降低担保费率、设立保证金专户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鼓励县域银行扩大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规模,助力全县中小企业和“三农”的发展。(六)创新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积极主动协调农商行、乡村振兴局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开展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工作;动员基层工作力量,开展“地毯式”贷款需求摸排,逐村逐户填写《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需求征求意见书》,将摸排工作常态化,确保充分满足信贷需求,认真做到精准放贷、应贷尽贷。建立资金使用检查台账,掌握了贷款用途和资金使用情况,以防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用于结婚、建房、理财、购置家庭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七)推进企业挂牌上市,增强企业竞争力。我县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牢固树立“培育一批、改制一批、上市一批”工作导向,为进一步推进我县企业上市挂牌培育工作,有效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促进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全力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八)加强平安建设,推进扫黑反诈。通过对中省市县相关文件学习,把握精神实质,领会具体要求,迅速安排部署,及时成立和调整工作领导小组,不打折扣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网点阵地优势,每月进行一次线索摸排,并按时总结及时上报(九)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依照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全力协调县域内金融机构,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加强信息报送,及时上传下达。按时做好全县金融行业数据统计工作,分析金融发展趋势,按月形成金融运行简报,并及时将数据报送至主要领导和上级部门,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取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截止2023年底,我县为大、中、小型企业贷款余额79.22亿元,同比增长28.85%。新增贷款16.51亿元,同比增长100.36%。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5亿元,同比增长40.23%。新增担保业务701户,担保总额1.2亿元,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免收担保费用120.5万元;我县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累计发放贷款2776笔7086.20万元,贷款余额459笔1872.37万元,2023年发放202笔902.76万元。融资服务平台注册数2234家,授信金额18449.33万元,撮合交易148笔。存在的问题(一)企业自身实力弱,不具备贷款条件,经济下行加之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对县域经济冲击较大,我县中小企业大多数起步晚,技术储备低,自身经营不规范,内部管理粗放,财务制度不健全,盈利情况不容乐观,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缺乏有效抵押物,导致银行无法授信或授信额度较低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二)受经济转型等因素影响,不良贷款化解压力较大,存量化解难度大、耗时长,金融风险隐患依旧存在,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三)银行保险公司缺乏地方监管抓手。由于历史原因,我县并未设立人民银行,也没有银保监局。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监管主要依靠横山人行和市银保监局,我中心虽不断加强对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联系,并及时传达县委政府的各项要求,但也无实际监督管理权限。(四)监管地方金融机构机制尚未理顺。一方面法律尚未明确县级地方金融机构监管单位,另一方面机构职能文件也未赋予相关职能。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1.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协调各银行机构抓住当前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行的支持,将上级出台的延期还款、贴息、减费让利等政策落实到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协调银行加大对实体企业特别是普惠领域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2、深化政银企对接机制。及时向银行机构推送省市县重大重点项目、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科创性企业等名单,积极推进银企合作,按月开展好政银企对接活动。(二)进一步增强金融风险防范力度。1、坚决守牢金融稳定底线。针对非法集资新特点,坚持“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持续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多部门协同排查,科学防控金融风险,切实维护良好金融生态。2、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持续化存量、遏增量,协同盘活企业,化解不良资产,巩固银行业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化解工作成果,对靖边农商行风险等级继续关注。(三)持续推进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力度一是合规经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确定时限,确保整改到位;加强日常业务的自查,确保稳健运营,不出风险。二是引导积极作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找准市场定位,增强业务技能,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