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陇县> 陇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陇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0 08:26
单位名称 陇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劳动就业提供服务。失业保险基金征缴登记,失业职工审定及生活费的发放;再就业服务;失业下岗职工、失业青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劳动力输出,职业介绍,失业人员登记及管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咨询及相关资料的核对和确认等相关工作。
住所 陇县迎宾路市民中心二楼
法定代表人 蔚四强
开办资金 252.5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陇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0.02万元 136.1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以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认真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就业举措,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援助,突出抓好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改善公共就业服务设施,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劳动就业服务:1.开展“春暖农民工”活动.组织从江苏、浙江“点对点”接务工人员回家过年6批、6车、245人,解决了“新冠疫情”政策调整后务工人员返乡潮期间买票难、乘车难的突出问题。2.2月16日,召开了“2023年亲情座谈会暨返乡人员座谈会”。15名务工返乡人员代表,20名成功创业人员代表,3家人力资源机构代表,互相交流分享了就业创业经验,围绕落实好就业创业政策,解决好务工人员、创业人员急难愁盼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梁丹军对务工人员、创业人员和人社部门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为促进就业创业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鼓励支持群众稳定就业、充分就业、大胆创业,助推乡村振兴健康发展凝聚共识,找到着力点。(二)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征缴发放:为了达到“保就业”和“稳就业”目标。发放“稳岗补贴”63.94万元,惠及企业67户,职工1945人。为498人发放失业保险待遇金额101.95万元;为187人发放失业补助金24.92万元;为188人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110.92万元。为19人支付工伤抚恤金38.61万元。为65人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费91.63万元。为4人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305.80万元。为13人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48.42万元。向生活困难职工发放慰问金5.2万元,慰问生活困难职工100人。(三)再就业服务:1.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30人,占目标任务600人的138.33%。2.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83人,占目标任务1700人的122.53%。3.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00人,占目标任务300人的100%。(四)劳动力技能培训:在温水镇峡口村、东风镇梨林川村、天成上寨子村等镇村举办培训班46期,参训人数2029人。其中:为招商引资企业宝鸡奇点益方能源有限公司、陕西瑞晶盛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举办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班2期,培训员工80名。(五)劳动力输出:1.1月29日,在人社局安排部署下,筹办了“宝鸡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暨陇县“点对点”输出欢送仪式”,组织“点对点、一站式”输送务工人员10车,330人。2.举办招聘会13场次,其中线上4场次,线下8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5200个,发放宣传彩页8000多份。3.帮助14户社区工厂实现用工20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49人。4.全年发放跨省一次性转移就业交通补贴120.84万元,受益人数3352人。(六)小额创业担保贷款:1.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56笔,28万元。2.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145万元,其中:企业26笔,6985万元;个贷8笔,160万元。3.包抓扶持创业企业161户,带动就业848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点对点”专车接务工人员回家过年得到赞扬。为解决了“新冠疫情”政策调整后务工人员返乡潮期间买票难、乘车难的突出问题,我们开启了“点对点”直通专车接务工人员回家过年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扬,《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宝鸡日报》、《宝鸡文明网》等多家新闻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二)创立陇县零工市场“1258”规范化服务体系。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临时务工人员“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在零工市场建设中创新思路、精心谋划、确立品牌,精准发力,创立了陇县零工市场“1258”规范化服务体系。按照“1258”创建思路,建立一个规范的零工市场。健全线上线下两个服务平台,设置五个专业化服务功能区,开展八项“全链条”就业服务。这一做法在8月份由我县承办的“宝鸡就业服务工作半年现场推进会”上进行了现场观摩和推广,并做了经验交流,受到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三)陇县国家级劳动就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被确定为合格项目。自2020年承担起《国家级劳动就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以来,经过3年不懈努力,今年1月份,经专家组综合评估,顺利通过终期考核评估验收。5月份,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合格项目。该项目成为陕西省首个公共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获批的国家级试点项目。与此同时,又制定出宝鸡市《基层所(站)公共就业服务规范》地方标准,经省市专家教授审查、现场答辩,已通过审定。(四)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增加劳务经济收入。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6163人,实现劳务收入10.8亿元。(五)落实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就业政策,稳定就业岗位。为了达到“保就业”和“稳就业”目标。发放“稳岗补贴”63.94万元,惠及企业67户,职工1945人。为498人发放失业保险待遇金额101.95万元;为187人发放失业补助金24.92万元;为188人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110.92万元。为19人支付工伤抚恤金38.61万元。为65人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费91.63万元。为4人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305.80万元。为13人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48.42万元。向生活困难职工发放慰问金5.2万元,慰问生活困难职工100人。有力的维护了社会稳定。(六)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在温水镇峡口村、东风镇梨林川村、天成上寨子村等镇村举办培训班46期,参训人数2029人。其中:为招商引资企业宝鸡奇点益方能源有限公司、陕西瑞晶盛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举办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班2期,培训员工80名。及时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七)鼓励创业带动就业。1.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56笔,28万元。2.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145万元,其中:企业26笔,6985万元;个贷8笔,160万元。3.包抓扶持创业企业161户,带动就业848人。激发了创业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大龄工就业困难矛盾突出。农村留守劳动力普遍年龄偏大、文化低,且缺乏一技之长。不少留守劳动力主要靠打零工,这部分人员每年就业时间不足半年,收入相对较低。2.部分脱贫劳动力培训意愿不强。部分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无技术,亟需通过一技之长走上致富路,但培训意愿不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二)改进措施:1.进一步加大转移就业和稳岗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促进城乡群众充分就业。挖掘大龄工就业岗位,促进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人员就业。2.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根据劳动者就业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培训质量。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服务,促进城乡群众充分就业。1.举办网络招聘会。广泛征集用工信息,通过陇县“云端会”网络招聘等平台,适时举办网络招聘会,满足各类求职者就业需求。2.举办线下招聘会。利用“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活动,深入镇村、村镇工厂、创业园区,举办就业招聘会,组织“点对点”输出,促进城乡群众充分就业。(二)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重点群体就业。1.挖掘县内就业潜力。深入企业开展空岗调查,及时向就业困难人员推送空岗信息,帮助其就近就业。2.抓好就业困难人员兜底帮扶。切实加强农村公益性岗位和乡村振兴岗位开发,优先安置脱贫劳动力就业。(三)强化政策宣传落实,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利用LED宣传屏、“掌上就业·110服务”等互联网平台,以及印发宣传彩页,送政策进村镇、进工厂、进社区、进园区,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让群众全面了解掌握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在政策支持下踊跃创业。并抓好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村镇工厂补贴、稳岗补贴等政策落实,鼓励支持群众创业和企业吸纳就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四)强化就业技能培训,规范培训质量管理。1.围绕重点产业链、新兴产业、新业态,坚持以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培训为主,切实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通过培训真正让参训群众学到一门致富技能,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目标。2.按照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化管理相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培训开班申请初审、培训过程监管、培训补贴审核,对培训工作实行全程监管,扎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规范化运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4月被县政府评为“全县人社工作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