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陇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促进水土保持,维护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政策法规建设;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 | |
住所 | 陇县城关镇北河东路4路 | |
法定代表人 | 卢杰 | |
开办资金 | 2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陇县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5.68万元 | 74.9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践行绿色发展,加强水保生态治理1.2022年项目进展情况:2022年中央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项目陇县赵家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省级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项目陇县草滩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委托第三方审计公司开展了工程量、财务决算审计,县局组织专家进行了竣工验收结论合格,通过了县审计局竣工决算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工程设计合理,建设管理规范,投资控制符合规定,验收资料齐全,初期运行正常,工程质量合格,已交付项目村组投入运用。2.2023年项目建设情况:2023年完成四个水保项目的建设,总投资1782万元。一是2023年中央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陇县西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新修坡改梯56.74hm2、植物护埂4004m、营造水土保持林100.07hm2、广场绿化1处、封禁治理面积676.19hm2、封禁补植15.21hm2、新修砂石田间道路1030m、生产道路970m、沟道疏排工程2项、水保宣传牌1座、设置封禁碑3座、封禁围栏1220m;二是2023年省级水利发展资金项目陇县南沟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新修坡改梯79.96hm2、营造水土保持林52.77hm2、封禁治理面积843.27hm2、整修田间道路1.725km、修建生产道路2.14km、项目宣传牌1座、封禁碑3座、封禁围栏1.50km;三是陇县八渡、河北项目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修建土坎水平梯田6164亩、配套建设田间道路13.749km、栽植行道树4584棵、修建排水沟13.749km、植物护埂47.31hm2;四是对陇县谢家沟等5座淤地坝除险加固提升改造工程对谢家沟淤地坝(温水镇峰山村)、中咀沟淤地坝(温水镇李家河村)、尹家沟淤地坝(温水镇闫家湾村)、石峡里淤地坝(东风镇焦家坡村)、想还沟淤地坝(河北镇兰家堡村)五座淤地坝进行除险加固。各项除险加固措施以建设完成,排除了安全隐患,提升了防御能力。3.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完成了陇县尹家沟淤地坝提升改造工程、陇县谢家沟淤地坝提升改造工程、陇县石峡里淤地坝提升改造工程、陇县中咀沟淤地坝提升改造工程、陇县想还沟淤地坝提升改造工程五个固投项目建议书的上报,其中陇县尹家沟淤地坝提升改造工程、陇县石峡里淤地坝提升改造工程已通过审核。4.2024年度项目申报:已完成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陇县神泉塬面保护综合治理工程、2024年省级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项目陇县八渡镇杨家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2024年省级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项目陇县温河沟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初步设计,并通过了合规性审查。5.项目谋划完成情况:完成了陇县杜阳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陇县2023年水生态涝池工程项目等十二个2024年度谋划项目的上报工作,谋划总投资61462万元。6.项目建设管理情况:项目管理人员主动作为,在各项工程建设前期,配合做好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评审、报批、项目招投标等工作。项目开工前,协同监理机构、施工单位、项目实施地村委会负责人进行项目建设技术交底,各项措施实施范围的核准,签订建设项目施工合同和各项责任书。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管理,从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严格要求参建单位从工程建设施工过程、外观形象、完成情况做到“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并积极协调监理、施工单位上报工程建设资金预付款、进度款等资料。按照工程进度,每月按时完成水土保持国重系统录入工作。(二)依法落实监管,提升水保执法效能1.深入开展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彩页、现场答疑等多种宣传形式宣传水土保持工作。在日常水保执法过程中,以新建生产建设项目责任单位为宣传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下发市站印发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指南》,宣传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各项政策法规,通过宣传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意识,倡导建设生态文明陇州理念。2.加强监督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培训。为提高我站从业人员监督管理能力和水平,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组织学习了中、省、市关于2023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的通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等新政法规。同时积极参与省水利厅举办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最新要求专题视频培训、省水利厅举办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培训班,通过培训使我站水土保持执法从业人员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有了清晰的认识,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更加程序化、规范化,有力推动了我县全链条、全流程监管体系的建立。3.生产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全覆盖。为规范和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督促生产建设单位依法履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我站严格按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对新建及在建生产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要求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在施工期间必须做好临时防护措施。配合县发改委对我县5个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进行联合督查,对水土保持方面出现的问题依法进行了专项整改。4.全年现场检查在建生产建设项目46个,下发限期编报水土保持方案14个、停止违法行为5个、责令整改法律文书11份,检查意见21份。事中事后监管已批水保方案项目15个,水保设施自主验收备案项目11个,验收核查3个,征收补偿费531.566万元,批复方案及项目现场检查等信息已全部录入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三)落实管护责任,确保淤地坝安全运行1.落实各级责任。要求各镇、村严格实行党政领导负责制和村级巡查制,将责任贯穿到检查、整改、抢险等防汛工作全过程。汛前对全县13座淤地坝更换了“三个责任人”公示牌,明确了各坝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及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从而提高淤地坝管理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2.安全隐患排查。为确保淤地坝安全度汛,我站坚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统筹安排,对全县13座淤地坝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意识,持续开展多轮次、全覆盖式淤地坝防汛检查,做到平时勤查、汛期严查,确保隐患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抢护。3.强化运行管理。不断规范淤地坝管理及运行方式,切实做到防汛物资到位、抢险人员到位、应急处置到位、信息报送及时。要求“三个责任人”精准掌握淤地坝运行管理的操作规范和流程,靠实安全度汛责任,夯实安全度汛基础,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落实销号管理。根据市水利局关于转发省水利厅《关于加快开展淤地坝登记销号工作的紧急通知》(宝水发〔2023〕405号)要求,结合我县13座淤地坝管理运行维护实际,经分析研判,拟对符合销号要求的想还沟、刘家沟、后河里3座中型坝,药王沟、方家槽、沙金沟3座小型坝进行销号,资料已上报。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我站继续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2023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2.2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547.63公顷、水土保持林152.84公顷、封禁治理1519.46公顷,完成项目投资1782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工作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2.在理论学习上,组织集体学习多,对干部职工自学要求少,整体理论水平不高,学用结合上把握不够。(二)改进措施1.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确保工作的方向和重点,避免盲目和无效的工作;加强内部和外部的沟通协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工作,形成协同工作的良好氛围;改进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履行职责和使命。2.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等,以确保学习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四、2024年工作计划1.我站将持续加强水土保持治理项目谋划,努力争取水土保持流域治理项目建设投入,着力打造提升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区域生产生活条件,群众满意的高质量治理工程。2.坚决落实水保监督“三同时”管理制度,依法遏制未批先建、未批先弃、未验先投、未实施防治措施、未开展检测、未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等违法行为。通过有效执法手段,减少人为水土流失,保护治理成果,为陇县生态立县战略作出水土保持行业应有的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得宝鸡市文明委颁发的“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