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陇县儿童福利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供代养服务,弘扬救助精神。收住本县及周边县区父母双亡、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孤儿的生活、就医和义务教育;宣传对孤残儿童的保护、照料政策和在孤残儿童工作方面的先进典型、提高全社会对孤残儿童的关爱意识。 | |
住所 | 陇县城关镇北坡西路17号 | |
法定代表人 | 朱培娟 | |
开办资金 | 568.2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陇县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3.8万元 | 378.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情况2023年,陇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儿童福利院)在民政局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进县儿童福利院向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转型发展。目前,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中心已经逐步开展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职能的80%工作)根据各自职能,对县内的儿童进行保护服务。贯彻落实《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狠抓干部职工教育管理,创新规范未保工作。(一)以安全为前提,确保院内事务规范运行一是建立五个制度,有效加强消防安全。建立完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巡查制度、设施检修制度、值班值守制度、预防应急制度,确保消防安全专人管、巡查检查有记录、设施维修有保障、预防应急有实效,有效保障院内管理、运行安全。二是做到五个坚持,有序推进疫情防控。根据市民政局《关于做好儿童福利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工作通知》《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要求,严格落实消毒消杀、健康监测、物资储备、应急处置工作责任,确保院内儿童健康。三是强化食品安全教育管理,有力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在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盛饭等重要环节,明确责任岗位到人,实施责任追究,强化各工作环节的监督检查,落实食品采购中索证索票和验收登记制度。强化厨房工作人员安全、卫生意识,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健康档案,要求厨房工作人员注意食堂、餐厅的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个人卫生要做到“四勤”;对每餐食品进行留样登记,定期对碗筷放进消毒柜进行消毒,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二)以关爱为根本,融合发展优化儿童成长新空间经过紧锣密鼓的场所改造提升、设施设备调试、环境卫生集中清理,原陇县儿童福利院19名儿童及全体工作人员于2023年3月30日喜迁新址,中心在为孩子开展环境适应、情绪疏导之余,日常管理管护中坚持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培养儿童学习习惯。要求管护人员每晚照看孩子们完成作业后,认真检查孩子作业、及时发现并纠正作业里出现的错误。平时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家校合力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二是注重关注孩子心理状况。心理咨询师根据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与成长环境,积极调动孩子们的情绪,引领他们去体会并认识自己当下的情绪与困惑,分析当前的需求与解决办法,给予心理干预,从而降低成长过程中事件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希望引导儿童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缓解与家人的关系、树立自信善于从生活中寻求积极向上的态度。三是注重陪伴融入孩子世界。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给予他们民主的氛围和参与其中。日常陪伴儿童阅读、课业辅导、体育活动、美术、手工兴趣课堂、安全教育,一次次陪伴儿童就是看着他们从小的事情中慢慢学习与模仿,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都会极大地使孩子们获取满足和成就感,从而树立积极地信心与勇气。(三)以创新发展为依托,履职尽责开创救助保护新局面一是体验模拟法庭,感受法律神圣。组织未成人走进县检察院,零距离感受法律的威严与神圣,模拟法庭上,孩子们身临其境,体验了案件审判的法律程序及真实性,真切感受了法律的庄重威严,公平公正,让未成年人学法、知法、用法、守法。二是链接多方资源,助力儿童成长。引导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等参与儿童保护工作,坚持在“端午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期间,对全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30户重点关爱对象开展“奋进新征程同心护未来”主题系列走访慰问活动,为儿童送去书包、文具生活学习用品。三是开展特色活动,营造关爱氛围。联合城镇社区开展“阳光下成长·快乐中飞翔”庆“六一”儿童系列主题活动,未保中心工作人员精心准备节目表演、亲子游戏、生日晚会、创意制作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挖掘志愿者自身特长为儿童提供志愿服务,开展关爱未成年人心理疏导、暑期营地等特色活动,为困境儿童提供社会融入服务。(四)以文明建设为引领,推动儿童福利事业新发展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未成年人教育的第一要务,融入到日常教育中。组织未成年人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递红军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厚德陇县”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举办诗歌、散文朗诵比赛,诵读经典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孩子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开展唱国歌、观看红色影片活动,讲红色故事增强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今年高中毕业的7名孩子均已考入高校就读,目前在院12名儿童阳光健康成长。院长朱培娟获“中国网事·感动2023”十大年度人物、“中国网事·感动2023”三季度网络感动人物、陕西好人、宝鸡好人荣誉称号。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虽有明确的三定方案但机构还在转型阶段,相关工作在逐步推进,法人证的未及时变更;2.单位职能(职责)在逐步从儿童福利机构向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变,暂时未按编制部门审批的职能职责全面开展相关工作。(二)改进措施:1.加快县级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工作,随组织文件及时变更单位法人证;2.展开未保实体化运行,全方位向困境儿童提供精准帮扶、心理疏导、权益保护、社会融入等专业性服务,保障困境儿童的生存、发展、安全权益,促进服务对象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四、2024年工作计划:1.全面摸底排查,落实监护照料责任。持续全面摸排县域内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完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同时,合理确定留守儿童被委托照护人,签订镇、村(居)、监护人、被委托人委托照护协议书,落实四方照护责任,对摸排出的儿童建立一人一档,一人一协议,进行动态管理、持续跟进。2.强化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持续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政策宣讲进村(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等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有关政策法规,打通困难群体获取帮扶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加强基层儿童工作者掌握运用政策能力,定期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开展工作履职培训。3.动员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联合群团组织和慈善协会等公益力量,到镇、村开展关爱帮扶行动;利用暑假、寒假扩展活动阵地,开展各类适应青少年的有益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保护的良好氛围。4.建立培训机制,提高专业服务能力。针对困境儿童的心理特点,加强中心护理人员的政策法规、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等知识的培训力度,培训工作人员提升照料标准化,强化困境儿童的教育矫治工作、全面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帮助困境儿童尽快消除心灵中的阴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