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陇县> 陇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陇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9 17:45
单位名称 陇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乡居民提供养老保险服务。为全县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办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住所 陇县市民中心
法定代表人 郑引军
开办资金 23.5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陇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66万元 18.1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警钟长鸣,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持续深化。1.制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防范社保基金运行风险。按照省、市有关要求,为进一步推动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进程,深刻认识开展巩固提升行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提高我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安全性、规范化水平,有效防范社保基金运行风险,着力保障社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制定《陇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陇居险字[2023]37号),并依据方案按时序落实落细基金管理各项举措,确保基金安全规范运行,切实管好用好参保群众的养老钱。2.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进一步提升思想自觉。以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正面教育、警示教育成果,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维护社保基金安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实现议案促防、守护安全的目标。3.高效推进业务、技术、数据融合。打好业务数据库疑点数据核查覆盖全险种、升级完善全险种社保信息系统风险防控功能组合拳,全面提升信息化“技防”能力。4.建立常态化数据比对机制,杜绝基金违规支付行为。坚持防范于未然原则,与县疾控中心、县纪委智慧大数据监督平台建立了常态化死亡人员数据互换机制,每月将拟享受待遇人员和疾控中心提供的死亡人员信息进行比对,剔除死亡人员后推送养老金发放数据,扭转了为死亡人员发放养老金后再追缴费时费力的被动局面。同时,每月将待遇发放人员上传到县纪委开发的大数据智慧监督平台,依托纪委大数据进行反向比对,确保死亡冒领养老金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二)多措并举,参保扩面工作卓有成效。1.周密部署细安排,跟进督导抓落实。主动对接县税务局制定征缴工作方案,科学下达征缴任务,4月20日召开了全县征缴工作动员会,全面启动缴费工作。联合县税务局深入镇村进行了三轮督查,确保了征缴续费和参保扩面顺利进行。2.联合发文提要求,示范引领提质效。联合县委组织部、国家税务总局陇县税务局制定《关于充分发挥村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提升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平均缴费水平的通知》(陇人社发[2023]42号),督促动员各村常设干部带头选择1000元(含)以上档次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以上率下,现身说法,带动群众早参保、多缴费,壮大个人账户积累总额。全年,选择1000元以上高档次缴费人数2875人,较上年净增503人,增幅21.21%。3.注重宣传转观念,参保扩面抓重点。面对参保扩面空间日趋紧缩、部分年轻人等待观望思想严重、高标准缴费意愿不强的实际,突出早参多交政策宣传力度,紧盯应参未参人员,引导激励更多参保对象选择尽早参保、尽可能选择较高档次缴费。通过扎实的宣传和强有力的推进,完成有效参保人数128959人(其中缴费86346人,待遇享受42613人)。占县上分配任务126000人的102.35%,占市上分配任务115000人的112.14%。4.紧盯弱势补短板,财政代缴减负担。用足用活脱贫攻坚有效对接乡村振兴有关政策,为6044名符合条件特殊困难群体代缴保费388800元,其中为1732名重度残疾人每人代缴100元共计173200元,为4312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每人代缴50元共计215600元。(三)创新方式,互联网+城乡居保宣传效应巩固拓展。主动适应顺应互联网+宣传改革步伐,本着做优做强、做出成效的理念,持续办优办好“陇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微信公众号,本着“以百姓心为心”的理念,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针对群众关注热点和所思所盼,今年编辑发布涉及城乡居保政策、工作流程、重要通知在内的宣传篇目14篇,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创办的陇县城乡养老保险微信公众号受众对象10685人,互联网+城乡养老保险政策宣传效应进一步显现、宣传模式得到了广大城乡居民的一致认同和称赞。(四)守正创新,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保成效更加明显。为进一步完善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城乡居保筹资模式,不断提升城乡居保保障水平,与陇县乡村振兴局、陇县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制定《关于开展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陇人社[2023]43号),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推动集体经济补助养老保险工作取得实效。有条件的10镇17村集体经济组织为8786名参保缴费对象补助309220元,实现了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镇级全覆盖,进一步拓宽了城乡养老保险筹资渠道,为今后在全县全面推行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保工作积累了经验、提供了遵循。(五)以民为本,城乡养老保险待遇持续提高。秉持人民至上理念,聚焦群众所需所盼,经多方争取,从7月1日起,县财政为享受城乡养老保险待遇的42000余名老人每人每月增加基础养老金18元,加上中、省、市提高部分,年内为每人每月增加29元,目前,我县最低基础养老金已经达到每人每月177元,切实提高了城乡养老保险保障力,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参保任务超额完成。截至12月31日,完成有效参保人数128959人(其中缴费86346人,待遇享受42613人)。占县上分配任务126000人的102.35%,占市上分配任务115000人的112.14%。(2)待遇发放平稳有序。发放养老保险499065人次,共计92225234.35元。“八大员”与178号文件涉及人员工龄补贴实现金融管控平台发放,共计发放40590人次,发放资金4269165.64元。为1614名死亡人员发放丧葬补助金2098200元。(3)生存认证顺利达标。应年检享受待遇人数42613人,已年检人数42613人,完成率100%,使用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年检42531人,信息化年检率99.8%。(4)中心工作稳步推进。“三个年”活动扎实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互联网+城乡居保宣传工作成效显著,宣传手段灵活多样,受众群体持续扩大,完成信息报道24篇。争取工作经费14万元,争取中省项目资金5162.63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参保扩面工作力量薄弱。2、参保空间呈现逐年萎缩态势。(二)改进措施:1、各镇从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人员均为劳动保障协理员,稳定性不强,建议正式人员从事该项工作。2、工作中增强创新意识,争取增加亮点,加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分析研判形势,深挖资源强扩面。2023年,面对外出务工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人数逐年攀升、居保参保对象停保、断保问题日趋严重、全县大部分群众交够15年后缴费意愿不强的现状,我们将深入分析形势,克服不利影响,抢抓有利时机,想方设法,创新方法,多措并举,力争扭转参保人数持续下降的被动局面,确保顺利完成全年任务。一要创新方式强宣传,消除疑虑抓关键。要深入宣传早参保、多缴费、长期不间断缴费的好处,不断增加个人账户积累,提高养老待遇水平,提高城乡群众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要突出引领重示范,提质增效攻难点。继续发挥村组干部带头、乡贤能人带头、致富能手带头、明白人带头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调动参保对象尽可能选择较高档次缴费,彻底扭转我县平均缴费水平全市最后的尴尬局面,切实提升参保质量和保障水平。三要夯实责任不怠慢,协调联动齐心干。在2024年的参保缴费安排中,加强与税务征缴部门协调联系,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效管用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各镇村工作职责,确保上下联动,协调运转。加强参保缴费过程管理,加大下乡进村入户宣传、督导的力度和频次,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成效。(二)巩固拓展成果,集体补助求规范。在全面总结三年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出台陇县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建立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保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此项工作常态化运行、规范化操作,不断拓宽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保覆盖面。(三)守住安全底线,基金管理堵漏点。以“以案促防、守护安全”为主题的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月活动为动力源,以社保领域大案要案为鉴,健全制度流程,强化数据比对,突出主动作为,加强源头治理,堵塞管理漏洞,切实杜绝虚报冒领、死亡多领、重复领取待遇问题发生,确保城乡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安全规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