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喜神九年制学校

汉中市南郑区喜神九年制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3-19 16:53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喜神九年制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红庙镇喜神坝村
法定代表人 刘镇平
开办资金 913.3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64.83万元 981.03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喜神九年制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3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党建引领,发挥先锋作用。(1)坚持把党建与学校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为学校工作注入了灵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支撑。规范了党内组织生活,严格按照程序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书记讲党课。(2)抓好抓实作风建设,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作风能力专项整治、“严纪律、知敬畏、强作风”以及师德师风等系列作风建设活动。通过作风建设系列活动的开展,全体党员思想上、行动上、工作上的作风都得到加强,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积极开展“五星创建、双强争优”创建活动,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发展。(3)加强了党员教师双培养工作,原政教主任陈兴兵考察提拔为学校副书记,原教导处副主任宋茜交流到阳春中心小学任副校长。新发展预备党员1名,积极分子1名,为党员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4)支部和党员积极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开展了万名教师大家访、进知解、党员进社区等活动,解决了具体问题,受到群众好评。在家访活动中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全年没有一例上访事件。2.立德树人,师生全面发展。(1)建好了德育管理的三支队伍,即领导班子队伍、班主任队伍、学生监督队伍。定期研究部署、安排落实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工作有阶段任务和长期目标。成立了学生会和红领巾监督岗,充分发挥团队的平台,促进了学生成长。开展了讲普通话、推广语言文字、爱党爱国、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远离毒品等教育活动。(2)开展了“万名教师大家访”。教师耐心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结构和成长环境,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筑牢家校合力。联合区妇联开展了家庭教育座谈会。通过交流,家长们获得了许多参照性、可操作性的家庭教育方法。建立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和包干制度,领导班子包抓班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包学生,针对部分特殊学生加强关爱,个别谈心,帮助解决生活、学习困难,进行心理疏导。(3)开展了“唱响新时代”歌咏比赛和“庆祝少先队建队日暨经典诵读”活动,共开设了18个社团,学生根据自身特长自选社团促进全面发展。活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培养了学生兴趣爱好,充实了学生校园生活,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4)开展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两汉文化”研学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眼界,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3.提质赋能,质量稳步提升。(1)聚焦课堂抓好教学常规。坚持教师周前备课、课前研课,课后反思研讨,在上好每一节课、注重教学环节过程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效果。长期坚持落实教师教学双常规“每周查,半月结,月反馈”的教学常规模式,提升教育质量。(2)着力开展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水平。通过联系希沃软件公司、汉字习字软件公司等专业人员每年定期培训,参加上级电教部门培训、校内信息技术骨干培训、信息化竞赛活动,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水平。(3)认真开展教师实战教学练兵活动。长期坚持开展教师教学练兵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每年坚持实行青蓝工程的新任教师过关课、新任教师展示课;教学骨干示范课、教师全员赛教课、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校园文化艺术展演、领导推门听课等各种教学活动;持续开展教师练兵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4)注重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工作。坚持对毕业班实行校级领导包抓班级学风教研、教导处包抓教学教研、政教处抓思想教研、安保总务处抓健康教研的教学研究模式。坚持开好学生的励志动员会、质量分析会、百日誓师大会、心理健康疏导会,促进毕业班质量全面提升,赢得家长和社会一致好评。4.严防细管,筑牢安全防线。(1)以检查为契机,不断进行自查、自纠,积极迎接上级部门检查,以检查反馈问题为依据和抓手,汲取先进管理经验,不断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治理体系。(2)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各类会议精神及会议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部署本校各类安全管理工作。贯彻落实按制度管人,制度管事,规范制度建设,完善防范机制,落实了行之有效的治安工作规章制度,既起到了警示督促作用,同时逐渐养成了全体师生、保安人员重视安全工作、重视安全防范的良好习惯,自我防范能力的不断加强,治安形势相对稳定,确保了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3)加强巡查力度。组建巡逻队伍,整治周边治安秩序,净化校园环境。学校在交警四中队的指导下,组织了一支“警校共建,关爱师生交通安全”的交通安全宣传队,引导学生遵守交通秩序等,学校周边的治安状况和交通秩序有了明显改善。5.凝心聚力,关心教师生活。(1)深入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积极推进“双家访”和“支部书记家访制度”。(2)加强师德教育。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师德建设活动重在宣传,贵在坚持。在师德建设活动中,善于发现和挖掘身边的先进师德典型,并做好学习和宣传工作。继续深入学习师德先进事迹,把师德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3)做好“献爱心、送温暖”工作。继续做好走访慰问工作,深入了解每位教职工家庭情况,及时探望患病的教职工;关心老同志,开展“重阳节”献花歌颂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参加龙头山冰雪节开幕式活动;为全体教职工定制了冬季工装;“三八”节组织了女职工召开庆祝会并开展青年教师成长培训活动。6.落实保障,服务全体师生。(1)改善办学条件。维修课桌50张,凳子40个。对校舍、护坎、围墙、铁大门建筑物以及附属设备的篮球架、乒乓球台、照明设施、消防设施、认真进行检查,特别是校舍检查要观察每栋房屋基础有无下沉、墙体是否端正、屋架结构是否坚固、屋面是否漏水、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排除一切隐患,确保了师生安全和财产安全。争取2023年学前教育发展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完成幼儿园保教楼外墙真石漆、内墙乳胶漆的粉刷、幼儿园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教室墙裙贴砖、幼儿园办公楼房顶更换、学校食堂改造以及办公设置添置等。(2)搞好校园卫生和消杀工作。班主任每天组织学生对教室、宿舍、清洁区清理打扫,并组织值周组教师进行检查评比,将评比结果予以公示,使校园内经常保持干净卫生。注重灭害消毒,购买消杀药品,定期对教室、宿舍、厕所、水沟、活动区域进行消毒、投放灭鼠药物,有效控制了“四害”的滋生和蔓延。(3)校园绿化美化。购买花草树木,建造劳动实践基地,开垦荒地一处,完成绿化美化。在大门两侧、操场周围、校园活动区域栽树种草,悬挂校徽、名人格言,营造了育人氛围。(4)食堂自办自管以来,加强对学校食堂的饮食卫生监督和检查,不断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食品卫生的管理,实行原材料定点定时配送,严把原材料出入关口。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2023年9月,被南郑区委区政府授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2.2023届我校九年级学籍人数34人,中考上线17人(其中龙岗东辰各1人,南郑一中10人,大河坎3人,高台2人),六年级各学科成绩也居同类学校前列。3.2023年6月,我校少先队大队荣获汉中市南郑区“新时代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誉称号。4.陈永强同学获2023年南郑区“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彭小菊、蒋银河同学获2023年南郑区“新时代优秀少先队员”称号;石瑞欣同学获汉中市少工委红领巾奖章“四星章”称号;刘蕊欣、段宇轩、何佳宇、谢雅婷、关智轩、钟孝天同学获南郑区少工委红领巾奖章“二星章”称号。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部分教师专业素养需进一步优化,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艺术类学科教学有待加强,同时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大幅度提升。(2)学校特色、内涵发展还不够鲜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改进措施(1)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师德建设,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每一位教师的思想和行动指南。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营造科研氛围,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养。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不断细化内部管理,坚持“办农村名优学校”为办学目标。2.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坚守初心,筑牢师魂,努力打造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3.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营造德育氛围。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4.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双减”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以“规范学校管理,聚焦课堂教学、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为抓手,多向发力、综合施策、适需施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内涵发展和特色打造,狠抓质量提升和安全管理,重视名优教师的培养指导,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推动学校工作上台阶而不懈努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9月被南郑区区委区政府授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