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乡村振兴研究发展中心

陕西省乡村振兴研究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9 16:07
单位名称 陕西省乡村振兴研究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省乡村振兴局交办的全省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工作,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乡村振兴相关理论和课题研究,提出抓乡村振兴促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思路、方法和举措;负责乡村振兴专家库建设;承担乡村振兴决策咨询服务、项目评审评估、抓点示范谋划等工作;承担乡村振兴外资项目引进、论证、申报及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工作;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住所 西安市新城大院省政府前大楼八楼东
法定代表人 李祖鹏
开办资金 13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乡村振兴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1万元 1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乡村振兴研究发展中心 从业人数  3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办理了法人变更登记手续,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省乡村振兴研究发展中心在省乡村振兴局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扶贫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和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专家团队的精心指导下,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和有关省级部门的配合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文件,以“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为主线,以省委“三个年”活动安排为统领,把做好社区发展项目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载体,集中力量做好项目收官收尾,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理论研究、专家库建设和典型培育,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全面狠抓项目实施进度。一是编制2023年度项目计划和采购计划,获世行不反对意见后下达各项目县实施。二是按照项目月调度通报机制要求,根据各县完成情况通报当月工作进展,及时跟进解决存在问题,高效推进项目建设。三是完成省本级项目宣传视频摄制和典型案例及资料汇编任务采购及社区发展项目竣工评估报告、第三方监测报告、咨询服务等延期合同签订,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项目县价值链延伸项目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四是督促各县完成2023年上半年协助员绩效考核,提高了协助员工作效率。五是安排专人会同外部专家,完成全省12个价值链延伸子项目最终验收工作,确保项目完整性和后期顺利运行。六是完成社区发展项目5个课题研究结题工作,召开视频研讨会及座谈会,并将课题成果报送世行获不反对意见。七是督促11个项目县加快培训进度,完成社区发展项目能力建设双月统计工作并报送世行。八是督促指导各项目县及时录入MIS系统和step系统信息,保证项目顺利竣工验收。二、有效提升项目运营管理能力。一是针对项目调整后MIS系统存在的问题,举办项目监测业务培训班,进行系统培训,共完成培训任务132人天。二是面向全省项目管理人员和合作社理事长,在浙江大学组织开展两期“项目合作社管理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培训”,共完成培训任务500人天。三是组织参加世行举办的采购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管理人员、合作社理事长的项目管理能力,加强合作社运营管理,提高合作社盈利能力。三、持续规范项目财务管理。一是加强项目财务管理。督促指导市、县项目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积极配合省财政厅对外合作处完成各类财务报表编制工作,按时汇总编制全省农村社区发展项目财务报表半年报、年报并报送世行,组织开展全省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二是有效完成中心财务工作。认真完成MIS系统及财政云系统记账、对账、结账、凭证账簿装订工作,配合局规划财务处完成中心预算、决算编报、内控报告编报、财务报告编报、预决算公开等工作。三是完成项目全部提款报账。全年累计完成农村社区发展项目报账7次30笔950.70万美元。截至10月31日(项目报账宽限日),全省社区发展项目累计报账9950.70万美元(直接费用9472.49万美元,财务费用478.21万美元),完成项目全部报账。四、不断强化项目审计和督导检查。一方面,积极配合省审计厅完成2023年全省项目审计工作。向各市、县印发审计通知,安排各项目县开展2022年度财务收支、项目执行及绩效情况自查工作。安排专人配合省审计厅完成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2022年度财务收支及项目执行情况现场审计工作。制定《社区发展项目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方案(2023年)》,督促指导各项目县从严从细从实做好审计问题整改工作,不断完善全省项目管理,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分别报送世行和省审计厅。另一方面,适时组织项目督导检查。由中心领导带队,中心各处室人员交叉配合,会同专家团队赴宝鸡、咸阳、渭南、延安、榆林等五个市,通过听取汇报、组织座谈、实地查看、检查资料等方式,对11个县71家合作社、12家价值链延伸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以检查促工作、促规范、促发展,确保完成项目任务,实现项目目标。五、扎实做好项目竣工评估和后续管理工作。一是完成社区发展项目省本级5个课题研究结题工作和外部监测、环境评价和社会安保项目总结报告,并报送世行获不反对意见。二是完成省本级项目宣传视频摄制工作,收集、校对、整理全省社区发展项目典型案例及资料汇编,并印发各项目市、县。三是根据世行项目评估检查团意见,通过与第三方项目竣工评估咨询服务机构线上线下多次研讨沟通,对项目竣工评估报告的结果框架指标、经济基础设施、价值链企业对项目绩效指标、经济效率测算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重新采集部分数据,完成项目竣工验收终稿并提交世行。四是加强与咨询专家团队沟通,根据《备忘录》要求制定社区发展项目71个合作社后续可持续发展计划,并报送世行获不反对意见。五是对各县后续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解决项目运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发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六是起草《关于加强我省世行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后续管理持续发挥项目效益的通知》,并根据各项目县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六、圆满完成世行第十三次项目检查和竣工评估检查配合工作。按照世行计划和项目工作安排,分别于4月24日至28日和8月11至18日,配合世界银行完成了第十三次项目检查和竣工评估检查,召开项目汇报、反馈会,向世行进行项目工作情况汇报。世行检查团对我省项目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社区发展项目进展表示满意,认为项目目标大部分已超额完成,项目成效非常可观。七、高效完成陕南高质量发展调研。按照省政府和局党组工作安排,参与“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破解陕南地区高质量发展难题”课题调研,拟制调研方案,并随课题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陕南三市16个市县(区),走访调研点80个,协调市县召开座谈会16次,挖掘典型案例15个,参与拟制调研报告框架提纲,起草调研报告(征求意见稿),并征求省发改委等9个相关省级部门和局内13个处室单位的意见建议,对报告和案例进行修改完善后呈报省委、省政府。八、大力推进抓点示范典型引领。一是筛选推荐全球减贫案例。参加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等机构组织的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推荐活动,推荐西安周至县、宝鸡岐山县、铜川宜君县、渭南市华州区、延安安塞区、汉中镇巴县等6个减贫案例。二是交流分享减贫经验。按照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安排,总结安康市设立毛绒玩具扶贫车间解决就业问题典型案例,线上向乌兹别克斯坦基层一线减贫官员分享交流。参加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举办的脱贫县加快发展案例交流会和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召开的2023年智库平台建设研讨会,交流分享我省经验。三是总结提炼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深度剖析袁家村乡村振兴和留坝生态价值转化经验,总结提炼《礼泉县:创新“五项机制”打造乡村振兴袁家村样板》《留坝县:“两山两化”实践引领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印发2期乡村振兴简报示范推广。九、深入推进我省乡村振兴专家库建设。一方面,与专家建立日常工作联系。定期向8位咨询顾问、19名省内专家寄送乡村振兴简报及工作动态有关资料。另一方面,加强与省内专家学者交流沟通。对西安交通大学刘儒团队《榆阳区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路径研究》《黄陵县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路径研究》两个调研报告,认真研究,摘编报告核心内容,印发局领导和相关处室参考。十、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理论研究。一方面,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围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向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及乡村振兴研究机构征集理论成果76篇,选定入选论文42篇(其中省内高校20篇,乡村振兴研究机构7篇,乡村振兴系统15篇)并汇编送阅。另一方面,组织开展课题研究。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研究形成“全面推进延安乡村振兴示范带动项目”“支持乡村特色产业,拓宽陕西农民致富渠道示范带动项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陕西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示范带动项目”“推进陕西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带动项目”4个课题。通过招标采购方式,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承担课题研究。目前,四个课题组已初步形成了论文1篇,研究报告4篇、政策建议17条、典型案例28个。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