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王益区气象局(铜川市气象站)

铜川市王益区气象局(铜川市气象站)

发布时间: 2024-03-19 15:59
单位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气象局(铜川市气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防雷安全管理和气象观测信息服务。防雷管理、检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服务地面气象观测气象法制宣传教育等各项法定职责承担相关气象业务、服务工作
住所 铜川市十里铺桃园矿“坪顶”
法定代表人 赵强
开办资金 575.96万元
经济来源 市气象局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05.26万元 509.43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气象局.公益铜川市气象站.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全面提升气象观测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做好各类气象观测设备及探测环境的巡检维护,全年各类业务质量均达标;二是铜川国家气象站视程障碍现象仪、红土补短板气象观测站站点数据正式启用,配合完成铜川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建设选址。三是扎实开展综合观测业务专项整治,完成黄堡、肖家堡站六要素升级工作,新建六要素自动气象站2套。(二)全面做好气象服务保障。一是积极应用“秦智”“短临”等现代化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平台,结合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成功应对雨雪、寒潮、暴雨、高温等32次重大天气过程;制作发布各类服务材料971份,发送气象短信59.77万条。二是组建气象为农服务小组,赴黄堡镇调研服务需求4次,发放《甜桃气象服务服务手册》30份,助力甜桃产业科学生产,拍摄《气象助力桃经济,孟姜甜桃富一方》气象服务专题片,提升甜桃产品知名度。三是联合区农业农村局成立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专家团队,全年制作专题材料14期。(三)有效发挥人影防灾减灾作用。一是完成赵家塬人影防雹站迁建验收,作业点正式投用。二是全面加强人影安全管理,年初制定作业计划,完成从业人员信息报备和装备年检,购买人身意外险;开展全区气象信息员与人影作业人员培训,邀请市人影办专家授课1次,全年培训总时长18小时。三是加强隐患排查,确保作业安全。全年对7个人影作业点开展安全检查2次,查摆整改问题隐患3项。四是王益区全年开展人影作业准备12次,发射防雹增雨火箭6枚;印台区开展人影作业15次,发射防雹增雨火箭31枚。(四)加强防雷监管,扎实做好气象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有关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二是切实履行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责任,制定年度防雷安全隐患检查方案和计划,扎实开展防雷安全隐患排查,更新防雷重点单位信息37家,全面签订防雷安全责任告知书;5月份,组织开展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双随机”检查1次,检查单位37家,发现一般隐患15处,已督促完成整改。三是切实加强升放系留气球活动审批及巡查,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升放气球现场巡查活动12次,全年辖区无违法升放气球活动。(五)强化气象法制宣传教育。结合单位实际,围绕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宣传月、12.4宪法宣传周等活动主题,进广场、进社区,开展气象科普、法制线下宣传活动4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千份,切实提升了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持续普及法律知识。全年通过各类渠道刊发宣传稿件138篇,其中《中国气象报》2篇、中国局网站2篇、《铜川日报》1篇、地方媒体7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年内,我局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积极应用数值预报模式,运用X波段天气雷达、秦智、NIFS短临预报系统等平台,强化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监测,及时发布各类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全区未发生因气象灾害导致的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和财产损失。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极端灾害天气监测预警能力与不能满足防灾决策需求。二是气象服务智能化水平不高。三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仍有差距。四、解决措施一是继续优化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加强对极端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有效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二是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应用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推动气象服务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提升气象服务能力。三是深入开展农业气象服务需求调研,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业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助力当地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五、2024年度工作计划一是持续加强气象预报预警与水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多领域的融合,推动定量化评估和风险预警产品应用,针对敏感行业,细化、定量化建立致灾临界阈值指标。二是继续开展气象为农服务需求调研,提高为农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预见性,发挥技术优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结合我区苹果、樱桃、甜桃等特色农业开展专业气象服务;继续做好关键农事季节气象为农专题服务。继续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做好“孟姜红”甜桃“中国气候好产品”认证工作,针对性开展特色气象服务。三是切实强化“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发挥气象灾害预警先导作用。继续开展气象观测信息网络设备提升工程,全面加强气象灾害精密监测能力;继续开展气象预报预警评估,推动预报预警水平再提升;加强同应急、文广、社会企业的联系,通过已有的电子屏、大喇叭等信息传播渠道,进一步扩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滚动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提升预警信息覆盖面,开展精细化高质量气象服务,为防灾减灾赢得宝贵时间。四是加强防雷、人影等领域监管,切实发挥监管主体责任。做好气象行业行政许可审批,落实规范化管理;加强防雷安全“双随机”检查力度,全区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全面落实防雷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全区气候可行性论证实施;加强行业安全监管,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持续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挥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作用。五是继续做好气象科普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获评2022年度区直机关“模范机关”荣誉。获评2022年全省气象部门“十强县局”荣誉。获评全区202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获评全区2022年安全生产工作良好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