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神木市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9 15:49
单位名称 神木市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参与维护老龄人口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组织老龄人口动态监测,落实老龄人口优待政策措施;根据老龄人口的数量和需求,参与拟订全市医养结合事业发展规划和医养结合机构的设置规划;设置医养结合行业准入标准,规范医养结合机构的设置、业务和发展方向;推进全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建立医养结合项目联系点、试点工作制度。
住所 神木市麟州街道人民广场南侧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院内东二楼204
法定代表人 卢军
开办资金 52.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74万元 28.91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3年,我们多元化开展宣传教育,涉及养老、养生、安全、保密、社会综合治理、防电信诈骗等内容,不断提高医养结合政策知晓率。中心先后投入十万多元进行宣传。一是通过出租车顶灯、酒店电梯投影、宣传栏、相关媒体、公众号等进行宣传,二是通过深入各社区、医养结合试点医院和镇街卫生机构发放宣传手册进行宣传,三是抓住党员干部进社区及举办各种活动的有利时机进行宣传。截止目前全市667辆出租车顶灯电子屏,28部大型酒店电梯投屏每天滚动播放医养政策,发放宣传资料一万余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我们不断加强老年服务体系的建设,努力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一是创建国家、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3个。我们从居住环境安全整洁、出行设施完善便捷、社区服务便利可及、社会参与广泛充分、孝亲敬老氛围浓厚、科技助老智慧创新等方面为创建标准,创建兴神路社区和农科路社区为国家、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单位,着力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新型服务社区。二是开展陕西省第二批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完成了麟州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锦界镇中心卫生院的创建工作,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失能老年人综合评估与健康指导服务,逐步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三是开展全市的养老服务机构摸底调查工作,利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全市20个镇街的养老服务工作调研,出动车辆16次,人员48人次,走访养老服务机构106家,形成了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神木老龄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四是建设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建成锦界镇镇域养老机构医养合作新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养老机构,为近千名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五是巩固发展30家陕西省老年友善型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规范提升大保当镇医养结合养老中心、神木西沙街道精神康复医养结合养老中心、神木爱孝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和神木惠民医养结合养老中心的管理与服务,集中服务老年人412名,其中半失能111名,全失能40人,居家服务800人。六是争取榆林市级帮扶资金41万元,用于老年友好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老年文体活动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的扶持,改善养老机构的设施建设,提高老年人群健康服务质量。2023年,我们不断深化公共卫生老年服务管理工作,努力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障。指导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档案的电子管理;督查指导老年人健康服务管理和免费健康检查;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服务的培训工作。全市建档管理50696人,健康服务规范管理34925人,规范合格率达69%,开展老年人健康培训2次,季度督查2次,年度考核1次,专人专班线上线下督导40余次。2023年,我们积极配合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措施,不断维护完善老龄人口服务系统,准确兑现7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保健费。三、存在问题:医养事业的发展,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工作推进缓慢;医养事业经费投入不足,运营成本较高,难以满足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医养事业投入大、回报慢,社会资本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四、改进的措施:多部门协调,进行部门联动,争取2024年工作目标;多深入基层,多了解老年人健康需求,从而大力推进医养结合事业高质量发展;五、下一步工作打算:多样化、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医养结合服务工作的认知度;全方位、深层次推进老年服务体系的建设,为老年人群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加入医养结合服务行业,支持有条件的村、社区与医疗机构签订医养合作服务协议;多方争取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支持医养结合试点机构的高效运营,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