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治理渭河管理站

西安市临潼区治理渭河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4-03-19 15:32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治理渭河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治理渭河提供管理保障。渭河防汛抗旱·渭河防洪调度·渭河已建水利工程日常运行管理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南路8号
法定代表人 李刚
开办资金 792.5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9万元 10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加强支部班子建设,抓好职工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1)、坚持每周一集中理论学习制度,支部搜集学习材料,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另外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报刊、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自学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密切联系群众。(2)、多措并举,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大调研、大实践、大练兵”活动,(1)、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治渭站党支部2023年度工作计划》、《治渭站党支部2023年度“三会一课”计划》及《治渭站党支部2023年度主题党日计划》,促进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对全体党员的学习笔记每个月定期进行检查,监督督促全体党员按质按量做好学习笔记;每次研讨会的发言材料按时上交党支部归档。(3)、认真开展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学习。我站党支部高度重视,周密安排,认真部署。另外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报刊、网络等开展形式多样的自学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理论水平;在日常学习中督促大家按时做好学习笔记,在学习中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查找问题解决问题,以学习促进工作开展。2、紧紧抓住防汛工作这一主题,周密部署,全力以赴,确保渭河2023年安全度汛(1)、渭河临潼境内全长40.8公里,整体为游荡型向蜿蜒型过渡型河道,是我区防汛工作的重点区域。(2)、堤防工程:我区渭河新建堤防全长65.2km,其中左岸新建堤防34.7km,右岸新建堤防30.5km,堤顶宽度20~35m,两侧坡比为1:3,工程防洪标准:北岸太西铁路桥至渭南界为50年一遇,其余堤段为100年一遇。新建堤防时,新修5处护基坝垛,共计100座。(3)、河道工程:我区渭河原有河道工程9处,坝垛、护岸173座,包括右岸张庄控导工程、席家控导工程、季家控导工程、寇家控导工程,左岸西渭阳控导工程、滩王控导工程、三王控导工程、任陈控导工程、南赵控导工程。积极开展汛前工程普查,组织人员对所辖堤防及河道工程进行摸底排查,了解掌握河势变化情况及河道堤防工程运行状况;对沿渭9街办进行社会经济调查摸底工作,对渭河河势进行现场查勘,修正河势变化图,修订出案2023年渭河临潼段度汛预案,并编制度汛技术方案。坚持24小时防汛值班带班制度,确保各类水雨情信息及时上传下达,实行技术人员包片责任制,坚持内外业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汇总上报,做好技术参谋,圆满完成了2023年防汛各项工作任务。3、加强工程日常维修养护,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一)、日常维修养护1、河道工程养护项目完成了坝坡石方整修5847㎡,坝顶沿子石翻修56m³,坝顶养护土方1414m³,坝坡养护土方978m³,补铺石渣路面26200㎡,根石平整5440㎡等,完成投资155.66万元;2、河道工程维修类项目完成了机械清淤泥45m3,人工抛石护根487m3,装抛铅丝笼石护根854m3,干砌块石护坡247m3等,完成投资49.17万元;3、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完成了堤顶日常保洁,景观绿化养护,堤顶工程、防护林、管护设施、堤顶道路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的维护,堤顶日常巡查等,完成投资1219万元。(二)、水毁修复1、完成了席家控导工程7#~8#坝段水毁修复工程,完成工程量:机械清基144m3,砌体拆除315.67m3,机械压实土料772.2m3,散抛石护根814.5m3,铅丝笼石护根1874.2m3,干砌石护坡232.1m3,浆砌石护坡98.69m3,护坡封顶304块,道缘石埋设114块等,完成投资120万元;2、完成了席家控导工程8#~9#坝段水毁修复工程,完成工程量机械清基623.3m3,机械压实土料4337.86m3,柳石搂厢324.2m3,柳石枕护脚112.6m3,散抛石护根2223.19m3,铅丝笼石护根1581m3,干砌石护坡575.32m3,泥结石路面624m2,护坡封顶387块,道缘石埋设406块,植树47株等,完成投资200万元;4、加大水法规知识宣传,坚持依法行政(1)、3月22日~3月28日,我站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契机,开展扎实细致,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活动期间水政科同志在沿渭九街办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宣传,接受群众咨询达300余人次,累计发放各类资料3000余份。(2)、汛期来临之前,在河道各路口设置防溺亡警示牌60多块,组装宣传车辆在沿河各街道村组、河堤进行不间断宣传,最大程度的减少渭河溺水事故的发生。(3)、协助新丰街办、何寨街办处理涉水事务各项工作。今年我站每日分三班共巡查3千余次,三班无缝衔接,对当日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并联合局水政执法大队、地热公司、地下水、一水、二水共调配60余人,巡查1万余次。在此基础上,我站还设立机动队夜间不定时、不定点巡查并联合公安部门及辖区街办开展专项行动50次,配合临潼融媒体记者回访督查40余次。5、我站作为渭河专管机构,同时也是区级河长联络员单位,负责协助区河长办以及区级河长工作,尽职履责,圆满完成渭河河长制相关工作。(1)、安排专人巡查,对渭河全段河道违建、入河排水口、河道垃圾等进行了全面详细排查并登记造册,做到心中有数,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定期开展巡河督导,对渭河河道开展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同区河长办及相关街办联系,下发问题整改通知并督促落实,完成河道巡查20余次。(2)、组织联合巡查,对河道垂钓、戏水、游泳等行为进行制止,并在沿河学校、村组进行安全教育意识宣传,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3)、我站2月份针对市局交办的渭河临潼段发现垃圾及焚烧痕迹的5个问题督办单,派专人立即前往问题涉及的区域进行核实,在督办单要求的整改时间内全部整改到位,并将整改结果进行回复;6月份已按期完成水利部11个驳回图斑问题补充材料上传河湖APP,并顺利通过省级审核;完成渭河生态区范围内建设项目摸排,并按时间期限报送市生态办。针对河道四乱及垃圾问题派人对渭河两岸河道不间断巡查,共发现河道堆倒垃圾现象20余起,全部按要求上报区河长办。6、狠抓单位内部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疫情防控、信访维稳等工作,促使我站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今年年初,我站完善了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单位工作实际情况及发展需要,我们坚持每周召开职工会对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有效促进各方面工作的全面推进,为完成单位精细化管理打下基础。单位全年单位无重大责任事故、无群众上访发生。日常管理工作:1、完成了办公楼电力线路维修、绿化带整修等工作;2、完成了各类信息报送工作;3、完成119件“12345”投诉单回复工作;4、完成公车管理工作;5、收到公文195件,处理195件,发文22件;6、完成劳资、人事管理工作。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以渭河工程管理为主业,以渭河安澜、沿渭人民安居乐业为目标,扎实细致地进行了以防汛抢险、程维修养护、涉河建设项目监管、支部建设和单位精神文明建设为主的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局党委下达的经济目标任务。2、紧紧抓住防汛工作这一主题,确保渭河安全度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最大化的发挥了我站的社会效益。3、加强河道巡查力度,有效的保证了渭河临潼段良好的河道管理秩序,确保渭河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三、存在问题1、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不够深入细致,重工作轻学习。单位各类技术人员缺少专业技术培训,学历教育与岗位脱节,部分职工学习欲望不强。2、单位的日常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职工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3、工作按部就班,创新意识不够,有待提高四、今后工作打算1、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工作,抓好制度建设,推行规范管理、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加强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单位,推进单位可持续发展。2、增强岗位工作责任心,强化工作完成效率及质量,促进职工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落实型”单位活动。3、认真贯彻防汛“十六字”方针,继续发挥好防汛技术参谋职责,完成2024年的防汛工作任务。4、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水政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水平,配合水务局完成河道禁采工作任务;加强河道内建设项目管理,保持良好的河道管理秩序。5、完成2024年渭河临潼段堤防养护工作任务;完成席家9~10号坝、南赵等五处水毁工程修复任务,提高工程防洪能力;完成张庄等9处险工维修养护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