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神木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3-19 15:30
单位名称 神木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兽医兽药、生猪屠宰、种子、化肥、饲料、农药、农机、农产品质量、渔业等领域执法职责,以神木市农业农村局的名义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包括投诉举报的受理和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罚等。
住所 神木市迎宾路街道农科路农业大楼一楼
法定代表人 白宝军
开办资金 16.0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9.85万元 105.7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在神木市委、市政府和市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大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围绕年初的工作安排,切实履行职责,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护农。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开展的主要业务工作(一)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重点对镇街集市、农资批发市场、农资经营门店等农资销售区域开展巡查检查,着重检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严厉打击“忽悠团”、流动商贩兜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62人次,执法车辆32次,检查集市4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60家;抽样玉米种子10个;农药标签比对91种;在专项治理行动中查出中鸡镇一处农资经销部销售劣质农药杀虫粉剂40瓶,依法立案,处罚款2280元,现已结案;检查发现问题肥料2起,并移交市场监管局。通过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有效维护了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行动。不断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检验力度,防范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对全市蔬菜种植大棚、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检查,重点检查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情况以及是否按标准使用农业投入品并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规范开具使用承诺达标合格证等,并对应季果蔬开展随机抽检。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检查生产基地10次,共监督抽检农畜产品38批次。检查过程中查出店塔一处生产、收购、销售草莓户未按照规定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已按程序依法对该户作出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三)开展兽药经营使用、动物诊疗机构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加强兽药经营、使用环节监管,出动执法人员18人次,出动执法车辆5次,检查兽药门店5次,抽查规模养殖场8个,检查中发现尔林兔一养殖公司违规使用不合格兽药伊维菌素注射液,依法立案,处罚款10000元,现已结案。联合市农畜产品安全保障中心、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对全市宠物经营场所进行了检查,主要检查门店证照是否齐全、执业兽医从业情况、宠物饲料经销情况、动物防疫、产地检疫等情况,不断规范宠物诊疗机构诊疗活动。(四)开展禁渔期执法专项行动。在禁渔期内,在神木市农业农村、神木论坛等公众号发布禁渔公告,在黄河和窟野河沿线镇村张贴禁渔公告、发放宣传资料,向村民宣传禁渔政策,提高了村民法律意识,同时鼓励村民积极举报违法捕鱼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12人次,执法车辆3次,开展巡河检查、渔具门店检查3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张贴宣传单50余份,张贴宣传横幅35条。(五)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及无害化处理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及无害化处置工作,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水源等造成二次污染,保障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安全,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7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共投入资金60.76万元,其中给予各回收点回收补贴40万元,无害化处理费用20.76万元。今年共计回收处置农药废弃物10.38吨。(六)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涉农法律法规宣传。在农资购买使用高峰期和关键农事时节,积极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安全生产月”、“宪法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利用神木融媒、微信公众号、公益短信发送等方式推广宣传,对涉及农民切实利益的农资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兽药使用安全、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开展现场宣讲、宣传单册发放,提高群众识假辨假能力,引导群众合法安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共发放相关宣传资料8000余份,发送宣传短信3万条,移动宣传车在镇街累计宣传25天,为人民群众普及农资法律法规知识和识假辩假常识,营造农资打假的浓厚氛围,确保农资打假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七)卫片执法工作。2023年共接收农村宅基地图斑361宗,已完成内外业核查,102宗图斑移交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处置。神木市田长制办公室移交2023年1-9月份未整改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图斑46宗,已按照要求于10月20日整改到位。积极组织开展新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工作,接收国家、省级下发图斑67宗,已完成外业核查工作,并提出了处置意见;接收神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图斑(撂荒地)247宗,已按照要求于11月20日整改到位。全年卫片下乡共出动执法人员53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60次。(八)加强执法体系建设,努力提升监管能力。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通过采购先进执法设备,组织执法人员参与培训学习,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积极开展农业综合执法能力提升建设,完成法制文化走廊、询问室、工会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三项制度上墙。购置高清摄像机1台、外业数据采集系统1套、农兽药检测仪1台;组织人员参加执法综合能力提升班4期,共培训人员20人次。(九)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制定了2023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确定抽查任务数量和检查门店数量,对我市区农资门店进行随机抽查。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完成抽查屠宰场、兽药门店等生产经营企业10家,联合市场监管局检查农药、饲料门店3家。(十)投诉举报受理工作。深入摸排涉农黑恶线索,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共处置处理群众电话举报8次,群众来访4次,处理12345问政平台问题2次。(十一)其他工作。在农业农村局统筹安排下,积极配合各镇街开展违建房屋拆除,配合其他单位完成疫情扑杀以及联合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检查工作。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提高了农民群众质量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2、有效改善了我市屠宰秩序,市面上私屠滥宰行为明显减少。3、有效遏制农村村民“未批先建”、超占多占等宅基地违法修建行为。三、存在问题(一)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执法大队业务工作涉及涉农专业种类多,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人员无法正常进入,现空编3人,制约了单位业务工作开展。(二)卫片执法工作推进难。执法大队承担着农村宅基地卫片执法及耕地“非粮化”工作,由于图斑历史存量多,群众认识不到位,法制观念淡薄,基层宅基地修建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工作推进缓慢。(三)执法经费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工作需要及时对应季果蔬进行抽检,所需检测费用较大,经费不足。四、改进措施1、建立健全执法人员培训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2、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坚持“谁执法、谁普法”,集中利用乡镇集会、安全生产月、宪法宣传日、“放心农资下乡宣传”等开展法律宣传,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壮大农业法律宣传声势,营造群众“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局面;3、加大行政执法检查力度。结合专项检查及“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检查,坚持节假日值班在岗制度,重点加大对禁限用农药兽药、高毒农药、私屠滥宰、农机具非法载人、动物非法拉运等检查力度,努力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安排。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配齐我队硬件设施。全面落实农业执法“三项制度”,提高执法公信力。(二)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一是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督检查;二是加大抽检力度,严查使用禁限药;三是严肃查处冒用“两品一标”等违法行为;四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查处,查处案件不少于2起。(三)持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加大农资打假的宣传力度,围绕种子、农药、肥料等主要农资产品开展专项治理。开展兽药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开展黄河流域禁渔执法监管检查等。(四)继续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设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组织开展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五)继续开展农村宅基地执法工作。做好全国农村乱占耕地住宅房屋专项整治试点工作,针对6大类30种情形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置。继续做好耕地保护督察、“非粮化”、“非农化”、宅基地违法用地等图斑的核查处置工作。(六)做好农业普法工作。重点做好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的宣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